APP下载

新生儿败血症64例临床特点分析

2012-12-05丁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脐部败血症早产

丁娟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并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目前在中国,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1]。新生儿败血症以其高发病率及死亡率历来都被儿科医生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较复杂,早期症状不明显,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因此早期诊疗新生儿败血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探讨其发病时间、感染途径等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01/12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4例,按胎龄分为足月组、早产组各32例。足月组中男15例,女17例;顺产17例,剖宫产15例。早产组中男14例,女18例;顺产17例,剖宫产1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2003年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2]中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患儿家长同意接受治疗及相关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肺、肝、肾、血液及内分泌系统疾病;(2)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儿静脉输入头孢他啶加利奈唑烷治疗,同时保持正常体温,发绀时可吸氧。对循环障碍的患儿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对烦躁、惊厥的患儿使用镇静止痉药。

1.6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感染途径等,并进行CRP、中性粒细胞等实验室检查。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发病时间比较 两组患儿发病时间无明显区别,发病高峰期均在出生7d后,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发病时间比较[n(%),n=32]

2.2 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表2可见,早产组中性粒细胞增高率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n(%),n=32]

2.3 两组患儿感染途径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感染途径比较[n(%),n=32]

表3可见,早产组呼吸道感染途径明显高于足月组,但皮肤和脐部感染途径明显低于足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败血症是新生儿可能发生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加之临床表现不明确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因此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难题[3,4]。

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多种多样,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感染途径有明显区别。足月儿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皮肤和脐部感染,原因可能是新生儿皮肤黏膜薄嫩,皮下脂肪少,屏障功能差,杀菌能力、免疫功能差,受损概率大,脐部残端未闭合,病菌容易侵入皮肤及血液发生感染。因此,为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可能性,应加强对新生儿皮肤及脐部的护理,尤其脐带脱落时期,应定期对脐部清洁及消毒,防止感染。早产儿的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原因可能是早产儿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不健全,胎龄越小,来自母体的IgG含量越低,IgA不能通过胎盘,其呼吸道分泌型IgA自身产生很少,加之早产儿肺部功能发育不成熟,肺泡数量少,呼吸道纤毛运动差,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除,病菌容易侵入造成感染。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发病高峰期多为出生1周后,所以此时间段来院就诊及住院患儿,如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咳嗽、呼吸暂停、黄疸、嗜睡、反应差、气促、出血、不吃、不哭、体质量不增、脐炎、皮肤感染等不典型表现,应高度警惕败血症可能,临床上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行血常规、血培养等相关检查进一步确诊。

CRP是感染的急性反应物,随感染的加重而升高,检测敏感性高[5],在感染6~8h内即上升,8~60h达高峰,可超过正常值的数百倍[1],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早产组30例(93.75%)新生儿表现为CRP升高,说明CRP是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及时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通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尽早确诊,加强护理可以阻止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进展。

[1]沈晓明,王卫平,常立文,等.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897-899.

[3]张铮,潘小梅,徐位仁,等.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菌株近十年的变迁及耐药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266-267.

[4]杨玉霞.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21(6):74-75.

[5]王亚娟,沈叙庄,高薇,等.新生儿血培养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细胞间黏附基因A和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7):407-409.

猜你喜欢

脐部败血症早产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脐部清洁暴露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