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肢评估训练系统对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影响

2012-12-05孙瑞雪汤敬华刘鹏孙晓薇臧明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脑瘫上肢康复

孙瑞雪, 汤敬华, 刘鹏, 孙晓薇, 臧明明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由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组织非进行性损伤所致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活动受限的一组综合征[1]。脑瘫常并发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为紊乱、癫痫、继发性肌与骨骼问题。脑瘫患儿常伴有肩关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及手指等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尤其是手的精细动作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ADL),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2]。上肢评估 训 练 系 统 (E-Link Upper Limb Exercise,ELINK)针对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协调障碍,以及脑瘫患儿的认知,交流障碍设计几款游戏,训练患儿手眼协调能力、认知能力。笔者采用E-LINK训练方法辅助作业治疗脑瘫患儿,观察其对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04/08黑龙江省小儿脑瘫康复疗愈中心收治脑瘫患儿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6岁。高危因素为宫内缺氧5例,生后窒息12例,溶血性黄疸5例,早产13例,脐带绕颈3例,不明原因2例。按照类型平均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6例;平均4.4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平均4.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脑瘫类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n)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第九届全国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中将脑性瘫痪的诊断条件及分型[3]。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脑瘫诊断条件及分型;(2)年龄3~6岁;(3)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严重智力障碍,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治疗前评价分数大于100分。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作业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施以E-LINK的训练,治疗师根据患儿的损伤类型,选择相应的游戏,并调节游戏的难度;选择训练使用器械(双手用,单手肩关节用,单手肘关节用,单手前臂用,单手腕关节用,单手侧捏用等)。每日训练30min,训练中治疗师记录患儿实际训练情况,完成质量如何,并对第2天的训练做出调整,3个月为1个疗程。

1.6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制定的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对患儿手的精细动作进行评价[4]。

l.7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珚±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能力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能力比较[(珚±s),n=2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精细运动能力比较[(珚±s),n=20]

注:与治疗前比较,at=6.5,10.96,P<0.05;与对照组比较,bt=4.97,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18.20±7.27 144.95±8.15ab对照组 118.50±6.07 132.60±7.56a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精细运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精细运动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作业治疗作为促进精细运动功能、生活自理以及社交行为的主要手段,对脑瘫患儿的全面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电脑上肢评估训练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测试进行手及上肢功能评定训练的一套系统。具有评定、训练、分析、报告、数据库五大功能,可进行握力、捏力、ROM、手眼协调性、认知、疼痛等评定,并利用11个游戏软件通过操作柄进行相应训练,系统会对评价训练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出简明曲线,同时自动生成数据库[6]。本研究采用E-LINK的训练系统辅助作业治疗来训练3~6岁的脑瘫患儿20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指出的是,在E-LINK的训练中,要求患儿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选择3岁以上的脑瘫患儿。不同类型的脑瘫患儿需要用不同的操作柄。例如,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可选用双手用大圆盘,从而改善该类型患儿的稳定以及协调能力。痉挛型四肢瘫、双瘫、偏瘫的患儿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用大圆盘、小圆盘式改善双手协调能力。偏瘫患儿可运用大圆盘式用健侧带动患侧的运动;选用肩关节肘关节运动类的可改善肩关节与肘关节的活动范围;选用前臂旋前类(根据患儿手大小选择不同大小的);除选择不同操作柄之外,还应根据患儿类型,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训练游戏,功能差者选择容易的游戏,如通过转动所用器械推球,让猴子摘香蕉、滑板等。功能较差者可选择相对较难的游戏,如通过转动所用器械绕过障碍物滑雪,控制所用器械转动速度移动球,接落下的小球等。功能较好的患儿可选用一些难度高的游戏,如打砖块、俄罗斯方块、赛车、足球等,也可选用侧捏式进行训练。对于需要提高颜色、形状、匹配类认知训练的可选择相应的认知训练。训练中详细记录患儿的训练游戏项目、训练时间、完成质量如何,以及对该项训练游戏是否感兴趣。治疗师掌握了以上训练要点,制定训练计划,根据实际训练情况作出调整,与作业治疗相互辅助,循序渐进,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使治疗顺利进行,更好地提高患儿的精细运动水平。

手是人们运动、语言、认知、学习、工作的工具,能够探索及开始有目的性的活动,对接触环境、感受外界刺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大多数的作业活动需要手眼协调为其提供视觉、触觉、本体感觉、肌肉运动和知觉反馈[8]。E-LINK能通过对手功能的训练改善患儿上肢功能障碍,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运动、认知、学习的能力。综上所述,E-LINK所拥有的治疗性游戏趣味性强、寓教于乐,不仅改善了患肢功能,也使患儿的手眼配合能力、专注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提高,对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能力有显著疗效。

[1]李晓捷,陈秀杰,姜志梅,等.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

[2]吴奇勇,聂金莺.智能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儿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2):168-169.

[3]陈秀洁.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6.

[4]史惟,徐东浩,史惟,等.脑瘫儿童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效度和反应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11):1010-1013.

[5]李惠,王素娟,张建萍,等.作业训练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精细运动障碍28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38-439.

[6]李奎成,曹海燕,唐丹.电脑评估训练系统在作业治疗中的应用[C].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2,22(2):184-185.

[7]余志华,薛梅,董小丽,等.精细运动训练在脑性瘫痪合并智力低下患儿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2):166-167.

[8]Ayres AJ.Sensory integrative processes and neuropsychological learning disabilities[J].Special Child Publications,1968 ,23(3):697-705.

猜你喜欢

脑瘫上肢康复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