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管插入长度对胃肠减压效果的观察

2012-12-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
关键词:胃体贲门胃管

张 莲

(中原石油勘探局第一社区管理中心医院,河南 濮阳 457171)

胃肠减压术是普外科常见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胃肠减压的目的在于利用负压吸引和虹吸原理,通过胃管吸出胃肠道内容物和气体,降低胃肠道压力,减轻腹胀,减轻吻合口张力,防止发生吻合口漏,利于缝合口的愈合。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据临床观察,胃管插入的长度能直接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传统插入长度约45~55cm[1],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胃管长度增加10~13cm,达到55~68cm,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60例胃肠减压置管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26~67岁。食管癌7例,胃穿孔12例,肠梗阻37例,急性胰腺炎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统一用扬州桂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规格为16~18号胃管,弹性适中的胃管,有3个侧孔,顶端致第一个侧孔约0.5cm至第三个侧孔约9cm。

1.2 方法

①对照组:按传统插管法,测量方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长度约45~55cm。②观察组:测量方法采用发际到脐的距离来确定,此体表标志简单,长度为55~68cm,约增加10~13cm。③胃液于每日8Am用同一量筒测量,记录单位为mL,胃液量每日>300mL无腹痛腹胀。

2 结 果

2.1 术中发现

对照组插管见胃管顶端仅至胃贲门或胃体部,而观察组胃管顶端可达胃窦部,全部侧孔均在胃内。

2.2 两组插管长度与效果比较表

见表1。

表1 两组插管长度与效果比较

3 讨 论

有效的胃肠减压将胃内的气体、液体引出,减轻胃内压力,减轻腹胀。若胃管插入的侧孔达不到胃内,势必影响引流的效果。人体解剖学显示食管长度为25~30cm,咽部长度为12cm,鼻咽部长度为8cm,总长度为45~50cm[2],采用传统经鼻腔置入胃管45~55cm,从解剖角度分析,此时胃管顶端仅达胃内,而胃管远端侧孔距顶端约9cm,胃管侧孔不能完全进入胃内,有侧孔在胃贲门外食管内,胃肠减压时不能将胃内的液体充分吸引出来,影响引流的效果。有文献报道,要证明使胃管侧孔完全到达胃内,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置入胃管长度必须在55cm以上[3]。普外科术后患者一般采用半卧位,胃内潴留液首先积聚于胃体低位,因术后肠蠕动未完全恢复。若按照传统胃管置入长度45~55cm置管,胃管顶端仅至胃贲门或胃体部,形成的负压小,达不到有效胃肠减压的效果,易引起胃扩张,增加吻合口张力,影响缝合口的愈合。观察组将胃管长度增加10~13cm,胃管的顶端可达胃窦部,胃管侧孔全部在胃内,患者无论采取任何体位均能引流通畅[4],使肠内的液体气体容易逆流入胃而排出体外,既能达到置管要求又不出现打折现象。胃肠蠕动恢复快,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总之,胃管插入长度因人而异,但也不是插入越长引流效果越好,插入过长,使之在胃内打折变曲,影响减压效果。插管前要了解病史,如是否做过钡餐透视、有无胃大部切除史,以便确定胃管插入深度,使患者尽快减轻痛苦,达到满意效果。

[1]甘兰君.基础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37.

[2]陈咨夔.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16-118.

[3]朱月玲.球麻痹病人鼻胃管置入法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44-45.

[4]赵娜俐.自制带芯胃管用于昏迷病人鼻饲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38.

猜你喜欢

胃体贲门胃管
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价值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不同胃管固定法对急诊昏迷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影响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超声胃功能检测诊断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藏医四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近贲门处胃间质瘤切除术联合抗反流手术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