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对策

2012-11-23潘冬梅

理论观察 2012年5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影响大学生

潘冬梅

[摘 要]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对高校中的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舆情是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但是网络舆情中也存在很多消极、负面以及失真的内容,并且传播范围广而快速,这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高校加强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则尝试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基本特点、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引导对策三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影响;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96 — 02

网络舆情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十分深远,特别是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掌握着最新的网络应用技术,能够第一时间从网络上获得消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还并不完全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来自网络舆情中负面消息的干扰。当前,我国的人民群众包括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的关注程度较高,网络舆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日益深远。21世纪已经全面迈入到了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甚至未来的就业都无法脱离网络而单独存在,网络的触角已经遍及到高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各个角落。然而网络舆情尽管能够拓宽大学生信息知识的来源渠道,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管理,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在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引导研究则显得尤为迫切。

一、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与基本特点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

首先,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成为触发网络舆情的关键。国计民生以及重大经济政策、社会治安事件以及贪污腐败问题等成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着火点,在这类信息中,尤其以台湾问题和中日关系最为突出;其次,偶发、突发事件的激化。高校的大学生往往好奇心旺盛,内心存在猎奇心理,对于这类问题的关注度也较高,并且更容易在同学之间相互传播。由于突发、偶发事件本身具有震撼性、时间性以及负面性,极其成为校园网络中的热点问题;最后是那些与高校广大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学校内部的改革政策、校舍扩建、网络升级等内容都可以形成网络舆情,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学生们在网上评论与投诉的焦点。

(二)高校网络舆惰的基本特点

1、更为贴近高校的校园生活,时刻紧扣高校校园的主流内容;2、具有交互性与实时性特征。舆论形成非常快速,学生参与方式简单,容易形成广泛影响;3、高校网络舆情通常表现为分散性与选择性特点,多元化趋势明显;4、问题表述浅显,多数信息仅仅为传播、沟通以及交流所用,具有“从众”特征,后来的评论者往往在主观上要受到前面跟帖者的影响;5、语言表达比较通俗易懂,网络语言特色鲜明。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网络舆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全新表现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大学生都能够在网络舆情的互动过程中直接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想法,网络舆情实现了大学生对于民主的追求,大学生渴望表达,畅抒心情,更希望得到理解与尊重,网络舆情的参与方式适应于新时期大学生关心政治、提高文化素养、实现思想进步的实际需求。大学通过网络平台能够有效地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去认识社会,能够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民主意识。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舆情这一民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关心公共事务,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网络舆情也成为了大学生们民主实践的又一途径。

(二)网络舆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

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体现出了大学生对社会事务的关心程度。“网络舆情集结了社情民意,并利用网络平台交流的方式在使得政府了解民生、民情的同时,赋予公民对政府管理行为的监督权力。”〔1〕网络舆情中的真人真事对大学生极具影响,例如杭州长途汽车司机吴斌的英雄事迹,对于大学生的公共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吴斌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培养公共精神起到了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公共精神的提升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大学生更好地与社会融合,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认同感。

三、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舆情缺乏可控性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的社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阶段,社会各种调控机制还并不健全,网络舆情存在可控性弱的弊端,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则不可避免。当前大学生正处于褪去青涩,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不能够从深层次上去认识和发现问题的本质,对不良信息的判断能力较弱,尤其是对于西方的文化渗透的抵抗能力不强。因此,网络舆情中的不良因素会导致大学生怀疑社会,怀疑信仰,愤世嫉俗,由于一些目的不纯的煽动人员在网络平台中广泛散布谣言,混淆视听,以至于大学生深受蛊惑,非常不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

(二)网络舆情维权与监督的不力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的网络监督与维权出现了异化,媒体的意见往往会煽动民心,而媒体本身也会被表象绑架,甚至造成了大范围了“网络审判”。很多网民包括大学生由于思想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想快速地理清网络舆情的复杂问题较为困难,一些人开始运用“人肉搜索”等过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愤慨,这种错误的维权和所谓的正义形成了一种网络的暴力。大学生由于内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不能够理性、客观地去去分析网络舆情,甚至为他人所利用,“这种网络舆情的监督、维权异化扭曲道德标准易使大学生道德观形成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2〕

四、新形势下针对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影响所采取的引导措施

(一)占领舆论的主阵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我们必须要承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平台而单独存在。高校必须要认清现实情况,占领舆论的主阵地,加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要设计出对大学生具有一定吸引力,能够调动大学生参与热情的教育网站,有效地把握住网络舆情的基本导向。首先,在网站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大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针对当前网络上广泛流传的社会热点问题要有效地开展宣传活动,为大学生们答疑解惑,要第一时间澄清不良谣言,引导大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做到明辨是非。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接受,才能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作用;其次,网站的建设必须要注重特色的塑造,一个没有魅力的网站则不会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和关注。此外还要注意网站的建设必须要重视服务功能的提升。只有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得到学生们理解、尊重与支持,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二)发挥集体力量,突出德育功能

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统一实施了学分制,这对于习惯于长期共同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并不能够完全适应,集体观念开始淡漠,这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然而即便是集体的形式不同了,但是集体的教育功能仍然存在。由于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学生在兴趣爱好、情感以及生活学习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因此高校要借助寝室文化、大学生运动、校园活动等方式广泛地开展集体性的活动,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又多了一个延伸的渠道,为高校控制网络舆情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三)加强宣传平台建设,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

高校要通过主流媒体网站的建设以及校园宣传栏等媒介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将现金的经审核政策传递给大学生,使学生掌握那些反映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信息,主流媒体网站必须要紧扣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主动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内容,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党和政府对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和作为,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与公信力。高校通过大力的宣传,“促进大学生把在这种反映社会的主流文化与主流价值观的舆情信息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抵制多种观念、文化、意识形态相互激荡带来的冲击,坚持正确的理想与信仰,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社会认同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行为。”〔3〕

(四)加强网络监管,重视队伍建设

网络舆情需要监管但是也可以充分地利用起来,高校要通过网络舆情,因势利导,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而在这一过程中,一支具有扎实网络实践功底与专业教育能力的教育队伍则必不可少。高校要着力培养出一支不仅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可以灵活利用网络工具并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在组织的过程中,必须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悉能力,要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大学生在网络舆情的关注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另外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不能够墨守成规,争取做到教育内容、方法以及载体的创新。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最终成败。网络舆情汇聚了社会发展中的表象问题,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关注热情。然而,网络舆情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性,呈现出了大学生对于某事某人的基本态度和看法,这种主观上的感染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因此,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立足高校网络舆情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对于大学生影响的研究,群策群力,拿出行之有效的引导对策,从而化解网络舆情的负面危机,广泛宣传道德自律,从而使大学生科学、理性地看网络舆情,并最终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 考 文 献〕

〔1〕汤力峰,赵昕丽.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04) .

〔2〕张合斌.高校校园网络社区舆情形成及特征研究〔J〕.东南传播,2009,(11) .

〔3〕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硬件保障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影响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