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思考

2012-11-23周子善

理论观察 2012年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

周子善

[摘 要]当前,在全社会深入学习、建设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凝炼核心价值观,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是党和政府的关键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厘清普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构建人本、公正、共富、爱国、革新、荣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11 — 0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逐步深入、稳步推进。如今,我们在建设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面临着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关键任务。那么,为什么要提炼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提炼核心价值观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还是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来加以思考。

当前,全球化浪潮深入推进,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各种社会思潮泛起,多元价值取向并存,信息网络化的冲击,在这个开放的中国大舞台上竞相演出,思想文化领域的交锋、意识形态的较量处于高潮。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坚守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锐利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面对新形势提出了重塑“国家精神”的命题,“国家精神”乃国家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凝炼的“国家精神”。

一、哲学基本问题视阈中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归结为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问题。”〔1〕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正是人们在解决“吃穿住行”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这是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绕不开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一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不断进步的历史趋势,但不管怎样变化、发展,其根源深深的埋藏于经济的事实之中。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社会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因此,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又称社会意识形态。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由于反映社会存在的方面不同、方式不同,因而作用也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也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3〕因此,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炼核心价值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综上所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视阈出发,可以归纳出以下哲学观点: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能动作用;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能动作用,其中包括了观念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第四,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些观点表明,社会意识形态是观念上层建筑,是政治的重要内容,对物质、对经济基础有巨大影响和能动作用,俗话说“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

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有赖于先进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有赖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因为,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归根到底是为经济政治服务的,文化之中蕴含着核心价值追求。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4〕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矛盾的强大精神武器。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5〕。在当代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依据上述理论,我们认为,任何社会都有建立在其经济之上的政治,都有其政治的核心利益、文化和价值观念。作为社会意识,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实际生活中,社会价值观念十分复杂,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中人们利益需要的反映,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因此就会产生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价值观。在多元化价值观中,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

二、普世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务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在价值观问题上亦是如此。价值观通常分为普世价值观、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在哲学上,价值概念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特殊的具体的价值中抽象出来的。普世价值观指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和向往的价值观念。根据讨论普世价值观的立场不同,普世价值观又分为“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两个不同的类别。客观主义者认为,普世价值观是客观存在的人类共同、共有和向往的价值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有人们必须认识、接受和实践这种价值观,而不能随心所欲的挑挑拣拣,对客观的普世价值观的拒斥和反对,是一种落后和不开化的表现。相对主义主义者则认为,人类是没有绝对的、共同的普世价值,所谓普世价值也是相对的,每个民族和文明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民族特点价值观念。相对主义坚持价值观念的相对性和多样化,从宏观的视角分析,它本身就是普世价值的体现。在近代东方民族反抗西方话语霸权和文化侵入时,常常采用这样一种相对主义者的普世价值立场。实际上,无论是客观主义还是相对主义,按照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来分析,普世价值观和民族国家核心价值观也是一对矛盾,也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一方面,任何社会都有与其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特殊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它们的价值观都具有民族特点、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因此,不同的社会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形成各具特点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体现了社会价值观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又体现出一般的规律性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诉求。如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从理想国到乌托邦,从大同社会到太平天国,从北京奥运精神“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无不表明古今中外东西方有着共同的一般的向往未来美好社会 “普世”价值观念。又如西方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诉求,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它的现实意义,只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和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内涵及阶级属性有差异而已,但它们在名词概念上,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需要人类的这些优秀文明成果的,温家宝总理答法国世界报记者问时说:“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6〕再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那里,价值观既是核心的又是普世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因此,普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任何社会的价值观都是普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即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普世价值观寓于核心价值观之中,没有离开核心价值观的普世价值观,也没有离开普世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

当今西方国家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来充当世界的普世价值观的做法,实质上是违背了普世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俗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西方国家想要以所谓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实际上是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来取代民族的国家的价值观,取代各个文明圈各自的核心价值观是与世界文化发展多样性、特殊性的潮流背道而驰的,实践证明,世界文明是多样的,妄图追求价值观的绝对同一是违背世界文明发展的规律的,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实现世界的繁荣和发展。

三、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原则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类正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样,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外部世界,创造出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事物即是按照主体的需要和尺度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价值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形成了价值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体系。它受世界观支配,又决定人生观,因此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的内容是价值目标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文化的内核,是为一定经济政治服务的。邓小平指出:“无论哪一种势力或哪一种派别的文化工作,都是服从其政治任务的”,“所谓超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7〕任何社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上,都会形成与其根本制度和要求相适应的,主导社会思想和行为的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体现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深刻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内核,是提炼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依据。经过研究,大多数学者形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因此,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它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全面地整合在一起,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决定着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深刻理解上述内容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全人类解放,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因此,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解放,人的自觉,人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符合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这个原则。所以,人本,公正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本质体现。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以他的理论高度做出了科学回答,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目标的精炼概括。它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因此,共富就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

再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际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精神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是民族传统和时代创新的结合,这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里所说的爱国,既是历史精神的延续,更是当今爱社会主义中国的时代要求;这里所说的革新,不是一般的革新,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因此,爱国和革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并不是从一般的、普遍的层面来定义的。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解决社会主义的公民观和道德观,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价值要求。因此,凝炼概括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就成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把“礼义廉耻”称之为国之四维,从此“礼义廉耻”也就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尺和核心价值观,因此“荣耻”二字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作为核心价值观的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评判标准。

可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炼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人本、公正、共富、爱国、革新、荣耻”,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人本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公正和共富是实现人本的政治经济保障,爱国和革新是实现人本的精神状态,荣耻是实现人本的基本前提。这些价值观作为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既体现了阶级意志和利益,又突出了民族性和时代性,既体现了鲜明的科学性,又说明了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既保留了传统的道德文化,又融入现化文明和全球化因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团结人民形成新的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必将获得人民的普遍认同。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8.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63~664、695.

〔5〕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6〕温家宝.在“两会”结束后中外记者招待会上的回答〔N〕.北京晚报,2006-03-16.

〔7〕邓小平文选(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

〔责任编辑:侯景清〕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