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2-11-23平先秉朱永泰
平先秉 朱永泰
[摘 要]湘潭市是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地理资源禀赋,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优良环境与优势。在界定湘潭市特色产业的基础之上,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了湘潭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特色产业; 集群发展 ;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77 — 02
一、湘潭市特色产业的界定
所谓特色产业〔1〕,路富裕(2001)认为:“是指在一个县、一个市或更大的范围内,以资源、技术、人才、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具有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具有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的特点。并以此形成庞大的生产经营群体。
1.特色产业的特征
(1)地域性特征。 指特色产业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区域的特色资源是特色产业形成的基础,离开一定的区域,特色产业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而不复存在。
(2) 规模性特征〔2〕。 特色产业要形成经济特色或优势,必须有一定的规模,具有资源储量大、生产能力大、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大等规模经济比较优势。
(3)效率性特征。 特色产业应是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目标体现特色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特色产业经济拉动性的标志。
2.湘潭市特色产业的界定
(1)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
湘潭九华经济区是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省科技厅认定的车辆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2007年1月,湘潭老工业企业湘潭钢铁集团通过自身裂变与大型央企中冶科工集团合作投资30亿元,并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在九华打造大型冶金装备制造基地。目前,该项目年产值已达到15亿元,成为中南最大的冶金装备制造基地。湘潭九华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利,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程、打造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黄金宝地。该区远景规划面积69平方公里,中期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四园一区”,即汽车工业园、高科技机电工业园、湘潭(台湾)工业园、香港工业园及配套服务区。目前,九华示范区入园企业达到137家,投产企业90家,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0亿元,实现财税收入5亿元。计划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财政收入过60亿元,达到再造一个湘潭经济总量的目标。
(2)农产品与林业特色产业
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15.6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46.5万吨。全年出栏生猪548.91万头,出栏牛1.07万头,出栏羊9.25万头,禽蛋产量3.09万吨。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7家,比上年增加13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19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32亿元,增长30.8%。2011年全市完成林业固定资产投资1.27亿元,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资源管护等工作基础上,紧抓楠竹、油茶、森林休闲旅游三大林业特色产业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基地建设,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充分发展特色林业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力争到2015年实现林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在此基础之上,培育壮大粮食、生猪、湘莲、蔬菜、水产和竹木等特色产业。
(3)商贸物流产业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确立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将建设“湘中南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基地”作为发展的四大战略性产业基地之一,全力推进。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突出抓好九华、荷塘、湘潭西等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湖南工程机械现代物流中心、步步高生鲜物流中心等专业物流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义乌小商品市场、步步高摩尔城等新型商业业态入驻湘潭的建设和发展。2010年,湘潭市现整个代物流业实现物流营业收入120.78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实现61.67亿元,占GDP的6.9 %,成为湘潭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和财源税收的主要产业之一。2010年,湘潭市成为全国地市物流发展的先进示范地市。截止到2011年,在全市范围内拥有A级物流企业13家,其中AAAA级3家, AAA级4家, AA级6家,省内排名第二,仅次于长沙。
(4)红色文化产业
目前,湘潭(含县市区)登记在册的各类社会文化经营单位共有1823个。包括书报刊零售业288家,电子出版物零售(出租)店46家,音像制品零售单位152家,艺术培训点30个,网吧520家,印刷复制企业378家,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场所297个,演出团体12个,艺术品经营点30个,另有一批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企业。2010年,全市完成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2亿,比上年增长33%,文化产业增加值18.24亿,比上年增长58.9%。初步形成了由文化演出业、文化娱乐业、出版发行印刷业、现代传媒业、白石文化业、艺术培训业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此外,湘潭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如韶山、乌石、东山的红色文化,齐白石艺术文化,隐山湖湘文化等等,都是湘潭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无我有的优势。
二、湘潭市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于企业大量进入、无序竞争的卫星型发展道路
当一种产业的比较优势突出时,而进入门槛又较低时,大量的中小型企业纷纷进入,以劳动密集为特征,劳动力成本低廉,整个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外部市场行情和外部企业的运作。由此形成了产业扎堆的集群现象,尚未产生一个具有中心地位的核心大企业。
2.基于低成本型的低端发展道路
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可分为创新型集群和低成本型集群。湘潭市部分产业市场,高端产品基本上被区外名牌所占据,而区产业基本上处于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展的状态,部分企业贴牌生产现象普遍。另外,湘潭市由于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交通方便,资源价廉物美,并且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因而相当一部分特色产业是采用低成本的进入方式而形成的,产品多为原料型、初加工型。自发地寻找市场机会,企业行为不够规范,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上、下游、专业化分工与服务的格局。
3.规模化与集群程度低
从湘潭特色产业分类、分布和经济影响力看,除了中央驻潭与在湘省属企业其他大部分特色产业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开发生产的。一般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多为小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处于生产规模小、产品产量少、营销策略技术水平低、经济影响小的发展程度,未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化开发,因而规模效益也不明显。在区域范围尚未产生一批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以及一批有影响的产业群体。并且地方形成的产业集群特征不明显,集群效应低,集群发展不平衡,产业集群支撑条件单薄。地方经济对其形成严重的依赖性,这种强依赖性所带来的风险是很危险的,将会使区域经济受外力的影响增大,表现出经济波动大、宏观管理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脆弱性特征。
三、湘潭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1.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企业与市场相结合
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聚集区的企业能够充分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在产业集群培育和扶持中,政府要注意把握自己的定位,要注意激发企业的市场意识,不能取代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要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理解和把握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大规律。
2.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依靠产业通过自发发展形成,必须是政府和市场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表现为三个方面〔3〕:首先,历届政府必须持之以恒,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其次,政府部门积极解决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第三,政府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提供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3.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与资源优势相结合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践证明,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各省区市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在扶植产业集群发展特别是选择产业集群萌芽时,就要将产业集群与各市、区的特色优势资源相结合〔4〕。这种结合主要表现为:一是与特色农业、林业资源相结合,选择培育农产品、林产品加工产业聚集区;二是特色自然资源相结合,选择和培育机电一体化、红色旅游产业集群等;三是与人力资源优势相结合,选择和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
4.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与产业基础相结合
在培育和扶持产业集群发展时,要高度重视已有的产业基础,培育高起点、高素质的产业集群。这种结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与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相结合,并以其为产业集群的萌芽,大力扶持和培育农产品、林产品加工产业区;二是以己有的装备制造业为基础,大力扶持和培育电子、机械、冶金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三是以新近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与商贸物流企业为产业集群萌芽,大力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商贸物流等具有厂阔发展前途的产业集群;四是以已有的产业集群为基础,要大力推动产业的升级,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竞争优势。
〔参 考 文 献〕
〔1〕王 芳.特色经济的内涵解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4,(02).
〔2〕赵举海.特色经济与规模效应〔J〕.湖北社会科学.2002,(06).
〔3〕魏立桥,郑博文. 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定量选取研究〔J〕.开发研究2008,(01).
〔4〕孙慧.特色产业集群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选择〔J〕.经济纵横,2007,(1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