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银行发展现状及对信贷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2-11-20董蕾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营业性银行信贷外资银行

董蕾

(安徽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1.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1.1 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的阶段

以中国加入WTO为界限,从1979年至今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又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1979到1993年的起步阶段,以1979年日本设立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为标志.这一阶段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缓慢,主要分布在深圳、厦门等5个经济特区.二是从1992年起到1997年止,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地域进一步扩大到大连、天津、青岛等7个沿海城市.199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外资银行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并进行了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步骤的引入外资银行和开放业务范围.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和资产总规模迅速增长.三是1998年至2001年,外资银行进入调整期.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和中国加入WTO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外资银行在这一阶段营业性机构和资产总规模均增长缓慢.

第二阶段从加入世贸组织至今,我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逐步开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和客户对象范围;不断根据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推进和深化银行业对外开放.这个阶段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2001年到2006年底,这是我国外资银行的过渡时期.2001年年末我国加入WTO并对过渡期内人民币业务进行了安排:逐步放开了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二是2007年至今,入世5年的保护期结束,我国承诺逐步取消外资银行外币业务、人名币业务、营业许可等方面的限制.这一时期,外资法人银行总行类机构增加21家、分行类机构增加183家、支行类机构增加389家.同时,外资银行在业务和服务方面还不断开发新品种拓展新领域,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1 外资银行税后利润(亿元)和市场份额情况

图2 中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比较

1.2 外资银行的区位选择

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三大经济圈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并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及中西部地区辐射:以京、沪、深为中心向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中西部地区辐射.但沿海大中城市仍是外资银行机构发展的重心,如上海、北京、深圳、大连等发达地区外资银行机构数目占所有外资金融机构数目的一半以上.因此外资银行在我国各地区的发展和各主要城市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其主要分布在投资回报率高、利润丰厚的东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金融机构也陆续进入我国中西部地区.数据显示到2011年底,除西藏、甘肃、青海和宁夏之外,外资银行在全国其他省区的48个城市设有营业网点,比入世前增加了28个城市.共有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机构.其中俄罗斯、瑞典、挪威、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为入世后首次设立营业性机构.因此外资银行在我国地域发展不均的状况将有望得到好转.

1.3 外资银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要深入了解外资银行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我们首先应对外资银行的主要财务数据进行考察.有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1年外资银行经营性机构从192家增长到383家,总资产分别从3330.5亿美元增长到21500亿美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分别为1.50%和1.90%.由此可见,外资银行的营业性机构和总资产的规模不断扩张,税后利润和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不良贷款率较中资银行低,基本面健康,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了我国信贷市场上一个重要力量.

2.外资银行对我国信贷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数据的收集和实证的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国内信贷是有影响的,但影响不是太显著;对国内企业信贷的影响是复杂的,不同的时期外资银行对企业信贷的影响不同.

2.1 模型的设定

根据Greenwald和Stieglitz(1990)提出的、信贷约束下的标准信贷模型,本文通过改造得到如下计量模型具体形式

以下模型考察滞后一期的外资银行信贷对企业信贷和国内信贷的影响.

EC表示企业信贷,数据上近似于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机构的债权,CAP为金融机构的自有资本额,DEP为金融机构吸收的各种存款之和,FBC为外资银行所提供的信贷总量,TC为存款性公司提供的国内信贷总量,GDP为国内生产总值.本文采用中国金融年鉴(2002—2011)、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1)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2.1—2011.1)的近70个样本数据,针对6个自变量2个因变量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下文将要分析的实证结果.

2.2 回归方程分析

为验证外资银行提供的信贷对我国信贷总量和企业信贷的影响,本文运用Eviews7.0,并分别以 CAP/GDP、DEP/GDP、DEF/GDP 等为自变量,TC/GDP、EC/GDP 为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下表是企业信贷主要影响因素的Eviews输出结果

表二 主要变量的Eviews输出结果

在对企业信贷的回归分析中我们发现,整个模型的拟合优度R2为0.99,F值为1709.22,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佳,各变量对模型整体影响显著,模型和各个参数的选择合理.除了外资银行信贷的一次项的t值为-2.66外,其他各解释变量的t值都接近2,同时外资银行信贷的一次项系数为负(-6.90),即外资银行信贷与企业信贷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外资信贷的二次项则与其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对本模型进行white检验和DW检验时发现,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之间不存在异方差性和自相关性.由此外,资银行信贷对中国企业信贷规模存在很大的影响,且影响的形式是先下降后上升的.

这一结果进一步的证实了Weller and Schertz(1999,2001),毛泽盛(2010)等人的研究结果,即外资银行信贷的增加初期可能会引起企业信贷的减少,当外资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达到8.84%时,企业信贷将达到最小值,此后如果外资银行再增加信贷投放将引起企业信贷增加[2].

对于国内信贷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我们得到:调整的判定系数为0.99,F值为503.44,模型整体效果显著,但外资信贷变量一次项的t值仅为-5.66,说明外资信贷对国内信贷总规模的影响不太显著,对国内总的信贷规模影响不大.

表三 国内信贷主要影响因素的Eviews输出结果

3.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1)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布局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中心,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新时期,外资银行布局结构将逐渐趋于合理,但暂时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2)外资银行的经营机构数目和资产总规模迅速增长,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比例一直控制在1%以下,并且保持了较充足的流动性、资产损失准备和资本准备.(3)外资银行的进入扩充了我国信贷市场渠道,增加了信贷供给规模,尤其是增加了企业信贷的供给总量.总之外资银行实力雄厚,经营稳健,基本面健康,对我国企业信贷和国内信贷有重要影响,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

[1]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报告[S].2007-04-18.

[2]毛泽盛,吴洁,刘敏楼 .外资银行对中国信贷供给影响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1):113-114.

[3]贺灿飞,傅蓉.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区位选择[J].地理学报,2009,64(6)[J]:710.

猜你喜欢

营业性银行信贷外资银行
成都市营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与发展研究
与外资银行同行
规范营业性演出票务市场
试论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监管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试论小商贩地位的合法化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
国内外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研究的学术观综述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