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到脑梗死进程中的作用
2012-11-20张全福肖永红唐山市开滦林西医院检验科河北唐山06303
张全福 肖永红 (唐山市开滦林西医院检验科,河北 唐山 06303)
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到脑梗死进程中的作用
张全福 肖永红1(唐山市开滦林西医院检验科,河北 唐山 063103)
目的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观察,探讨hs-CRP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到脑梗死进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符合条件的全部病例组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组(EH+CI)、原发性高血压无脑梗死组(EH+nCI),从健康查体者中随机选取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G),分别测定三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hs-CRP、血脂指标。结果 三组间比较: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比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之间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CRP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一些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TG、LDL-C、低切黏度、高切黏度存在正相关(P<0.05),与HDL-C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hs-CRP在高血压发展到脑梗死的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调理作用。
高血压;脑梗死;C-反应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
高血压并发脑梗死(CI)者较正常血压CI者明显增多,CI主要为血栓性而非出血性〔1〕。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血液流变学异常也是促进CI的重要因素〔2〕。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CI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它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CI后的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EH)合并CI、老年EH+nCI、正常体检者三组多指标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EH+nCI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从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CI患者中符合条件的全部病例共109例,男58例,女51例,年龄68.7±10.7岁,均为高血压2级或3级(极高危险组),组成EH+CI组,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经CT和/或MRI证实;高血压无脑梗死组(EH+nCI)选自同期来我院确诊为高血压2级或3级(极高危险组)但经CT或MRI证实未发生脑梗死,共94例,男47例,女47例,年龄(66.5±7.0)岁;正常对照(NC)组来自同期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2例,男38例,女44例,年龄(66.8±8.2)岁。三组的年龄均在60岁以上,均排出了明显的糖尿病、感染、肝肾功能疾患等。
1.2 高血压诊断标准
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标准按照《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分类标准。采用校正的汞柱血压计(WHO心血管专家组和高血压委员会推荐的标准袖带宽度12 cm)测量前至少休息10 min、不吸烟、间隔5 min测3次坐位右上臂血压,取平均值。连续3 d测定血压,再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的血压值。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
1.3 实验方法
1.3.1 仪器 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普利生PRECIL-LBY-N6K血液流变学检测仪。
1.3.2 试剂 所有试剂均符合质量标准,均为国药准字号。hs-CRP为北京万泰德瑞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液体双试剂,测定方法为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1.3.3 采血方法 均采用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真空采血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真空采血管均为浙江拱东医疗出品。EH+CI患者于住院后24 h内分别抽取静脉空腹血检测,NC组与EH+nCI分别各自抽血检查1次,均于清晨空腹抽静脉血4 ml,注入真空速凝管中,再抽取5 ml静脉血注入血流变抗凝管中轻摇混匀。室温下静置0.5~1 h后将真空速凝管离心10 min,3 500 r/min,分离血清。
1.3.4 测定方法 严格按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各自的试剂说明书上的操作方法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s-CRP结果比较
NC,EH+nCI,EH+CI三组 hs-CRP水平分别为(2.80±3.45)、(3.19±3.91)及(6.11±9.19)mmol/L,三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三组间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比较
(LSV)、高切黏度(H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细胞比容(HCT)均有显著差异(P<0.01)。EH+nCI与NC组之间以及EH+CI与NC组之间 LSV、HSV、PSV、HCT、ESR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EH+CI与EH+nCI之间LSV、HSV、PSV、ESR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3 三组间血脂指标的比较
NC组,EH+CI和EH+nCI组之间的 TC、HDL-C、LDL-C均有显著差异(P<0.01),TG亦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三组间全血低切黏度
表1 NC,EH+nCI,EH+CI三组间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s)
表1 NC,EH+nCI,EH+CI三组间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s)
与 NC 组比较:1)P <0.05;与 EH+CI比较:2)P <0.05,下表同
组别 n LSR(mPa.S) HSR(mPa.S) PSV(mPa.S) ESR(mm/h) HCT(L/L).8±3.3 EH+nCI组 94 10.14±1.411) 4.59±0.511) 1.41±0.151) 19.7±10.61) 45.5±8.41)EH+CI组 109 9.26±1.611)2) 4.17±0.661)2) 1.26±0.131)2) 25.4±13.01)2) 44.9±4.31)F值 8.062 15.130 48.546 5.345 26.304 P值NC组 82 9.91±1.14 4.48±0.47 1.46±0.18 13.6±8.7 42 0.000 0.000 0.000 0.005 0.000
2.4 hs-CRP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
hs-CRP与 TG、LDL-C存在明显正相关(P<0.001);与HDL-C存在明显负相关(P<0.001)。与TC无明显相关(P>0.05)。hs-CRP与 LSV、HSV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 PSV,HCT,ESR无明显相关(P>0.05)。见表3。
表2NC,EH+nCI,EH+CI组血脂比较( s,mmol/L)
表2NC,EH+nCI,EH+CI组血脂比较( s,mmol/L)
82 5.39±0.98 1.39±0.71 1.45±0.31 2.82±0.70 EH+nCI组 94 5.02±0.921) 1.61±0.80 1.24±0.311) 2.48±0.591)EH+CI组 109 4.74±1.161)2)1.77±1.111)1.07±0.211)2)2.41±0.711)F值 9.27 4.12 44.02 9.61 P值TC TG HDL-C LDL-C NC组组别 n 0.000 0.017 0.000 0.000
表3 hs-CRP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Spearman秩相关分析
3 讨论
血液流变学异常与EH发生、发展、转归有着密切关系〔3〕。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因而血液黏度也相应增加,高血压又是导致血液高黏滞的原因之一。有人认为高血压患者血管硬化、管腔内径变窄,但血液黏度异常对高血压的形成比血管内径变化更为重要〔4〕。上述观点提示因果交替规律在高血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血液流变学异常和高血压乃同一机制所致,随病情发展血液黏度增加使血压进一步升高;高血压损害血管结构功能,使血浆外漏〔5〕、血液浓缩,引起血液黏度更高,血流缓慢,组织灌注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发生〔6〕,高血压和血液黏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产生恶性循环。
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血中TC和TG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EH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漫长的高血压病程中,由于患者饮食不当(如摄入较多盐类,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等)、不及时服药或药物选择不当,造成患者血压长期不能有效控制,从而导致患者微血管压力异常,内壁变性,血脂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造成血液黏度明显异常,更加重血脂沉积,局部组织包括微小血管缺氧、变性、炎症,极易形成微小血栓,这可能也与高血压易导致脑栓塞而不是脑出血有关。本组数据显示NC组TC及LDL-C较高,可能是因为本地区人群日常膳食结构有偏高热量饮食习惯,尚待进一步证实;而HDLC及TG在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作为脂类和固醇转移转运的指标存在一定差异,EH+nCI和CI与NC组相比HDL-C总体降低、TG总体偏高,促进外周血脂沉积。高血压到脑梗死的过程亦是高血压引起血脂代谢异常的过程。
近年来研究证实,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7,8〕。hs-CRP则是机体受到各种损伤或发生炎症反应后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参与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Devara等〔9〕认为,hs-CRP通过对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的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据此称CRP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标志。Verma等〔10〕实验发现hs-CRP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表型的作用是通过内皮素(ET-1)和白介素6(IL-6)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炎症反应可促进动脉的血栓形成。Ridker等〔11〕认为基础状态下血浆C反应蛋白浓度可预示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否。林春等〔12〕对成功建立的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的血清hs-CRP进行测定,发现血清hs-CRP也明显升高,与NCG比较有显著差异性。他们认为其神经病学与缺血脑组织形态学的特殊表现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作为鉴定模型可靠性的依据。本研究显示,hs-CRP在高血压组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与殷华勇等〔13〕报道一致,提示虽然CRP在体内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但在高血压长期的刺激下,局部微小血管的损害随时都在发生。既然hs-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影响后,其长期低水平增高,应是发生血管损害的危险信号,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高血压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hs-CRP在其演变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在体内神经体液因素调解下,hs-CRP在清除血管内壁的淤滞过程中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其激活补体系统形成免疫复合物,也会加重局部组织的损伤,其分解的终末产物在血管内的运动,又会形成新的局部栓塞和梗死。一旦以上各种因素联合作用,形成反馈与负反馈调节,hs-CRP合成进一步增多,更会加重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hs-CRP进一步释放,形成新的血管内皮损伤。造成心脑血管病变进入临床期。因此,我们认为,hs-CRP在高血压发展到脑梗死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理趋化作用。本结果提示hs-CRP随着脂类危险因子以及血液流变学危险因子的改变而相应改变。这也证明了hs-CRP在高血压到脑梗死临床期与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但是应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
1 MacMahon S,Peto R,Collins R,et al.Blood pressure,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Part1):prolonged difference in blood pressure: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 connected for the regression dilution bias〔J〕.Lancet,1990;335:765-74.
2 秦任甲.临床血液流变学〔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12-5.
3 王天佑.血液流变学〔M〕.第2版.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12.
4 宋艳军.妊高征的微循环状态与扩容疗法〔J〕.微循环杂志,1993;3(3):32-3.
5 谢青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微循环的改变及一氧化氮的调节作用〔J〕. 微循环学杂志,1998;8(2):23-4.
6 赵爱婷.高血压病人毛细血管压与血压及甲襞微循环的改变〔J〕.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践),1993;2(1):68-70.
7 马 骏,齐华林,许 晨,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与动脉硬化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1):69-72.
8 徐也鲁.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慢性炎症过程〔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9(2):93-5.
9 Devara JS,Xu DY,Jialal I.C-reactive protein increases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expression and activity in 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implications for the metaboblic syndrome and atherothrombosis〔J〕.Circulation,2003;107(5):398-400.
10 Verma S,Li SH,Badiwala MV,et al.Endothelin antagonism and interleukin-6 inhibitions attenuate the proatherogenic effects of C-reactive protein〔J〕.Circulation,2002;105(8):1890-6.
11 Ridker PM,Cushman M,Stampfer MJ,et al.Inflammation,aspirin,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J〕.N Engl J Med,1997;336(14):973-9.
12 林 春,郑淑秋,钟觉民,等.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其与C反应蛋白变化的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33(3):251-5.
13 殷华勇,赵雁翎,黄江兵.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病人血浆hs-CRP及VWF 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5):828-9.
R743
A
〕 1005-9202(2012)22-487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22.010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No.20110633)
1 河北联合大学
肖永红(1967-),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张全福(1970-),男,硕士,副主任检验技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检验研究。
〔2011-12-30收稿 2012-03-12修回〕
(编辑 曹梦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