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办学历史

2012-11-13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化学系系主任安徽大学

胡 敏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办学历史

胡 敏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自1929年招生以来,一直坚持办学并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化学系历届系主任和教职工遵照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注重自身实验特色,严格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化学人才。

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教学;学生;高等教育

1921年,皖籍学者名流陈独秀、胡适、陶行知等人鉴于安徽现代教育落后,极力倡导筹建安徽大学。期间几经曲折,终于1928年3月下旬招录第一期预科生142人,并于4月10日在安徽省安庆市菱湖百子桥(今安庆师范学院)举行开学典礼,该日即安徽大学诞生纪念日。9月招收首届本科生96名,文法学院院长刘文典代行校长职权。1929年1月定校名“安徽省立大学”,2月任命省教育厅长程天放兼任校长[1]。程天放将文法学院分为文学院和法学院,并着手筹建理学院。1929年6月,省政府聘请曾任北京大学和中央大学化学系主任、时任武汉大学理工学院院长(主持校务工作)的皖籍化学家、教育家王星拱教授担任安徽省立大学校长。毕生从事化学研究的王星拱深知,没有理科院系,安徽省立大学无法在国内大学中立足[2],且全校只有两个学院,不符合当时《大学组织法》中“大学须具备三学院,至少须有一院为自然科学院或应用科学院”的规定。故积极外聘教授,成立理学院,并筹建化学系,招收了化学系第一届本科生[1],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的办学历史由此拉开了帏幕。

省立安徽大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省政府聘任。王星拱到任后,以他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管理模式为依据,重新制定了以校务会议为核心的管理制度,“本大学校务会议以校长、教务长、总务长、各学院院长及教授互选代表之五人组织之”,校务会议讨论决定学校各重大事项,校务会议一切决定均得“出席会议会员过半数之同意”。校务会议内成立各专门委员会,履行各方面职责[2]。不过,校内各委员会主任、学院院长、系主任和专职教授均由校长聘任,且一年一聘,因而校长的意见还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学制本科四年,实行学年学分制,学生需修业四年,学完规定学分并作毕业论文且得到指导教授和系主任认可后方可毕业。至此学校内部组织制度渐臻完备,这些制度建立起了学校管理的框架,对省立安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0年1月,王星拱调任国立武汉大学副校长(主持工作),遂辞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职务。7月,杨亮功接任校长。杨亮功到任后扩充文、法、理各学院,正式成立化学系[1],聘请曾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取公费留学的留英化学博士丁绪贤教授为理学院院长[3]、留美化学博士陈景琪教授为化学系主任[4],丁绪贤亲授无机化学课程(后授分析化学和化学史),陈景琪授有机化学。扩充后的省立安徽大学形成三院十系规模,并遵教育部令正式定名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院系扩充后,考虑到理科系的特点,重新颁布了各学院课程标准,对全校课程教学和学分进行了规范固化。学校课程设置分全校共同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一年级学生在各学院不分系开设全校共同必修课,对次年将入某系的学生,另开分组必修课及少量选修课,以加强专业知识,便于与次年专业课衔接。从二年级开始开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可跨系选修。学校规定,各系必修课程应占总分至少三分之一、至多二分之一。学生需修满132-152学分(不含军训、体育、党义、中等英文等课程)、毕业论文通过方可毕业。化学系各学年学分分配如下[1]:

表1 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分年度学分标准

化学系每学年开设专业课约14门左右,学生每周上课32-36课时,每学期缺课达四分之一者即令休学,学完每门课程必须通过考试获得学分。考试有四种形式:临时考试、月考、期末考和毕业考。临时考试由教师随堂进行;月考原则上每月考一次;期末考试为全校性集中大考。这三项考试平均成绩达60分及格,给予学分;50-60分者可于下学期注册时补考一次;50分以下或补考仍不及格的,必修课需重修,选修课可重修或改选其他课程;考试作弊者成绩为零分,重修并记大过一次。每学期一开学,教务处就将学生姓名和要重修的科目公布在校园里并刊登在《安大周刊》报纸上。未经允许无故不参加期末考试者劝令退学。化学系于第七学期作毕业论文。学生在任课教授所出题范围内选题,但不得有二人作同一题目论文。论文要求20000字以上,指导教授批阅通过后经系主任签字认可给予学分。第八学期有20-30天时间的毕业考察,由2-3位教授带队赴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参观考察相关的学校和企业。6月中旬毕业考试,一般为期5天。毕业考试及格后,每个毕业生还要经过审查委员会逐个核查成绩,方予毕业[5]。由于教学管理严格,学生淘汰率较高,1933年以后,化学系平均每年招收新生12人左右,能毕业的只有7-8人。

1931年3月,杨亮功请辞,省政府决定由理学院院长丁绪贤代理校长,但丁坚辞不就;7月何鲁任校长;

1932年3月,因经费困难,何鲁辞职,程演生任校长。本来省立安徽大学自创办之日起,即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立校基础,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确立了“先请大师、提高水平、再建大楼、完善条件”的方针,不惜重金,高薪聘请名师大家来校任教。省立安徽大学职工工资为25-60元/月、助教59-105元/月、专职讲师200-240元/月、专职教授300元/月、兼系主任 340元/月[5][6]。 要知道,当年各县民众教育馆员月薪为10元,馆长也仅为15元,省立安大学生一学期伙食费亦只需30元左右;即便当时财力最雄厚的清华大学,1932年教授的月薪也只是160-320元之间,后来梅贻琦校长上任后高薪纳才,才将教授月薪提至300-400元[5]。因而以省立安徽大学的财力,能给教授们如此丰厚的薪金,确属不易,亦可看出学校延揽人才之诚意。如此稳定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校声名日渐上升,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程演生上任后更是注重专家治校,当时全国有名的学者周健人、朱湘、范寿康、陈望道、周予同、李景泌、陶因、赵景深、李顺卿、刘大杰、汪静之、梅光迪、饶孟侃、郭坚白等都先后被聘为安大教授;又聘留美化学博士、中央大学化学系主任丁嗣贤教授为教务长,丁绪贤仍为理学院院长,陈景琪仍为化学系主任;同期在化学系任教的还有留美化学博士杜长明教授、北京大学高材生徐贤恭先生等人,一时化学大师汇集,不仅提升了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的知名度,学生亦因得到大师亲授指点,获益匪浅,实为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办学力量的鼎盛时期(1933、1934届化学系毕业生有数人被聘为大学教师,如吴东儒、张定荣均被聘为国立安徽大学讲师,解放后分别任今安徽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教务长和今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1934年程演生辞职,离开省立安徽大学时曾欣慰地说他执掌安大期间最大的功劳是“任上所请教授皆一时之硕彦”。

1934年2月傅铜任校长,聘留美化学博士周萃禨教授为化学系主任[1]。

1935年7月傅铜因母病辞职,李顺卿接任校长,1936年聘留美化学博士李景晟教授为化学系主任[1]。化学系从成立之初,丁绪贤先生即注重实验教学,提倡讲堂示范,特别重视实验操作训练,担任理学院院长后即亲赴上海采购20000余元理化仪器[6],历届系主任都把实验教学作为重点。首先,实验仪器管理规范认真,出入库使用均有登记。有实验的学生每学期开学时交“赔偿准备金”5元,有损坏仪器设备用品的,从“赔偿准备金”中扣还,损坏超过5元的需补交。教工损坏或遗失仪器设备亦需赔偿,1933年化学仪器室白金坩埚被盗,负有责任的3名教工受记过处分,同时从他们工资中分期分摊扣赔,共赔偿748.58元[5]。其次,逐年购置增添实验仪器。据《安徽大学周刊》198期记载,1935年,化学系在校生48人,有仪器药品25000件,价值28000元,完全能满足实验教学需要。除去化学药品,化学仪器价值应在26000元以下。《百年史稿》介绍,到1936年仅化学仪器就达20000余件,价值36000元,而且很合教学实际使用。可见,1935-1936年间,化学仪器投入应在10000多元。第三,争取到学校经费投入的倾斜政策。1935学校经费292050元,工资支出占69.8%,办公费占12.24%,设备(图书)费占 14.7%(约 42931 元),当年购图书8000余元,仪器设备费应是34000多元,给化学系的仪器设备投入占了全校设备费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另外,尽管全年经费除工资、办公、设备(图书)三大项开支外所剩无几,学校还是咬紧牙关建造了九大间化学实验室[5],支持化学系扩大办学规模。1936年化学系招收新生也达到了创纪录的16人:[注]

方耕佩(安徽桐城) 张禄祺(安徽怀宁)

阮光宙(湖北黄冈) 于中英(女、江苏金坛)

田世仓(安徽阜阳) 徐世藻(四川重庆)

唐敬淑(湖南黔阳) 何宏兰(女、安徽庐江)

张世涛(安徽太平) 穆广文(安徽阜阳)

雷动春(福建宁北) 孔繁鑑(女、安徽合肥)

李厚源(湖南常德) 谭鑫寿(江苏江都)

汪樊焱(安徽当涂) 赵世俊(女、山东即墨)

当然,学校大力支持化学系发展也是有原因的。1933年2月,教育部为促进实用学科的发展,规定各大学甲类学院(文、法、商、教育、艺术)招收新生和接受转学生数不得超过乙类学院 (理、工、农、医)招收新生和接受转学生数[7]。省立安徽大学一直是文、法学院强而理、农学院弱,安大要发展,要多招学生就必须做大乙类学院各系,化学系抓住了这个机会,争取到学校支持,进入了较快发展阶段。

学校借鉴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做法,从1935年10月开始实行“学生导师”制度,“全校导师由专任教授担任,每二三十位同学请一位导师指导。指导的范围,除学术上的探讨外,还包括情感上的陶冶,意志上的磨炼。导师与同学,每两周内至少必须谈一次话。谈话不拘形式,在学校里在导师家里都可以……,因人之个性,而个别加以指示,求其干均发展。导师对于同学之学识品德,均负相当责任。训育委员如讨论处罚学生,均须询问导师意见”[5]。化学系的学术社团“化学学会”经常开展活动,并办有会刊《安大化学》,化学系学生都是会员,教授们既是会员又是导师。担任导师的教授们采用周日率学生去大龙山登高、去迎江寺旅游、与学生一起江南踏青、与学生一起运动、饮茶、就餐等多种形式和学生谈心交友,介绍治学方法,谈人生修养,做读书指导,师生之间感情日益融洽。

然而正当化学系蓬勃发展之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底,先是南京失陷、安徽危急,后是省政府迁往立煌县(今金寨县),安庆秩序大乱,校园内人心惶惶。1938年春日军逼近安庆,李顺卿又只身去重庆,一去不归,大部分教职员工为避战火纷纷离校,校务陷于停顿,化学系学生也先后离校。5月省立安徽大学北迁大别山立煌县,后又西迁武汉、沙市,拟于沙市复校。因时局恶化和办学经费断绝,教育部未允复校,省立安徽大学内迁学生移入武汉大学借读。化学系仪器设备和学校其他图书设备一道,从安庆装船,由沙市远大源记运输公司运至湖北沙市。随后,遵教育部令,又运至湖南兰田(今涟源市兰田),图书资料132箱交国立编译馆接收应用,全部仪器设备165箱、文卷物品数十箱、校具300余件交国立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保存[1]。1939年9月移交结束,省立安徽大学正式停办,化学系也结束了办学历史。

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毕业了五届学生,共30人:

1933届:吴东儒 (安徽桐城)

程逸民 (江苏盱眙)

曹述尧 (安徽怀宁)

纪笑孙 (安徽南陵)

1934届:张定荣 (安徽芜湖)

章惠民 (安徽桐城)

光德谦 (安徽桐城)

1935届:唐兴穆 (江西临川)

傅丰永 (浙江鄞县)

李漱芳 (女、安徽和县)

李保函 (江苏武进)

吴绍凤 (安徽滁县)

张汝壁 (女、安徽怀宁)

吴守议 (江苏盐城)

陈 纶 (江西临川)

1936届:丁立生 (安徽阜阳)

唐德煊 (安徽合肥)

沈以兴 (安徽青阳)

路真璞 (安徽怀宁)

郑亚隆 (安徽寿县)

沈育万 (浙江嵊县)

陈祖寿 (江苏江都)

1937届:廖思楣 (安徽怀宁)

赵毓淮 (安徽怀宁)

刘茂元 (广东兴宁)

丁绪亮 (安徽阜阳)

黄蔚青 (江苏东台)

李家彬 (安徽舒城)

康文礼 (安徽阜阳)

刘 芳 (女、安徽怀宁)

1938年春,化学系尚有四个年级在籍学生40多人,后均作肄业办理。

谨以此文纪念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成立80周年。

[1]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安徽师范大学校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2]周乾.王星拱与省立安徽大学早期发展[J].江淮文史,2007,(1):84-98.

[3]潘吉星.丁绪贤(1885-1978):江南高等学校化学科1908年毕业校友.[EB/OL].http://seuaa.seu.edu.cn/s/14/t/1002/a/2068/info.htm,[2002-06-2]/[2010-09-20].

[4]夏炎.祝贺陈景琪老师九十寿辰[J].化学教学,1987,(2).

[5]百年史稿.[EB/OL].http://www.aqtc.edu.cn/bainianxiaoshi/blxs.htm ,2010,(9):17.

[6]燕子.杨亮功与民国安徽大学的两次结缘[J].云梦学刊,2009,(5):13-18.

[7]周乾.民国时期省立安徽大学的院系设置与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5):1-10.

HISTORY OF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IN PROVINCIAL ANHUI UNIVERSITY

HU M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of Provincial Anhui University grasp every new opportunity has been developing continuously since it began to enroll students in 1929.All its previous deans and faculty member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ts unique features of experiments and strictly enforce the schoo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perform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tudent management.Because of this, quite a few qualified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in chemistry have been trained for the province and for the nation.

provincial Anhui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chemistry;teaching;student;higher education

G649.29

1672-2868(2012)04-0161-04

2012-04-24

胡敏(1955-),男,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化学、化学史。

责任编辑:陈 凤

猜你喜欢

化学系系主任安徽大学
苹果产量要提高 树型选择很重要——访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系主任、副教授张鹏飞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自充电功能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一个二重互穿的镉配合物:合成、结构和双功能荧光传感性质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 Paradigm of a modern city’s development
秦晓玥作品
陈成亮作品
杨梅酮的抗氧化活性
第七届语体风格学学术讨论会在安徽大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