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19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2012-11-13艾国华张晓红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胆汁酸淤积转氨酶

艾国华,张晓红

(1.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512000;2.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 201508)

妊娠期发生肝内胆汁淤积是妊娠期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孕妇瘙痒和胆汁淤积,黄疸。妊娠期内发生的肝内胆汁淤积对胎儿以及孕妇都具有一定危险性,能够导致胎儿早产、宫内窘迫,造成死胎,围产期胎儿的死亡率明显升高,而产后出血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高危因素。目前为止,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是很清楚,因而临床上也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单一的利胆性西药疗效也不是很理想。因此,本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该病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1年在两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孕妇1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年龄23~35岁,平均(26.8±3.5)岁;发病孕周27~37周,发病时间3~28天,其中初产妇87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年龄22~33岁,平均(25.3±2.9)岁,发病孕周26~38周,发病时间2~32天,其中初产妇87例,经产妇13例。入组孕妇均表现为中晚期妊娠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甘胆酸,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表现异常升高,孕妇均排出肝炎和胆石症。入组患者均采取随机分组方式,两组病人在年龄、孕周、发病时间、血清生化检查指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对于入组患者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标准如下[1]:①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且只同妊娠相关,排出皮肤疾病和其他内科疾病;②生化血清学检查血清胆汁酸(TBA)升高;③肝功能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轻、中度升高,有黄疸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升高;④孕妇无明显的呕吐、纳差等表现,所有异常体征和生化结果均在产-6周后消失。

1.3 治疗方法

确诊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治疗组采取茵陈嵩汤,荆防汤,当归饮治疗,3次/d,1剂/次,思美泰1g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滴,1次/d,8日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思美泰治疗,治疗剂量和疗程与治疗组相同。治疗期间应对孕妇进行相关监测,每天一次胎心监护,对肝功、胎盘功能、羊水等进行监测。若出现胎儿窘迫、血清胆汁酸(TBA)持续异常升高等应随时终止妊娠。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抽取空腹晨血。

1.4 疗效评价指标

①瘙痒程度采用评分标准[2]:0分:无瘙痒;1分:偶尔发生瘙痒;2分:间断性发生瘙痒,未出现症状波动;3分:间断性发生瘙痒,出现症状波动;4分:持续出现瘙痒。②血清生化检查:所有入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甘胆酸,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变化;③围产胎儿预后:记录两组胎儿早产、宫内窘迫、胎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

1.5 统计学方法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瘙痒症状、黄疸明显好转,临床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甘胆酸(GC)、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DBI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如表1所示。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率以及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结果比较()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结果比较()

内容 治疗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P值对照组0.05 TBA(mol/L) 62.37±6.34 21.24±5.32 60.31±5.24 10.47±6.02 <0.05 GC(μg/dL) 495.3±103.6 203.1±92.1 501.8±109.7 392.5±110.3 <0.05 TBIL(μmol/L) 31.8±7.4 18.4±3.1 33.8±4.9 29.4±5.3 <0.05 DBIL(μmol/L) 13.7±3.9 7.21±2.5 14.5±3.1 11.9±5.2 <0.05 ALT(μmol/L) 109.4±36.7 56.3±24.8 121.9±28.4 92.7±19.8 <0.05 AST(μmol/L) 164.3±42.8 45±21.8 158..9±23.8 88.7±32.1 <瘙痒评分 3.36±0.53 1.02±0.48 3.28±0.92 1.92±0.36 <0.05

表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n)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是一类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特异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对于其诊断和治疗的药物,目前临床上也没有一致的标准和治疗措施。以往临床上采用单一的西药治疗该病,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本文的研究也证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目前有学者主张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中医观点认为[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是属“妊娠瘙痒”范畴,多因孕妇素体血虚,孕后阴血聚以养胎,阴血亏虚,肌肤失养而瘙痒。因此多主张采用滋阴健脾、清热利湿、退黄止痒以及活血养胎,主要药物有茵陈、党参、生地、丹参、白鲜皮、桑寄生、柴胡等,通过止痒、清热退黄、健脾、利胆等达到消除黄疸和瘙痒症状的目的。而西药则多选用消胆胺、熊去氧胆酸、地塞米松以及SAME类药物,能够改善黄疸、瘙痒的症状,也能有效缓解异常的生化指标,但是这些药物对于胎儿发育具有不良影响,临床使用安全窗较小,禁忌证较多[4]。本文通过对比中西医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效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体征,改善生物化学指标,对于妊娠结局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因此,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1] 罗超.中西医集合诊疗肝内胆汁淤积的新理念[J].河北中医,2010,32(7):1093-1095.

[2] 傅晓冬,张宇骄,王定玉.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6):925-927.

[3] 谢红旭.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3):72-73.

[4] 张蔚,曹来英,曾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轻、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8):4026-4028.

猜你喜欢

胆汁酸淤积转氨酶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水库运行管理方式对水库积淤的影响研究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转氨酶高与肝炎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