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若干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2012-11-10陈晋东
严 虎 陈晋东
长沙市青少年自杀意念与若干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严 虎①陈晋东△
目的 了解青少年自杀意念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长沙市抽取2216名中学生,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自杀意念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自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①长沙青少年自杀意念的检出率为24.2%,自杀计划的检出率为6%,自杀未遂的检出率为2.5%;②女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男生(ς2=34.814,P<0.01)、非独生子女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ς2=5.760,P<0.05)、单亲家庭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非单亲家庭(ς2=17.385,P<0.01),家庭经济条件越差、家庭关系越不和睦和父母经常打骂,自杀意念发生率越高(ς2=23.215,44.442,66.915;P<0.0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家庭关系情况、家庭暴力情况、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和自尊水平。结论 青少年自杀意念发生率仍较高,其危险因素有女性、非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家庭经济差、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经常打骂、负性生活事件以及低自尊水平。
自杀意念;社会心理因素;横断面调查;青少年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人数的逐年增加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虽然全世界各国之间青少年自杀报告率不同,国内一些城市流行病调查的结果也各有差异,但自杀仍是青少年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之一[1]。青少年处于青春期,躯体和心理的双重变化使个体容易产生负性情绪,此外还要面临学习、考试、升学等压力,自杀意念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而自杀意念作为自杀企图和未遂的早期心理活动已受到人们的重视[2]。因此,对青少年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对于预防自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影响自杀意念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订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湖南省长沙市抽取农村初中、城镇初中、农村高中、城镇高中各2所作为调查学校。分别在选择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48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286份,有效问卷2216份,(96.94%)。被调查的年龄在11~18岁,平均年龄为(14.60±1.559)岁,其中男生为1147人(51.8%),女生为1069人(48.2%)。
1.2 方法
1.2.1 测评工具 包括自制一般情况量表、自杀意念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自尊量表。自制一般情况量表包括年龄、性别、城乡、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单亲家庭、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关系情况、父母严格情况和家庭暴力情况。自杀意念问卷,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青年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RBBS)的相关定义,自行设计问卷调查[3]。自杀意念,指在最近1年中,是否曾经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计划,指最近1年中,有无自杀的详细计划和方法;自杀行为,指最近1年中,是否采取过伤害自己的行为,通过何种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 SLEC)[4]共27个条目。对于每个条目,受测者先判断最近1年有无发生,若发生过再评价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分为“没有”、“轻度”、“中度”、“重度”、“极重”5 个等级。自尊量表(SES)[4],共10个条目,对于每个条目,受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分“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4级评分,分数越低,表示自尊程度越高。
1.2.2 资料收集 调查时先由研究者向全班讲明填写调查表的要求。要求每个调查对象在一节课内独立完成。在下课时统一收回调查表,未能完成者予以延长时间完成后交回。对于因故未来学校上课的同学第二天予以补测,对于不合作的同学尽量说服鼓励其完成问卷,以尽量减少无应答偏倚。
1.3 统计处理
将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一般频数分布、ς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11年11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2 结 果
2.1 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调查2216人中,检出自杀意念阳性者有536人,检出率为24.2%;制定过自杀计划的有132人,占6%;采取过实际自杀行为而未遂的有56人,占2.5%,其中47人有过1次自杀未遂,9人有过2次及以上自杀未遂。
2.2 不同特征青少年自杀意念发生率的比较
在调查的2216名青少年中,女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非单亲家庭,家庭经济条件越差、家庭关系越不和睦和父母经常打骂,自杀意念发生率越高;而家庭来源城镇和农村以及初中和高中的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父母严格情况也对自杀意念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见表1。
2.3 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可能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青少年自杀意念阳性或阴性为因变量,以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影响自杀意念的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其6个因子以及自尊水平均用连续型变量。
2.3.1 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关系情况、家庭暴力情况、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和其6个因子、以及自尊水平均有显著差异,见表2。
表1 不同特征青少年自杀意念发生率的比较
表2 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3.2 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回归筛选出来的有关联的14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是否有自杀意念作为因变量,在Α=0.05水准上,采用向后逐步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拟合主效用模型。结果显示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变量有性别、家庭关系情况、家庭暴力情况、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和自尊水平,见表3。
表3 青少年自杀意念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在最近1年内24.2%的青少年考虑过自杀;6%的青少年制订过自杀计划;2.5%的青少年采取过实际自杀行为而未遂;中学女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要高于男生。本结果与全国调查统计结果[122]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以往研究认为[5]高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要高于初中生,考虑主要为随年龄增长,学习负担增加,心理压力增大所致,但本研究并未发现二者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中学生学习负担压力提前所致。在城乡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的比较中,与以往研究不同[5]的是,本调查未发现显著差异,可能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缩短了农村与城市学生的经济差距有关。
国内很多研究提出[627],家庭环境与青少年自杀意念发生率有着密切联系,家庭的不完整性[8]、不和睦性[9210]以及较差的经济条件往往会在青少年心目中烙下各种阴影,使其产生一些悲观厌世的想法,父母的经常体罚[7,11],也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不良情绪而有了厌世的想法。而父母的要求严格与否,并未对青少年自杀意念发生率产生影响。与张志群等[12]研究一样,本研究也发现非独生子女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要高于独生子女,可能考虑为家庭经济压力增大和父母关怀相对减少有关。
有研究表明[13],生活事件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负性生活事件是产生抑郁等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而负性情绪是产生自杀意念重要的危险因素,虽然有研究提出[14]某些性格因素可能在生活事件与自杀意念中起调节作用,但当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较大[15]、刺激源的复杂和持久[16]时,自杀意念发生率仍较高,所以本研究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生活事件总刺激量及其6个因子均有显著性。和以往研究[2]一样的是低自尊作为自杀意念的危险因子,可使个体对自我的归属感和掌控感降低,使自我价值感降低,造成个体自我否定感和丧失感增强,产生生活及自我无意义感体验,且低自尊与焦虑情绪相关[17],这些因素都极有可能导致自杀意念的产生。
目前,青少年自杀意念发生率仍然较高,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建立起有效干预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18],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和完美人格,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高丽,崔轶,严进.中学生自杀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2382240
[2]严虎,陈晋东.青少年图画心理分析手册[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1852189
[3]邵福泉.农村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2):1842186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62108,3182319
[5]张熳.江苏省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312132
[6]易尚辉,孙振球.湖南省中学生自杀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
[7]张冬冬,刘金同,史高岩,等.初中生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及家庭环境的关系[J].精神医学杂志,2011,24(1):25227
[8]L iu Y L.Parent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ren’s depression: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 child interaction and children ’s depression symptom s in Ta iwan[J].J Adolesc,2003,26(4):4472 457
[9]L iu X,Sun Z,Yang Y.Parent- reported suicide behavior and correlates among adolescents in China[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08,105(123):73
[10]王琪,张振峰,董宏伟,等.城镇中学生人际敏感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2):1912194
[11]王林,李伟强.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11821120
[12]张志群,郭兰婷.中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2):8522855
[13]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962 99
[14]辛莘,何成森.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气质性乐观的调节作用[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58262
[15]Hirsch J K,Conner K R.Dispositional and explanatory style opt im ism as potential moder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pelessnessand suicidalideation[J]. Suicide & L 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07,36(5):6612669
[16]FournierM,Ridder D,Bensing J.How opt im ism contributes to the adaptation of chronic illness.A prospective study into the enduring effectsof opt im ism on adaptationmoderated by the controllability of chronic illnes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Differences,2002,33:116321183
[17]陆运青,田黛,马天宇,等.学习动机、焦虑、人际信任对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4):4492450
[18]李群,金燕,孙逊.心理健康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46721469
Suicidal Ideation and correlate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Adolescents in Changsha.
Yan H u,Chen J indong.M ental H ealth
Institute,T he S econd X iangya H osp ital,Central S outh U niversity,Changsha410011,P.R.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reval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and its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in adolescents,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research.M ethodsA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survey was carried out w ith self2 designed questionnaire,suicidal ideation questionnaire,adolescent self2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 SLEC)and self2esteem scale(SES)in 2 216 m 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Changsha city.Results①In the past year,24.2%adolescents had suicide ideation,6%had made a specific plan to attempt suicide,and 2.5%actually had attempted suicide in Changsha.②The incidence of suicide ideation in the girls,non2singleton and adolescents in single2parent fam ily,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boys(ς2=34.814,P<0.01),singleton(ς2=5.760,P<0.05)and adolescents in non single2parent fam ily(ς2=17.385,P<0.01).The worse the econom ic conditions were the more disharmonious the fam ily relations and the more the parents’violence behavior were 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was(ς2=23.215,44.442,66.915;P<0.01).③ Th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uicidal ideation were associated w ith sex,fam ily relations,domestic violence situation,life events,learning stressors factor,penalty factor,loss factor and self2esteem level.ConclusionSuicide ideation is not rare in adolescents.The risk factors of suicide ideas include female,non2singleton in fam ily,single2parent fam ily,poor,disharmony of fam ily member,parents’violence behavior,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low self2esteem.
Suicidal ideation;Psychosocial factors;Cross2sectional studies;A dolescents
① 中国.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长沙) 410011 △通讯作者 E2mail:chenjd269@163.com
201220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