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及关系*
2012-11-10刘贤敏周炎根刘爱楼傅蕴男
刘贤敏 周炎根 刘爱楼 傅蕴男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及关系*
刘贤敏①周炎根 刘爱楼 傅蕴男
目的 了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与U 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对江苏省某市316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投入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年龄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投入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有统计学意义(F=2.84,2.76,5.63,P<0.05,F=4.82,4.27,4.49,P<0.01);小学教师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回归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明显,工作投入对职业倦怠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工作投入预防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工作投入;小学教师;关系
近些年,职业倦怠已成为影响教师身心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突出问题,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23]。职业倦怠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4]。随着积极心理学兴起,研究者将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联系起来,认为职业倦怠是职业对从业者工作投入的消耗与侵蚀[5]。因此,研究工作投入可以为预防职业倦怠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我国小学教师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了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的关系,对于优化学校管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发现该市小学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的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为教育部门今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某市5所小学共350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16份(90.28%),其中男教师86人,女教师230人,年龄范围为18~54岁,教龄范围为2~36年。
1.2 方法
职业倦怠采用M aslach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该量表共22个项目,包括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3个维度,采用7点计分法,按“从不”至“总是”分别记1~7分。问卷总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6,表明该问卷效度良好[6]。工作投入采用中文版U 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该量表包括热情、奉献、专注3个分量表,分别包含6个、5个和5个项目,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0.83和0.82[7]。该量表采用7点计分法,按“从来没有”至“总是”分别计0~6分。对调查对象进行团体测试,当场收回问卷,整个实施过程在研究者统一指导下进行。
1.3 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2003版Excel进行录入,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和F检验。
2 结 果
2.1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该量表采用7点计分法,3分为中数。本研究中小学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与自我成就感3个维度上的平均分为3.73、3.64、3.53,均超过中值,显示小学教师已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的小学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与自我成就感3个维度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得分比较±s)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得分比较±s)
注:*P<0.05,* *P<0.01,下同
项 目 男 女 F ≤25岁 26~35岁 36~45岁 ≥46岁 F情绪衰竭 28.68±5.79 29.29±5.05 0.42 26.92±6.15 28.75±5.23 29.79±4.69 27.56±5.73 2.84*去个性化 18.34±4.04 18.20±3.01 0.77 17.48±2.97 17.95±3.15 18.33±3.48 19.84±3.11 2.76*自我成就感 29.63±5.08 28.99±4.69 0.61 26.28±6.16 30.16±4.46 30.34±4.32 28.64±5.05 5.63**
2.2 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状况分析
该量表3为中值,小学教师在热情、奉献、专注3个维度上的平均分为3.63、3.97、3.56,说明小学教师工作投入超过平均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的小学教师在热情、奉献、专注3个维度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性别、年的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差异比较±s)
表2 不同性别、年的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差异比较±s)
项 目 男 女 F ≤25岁 26~35岁 36~45岁 ≥46岁 F热 情 23.54±5.68 22.12±5.14 2.97 22.08±5.33 22.77±5.28 21.65±5.85 18.04±6.61 4.82**奉 献 21.05±5.12 20.32±4.39 0.69 19.60±4.87 20.95±4.49 19.38±4.80 17.44±6.11 4.27**专 注 23.06±6.11 21.88±5.87 1.16 20.44±6.62 22.77±5.66 20.93±6.12 18.20±7.44 4.49**
2.3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工作投入预测力的回归分析
以热情、奉献和专注为自变量,分别以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自我成就感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工作投入的热情、奉献和专注维度与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自我成就感维度、去个性化维度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差异,进入回归方程。
表3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经凸显,3个维度中情绪衰竭维度得分最高,这与以往的研究一致[4,6]。小学教师对学生有明显的冷淡和疏远,应该引起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重视。有些研究认为,男性教师由于社会压力和性别角色的原因,职业倦怠高于女性教师[829]。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小学教师中大部分是女性教师,他们承担的压力并不少于男性教师,情绪负荷较大,相应地情绪衰竭水平也比较高。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没有性别差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0]。不同年龄的小学教师工作投入差异显著,但得分并未发现呈“波浪型”趋势,这可能与年龄阶段划分不同有关。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的相关分析显示,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关系密切,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与工作投入的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成就感维度与工作投入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工作投入水平越高,情绪衰竭水平越低,自我成就感越高。这表明,虽然职业倦怠与工作投入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但是可以从增加工作投入的角度预防职业倦怠。因此,教育部门应及时对小学教师的工作投入加以激励与改善,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1]姜国俊.沧州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39821399
[2]刘丽婷.我国中小学教师近10年职业倦怠性别差异元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722974
[3]郑小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长春:吉林大学,2005
[4]桑青松,黄卫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6021261
[5]张琳琳,杨金伟,马世超.工作投入: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91293
[6]何兰芝.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4):5072508
[7]王婷,高博.科研技术人员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倦怠、工作投入的结构方程分析[J].应用心理学,2009,15(2):1482154
[8]丁凤琴,付卫玲.中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归因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3):3152317
[9]陈玉焕.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6):57259
[10]周丽丽.小学组织气氛与教师工作投入及其关系研究[J].教学学术月刊,2009(4):19221
Pr imary School Teachers’Occupation Burnout andWork Engage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L iu X ianm in,Zhou Yangen,L iu
A ilou,et al.T aizhou College,N anjing N orm al U niversity,T aizhou225300,P.R.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pr imary school teachers occupation burnout,work engage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M ethodsU sing the"TeachersOccupation Burnout Inventory"working w ith U trecht investment scale to investigate 350 pr imary school teachers of Jiangsu province.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occupation 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 of the pr imary school teacher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ccupation burnout(F=2.84,2.76,5.63;P>0.05)and work engagement(F=4.82,4.27,4.49;P<0.01)among different age of pr imary school teachers;Pr imary school teachers occupation burnou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 ith job involvement.ConclusionPr imary school teachers exist serious occupation burnout,and work engagement can predict their occupation burnout;W e can work by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for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 burnout.
Occupation burnout;Work engagement;Pr imary school teachers;Relationship
① 中国.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泰州) 210000 E2mail:liuxianm in8151@163.com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1SJB190004)
20122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