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的转换与变迁历程

2012-11-09李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范式现代化体育

李斌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500)

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的转换与变迁历程

李斌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500)

运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和历史比较分析等方法,以现代化理论和体育史料为佐证,从社会学视角对我国体育现代化进程各个阶段发展范式和特征进行了概括,对体育现代化发展变迁轨迹与实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研究认为:“西学东渐”与“本土化”改良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的萌芽;辛亥革命之后建国之前,中国体育在移植与学习西方近代体育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之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建国后,中国在经历了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之后,开始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之路,而体育现代化的发展范式在一定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进程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已开始了对现代化的研究。对于现代化,人们有多种解释。《辞海》中表述为: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作为过程,其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也随之出现变化(其标志为政治民主、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社会流动和现代化人格)。作为目标,它一般指以当代发达社会为参照系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水平及消费水平[1]。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入,体育现象作为社会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拟对1840年以来中国体育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冲撞、变迁和成长历程,从社会学视角对中国体育历程与各个阶段的发展范式与特征进行梳理与探析,以期能对今天的体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思考与借鉴。

1 体育现代化概念界定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对于体育现代化有多种认识与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有各自的侧重,熊斗寅认为:“体育现代化是否可以说就是体育的科学化,也就是把现代最新的科技成就和理论知识在体育中广泛应用,从而使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几个方面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孔庆鹏等提出:“体育现代化是体育发展的理想目标与未来趋势,它是指体育制度、物质、人在某一特定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状态,是一种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所进行的高度理性、自觉奋斗的过程[3]。”吕树庭等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体育朝向一组复杂的、具有时空边界约束的、具有时代内涵的、与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相协调的相对目标集合的动态过程[4]。”韩会君等认为:“体育现代化是指向未来体育发展目标且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动态发展过程[5]。”厉丽玉等认为:“体育现代化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成功地把现代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方式、体育运动过程、体育科学理论、体育方法手段和体育场馆设施应用于人类身心健全发展和全面挖掘人类运动能力所能达到的一定水平,也可以理解为以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挖掘人类运动能力为目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管理方式、体育运动过程、体育科学理论、体育方法手段和体育场馆设施等方面逐步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动态过程[6]。”

上述关于体育现代化的解释,基本上都把体育现代化看作是一种水平状态和过程,即体育现代化是“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变化的过程”,是“传统到现代的转化”。经过比较研究,结合本文的命题,笔者认为以卢元镇教授对现代化的定义作为本文的体育现代化概念比较适合。卢元镇教授在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体育及其产业”一文中认为:“体育的现代化既是体育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状态,也是体育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未来趋向,更是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所进行的高度理性、自觉的奋斗进程,是一种能动加速体育发展的现实历史进程[7]。它具备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体育现代化是体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第二:体育现代化不是一个体育的自然发展发生过程,是人们自觉的奋斗过程;第三:体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实现了特定阶段的“体育现代化”。

2 “西学东渐”与“本土化”改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的萌芽

自1840年,中国人开始了在蒙昧中对现代化的认识和探索。一些有识之士以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悲壮慷慨的激情与沉思努力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这就产生了一个“西学东渐”的潮流,对中国参与现代化进程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西方体育正是在这一潮流中传入中国的。

清王朝在全球性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曾被迫进行了三次渐进的改良式变革,即洋务运动(1860—1894年)、戊戌变法(1895—1898年)和清末“新政”(1901—1911年)。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创办以军事学堂为主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学习,在物质器物层面提出了“以西学之用,补中学之体”,希望在不触动任何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化;1898年的“戊戌变法”,改良派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主张,采用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来改良社会,并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并重,体育是“强国、强种”的途径和手段等观点。清政府于1901年实施“新政”,旨在对文化、教育、军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实行“废科举、改学制”。这三次改良都是在传统制度和权力结构的范围内进行的现代化运动,但对促进西方近代体育及其思想进入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早期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对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宣传西方近代体育和组织体育表演,尤其是对田径、球类等体育项目在中国的开展和普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二,组织早期运动会,在体育竞赛中常起到某些倡导、示范等作用。第三,培养中国早期体育专业人才。把西方最新的体育理论、体育技术、运动会的组织方法和竞赛规则等直接向华人传播,从而为中国早期体育运动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第四,建设体育场馆设施。教会学校和青年会引进体育设施器械,推动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近代体育早期的传播与开展打下了基础。虽然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在体育文化方面的活动,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半殖民地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它客观上还是促进了中国近代体育的成长。

简单地讲,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经历了从器物层面的引进到制度层面的确定,再到思想层面的碰撞,最后到实现“本土化”发展的自身现代化起步过程。从具体的传入途径来看,一是聘请外国人来中国传授,如洋务运动中新式军队和学堂所采取的办法;二是派人出国学习;三是从国外书刊中学习;四是外国人自觉与不自觉地传播。所谓“自觉”即处于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来中国传授近代体育运动。所谓“不自觉”即外国传教士、商人、军人在留驻中国期间,开展了一些体育运动,这在客观上自然起到了传播近代体育的作用。从传入的时间先后顺序和内容来看,首先是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继而是田径、球类、游泳等各种近代运动项目及其竞赛。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以近代西方体育的传入为主要标志之一的中国近代体育得以兴起,中国开始大量吸取较为先进的西方体育来营养自己、武装自己,这是国际精神与物质财富的相互交流,对我国体育现代化的起步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由此开始了中国体育现代化的艰辛历程。

3 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的转换与变迁

辛亥革命之后建国之前,中国体育在移植与学习西方近代体育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之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1928年至1937年是中国体育发展较快的时期,之后,由于政治权力的性质不同,在同一时期出现了在本质上截然不同的三种体育发展范式。这三种政权为巩固统治、扩大声势均推行了一系列有力的体育措施,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都极为艰难。

建国后,中国在经历了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之后,开始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之路,而体育现代化的发展范式在一定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3.1 中国体育现代化早期的实践与探索(1911—1949)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五四”爱国运动标志了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政治上以反帝爱国为启蒙思想家们高擎“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积极倡导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新道德、新观念,为体育工作者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体育提供了有利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标志的思想启蒙狂潮的涌动;中国现代化经济成分的高速增长;现代化进程推动力量的兴起聚合与发生质变(主要表现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工人阶级、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等力量的发展壮大到了一个临界点,开始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影响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从1928年到1937年抗战开始前,以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为后盾,是中国近代体育发展较快的时期,体育逐渐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中央政府首次设立了专门管理体育的组织,诞生了中国第一部体育法《国民体育法(1929)》和其他许多体育方面的法令;体育运动竞赛在这个时期空前地发展了起来,不同的体育思想学说在中国得到了自由的讨论;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制度,如1929年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1932年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等;当然,国民党统治区体育的发展必然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民党政权的影响,但是,近代体育在中国已开始起步并出现了追求规范化的趋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一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发展中的体育呈现出三种类型:即沦陷区的殖民地体育、国统区的战时体育和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体育(表1)。战时状态下,国统区和沦陷区的近代体育一直发展迟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体育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及人民军队的体育,创造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中国体育现代化的建设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表1 三种不同范式下体育呈现的特点

在现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制度的层次推进到了观念文化的层次,尽管在这个时期社会动乱,但却是中国体育内涵和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的一个阶段,一方面,中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与西方以现代化为核心的文明体系的冲撞、交汇中,形成了一个多层面的初具现代化取向的体系,即学习科技改变制度与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建立近代工业。这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促进,开始了将现代化文明内化于中国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进程,近代中国体育的发展便是这一进程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全面改造传统中国的进程从思想探讨转入了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过程,出现了新型的革命政党和其他新式政治团体,并都在以不同的路径和模式推进中国体育的现代化发展进步而做出实际努力。

3.2 社会主义及计划取向下政府主导的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1949—1992)

中国革命的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及其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新纪元的开端。体育作为改善和提高民族健康水平的一种手段,作为国家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体育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及计划取向下政府主导的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为特征,构成了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主线。政府主导范式是指政府部门中设置专门的体育行政机构,政府对全国的体育事业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在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体育资源的配置上起主导作用的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解体前的苏联是实行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它具备两个特点:首先,有利于体育政策的推行和体育总目标的实现;其次,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2.1 中国体育现代化建设初创基业(1949—1959) 1949至1959年十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新形势下体育的性质和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前苏联体育思想及模式的学习与移植,不断充实和完善,初步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体育体系,并在这一时期初步创立了自己的基业,为体育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确立了新中国的体育方针。1952年6月,毛泽东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9年,周恩来总理向二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体育工作中,应当贯彻执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逐步提高我国的体育水平。”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方针。正式遵循这一思路,在学习苏联的体育经验的基础上,新中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育发展道路。

建立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体制。1949年10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成立,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组织。1952年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中央体委,1954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了体育管理的三大组织系统,其一是国家行政系统的体育管理部门;其二是参与体育管理的社会组织系统,如共青团、全国青联、全国学联以及其他群众社团性体育组织;其三是军队的体育管理系统。三大系统互相补充、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全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坚持人民大众是体育的主体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始终恪守的方针与政策。到1957年,全国农村已建立起30 000多个基层体育协会,拥有90多万会员,全国有67个县推行了“劳卫制”,十多万人达到标准,有两千多万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这一时期,职工体育也得到发展[8]。

竞技运动水平大幅度提高。相对于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的群众体育而言,建国初期的竞技体育在当时处于从属的地位,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其起步要晚于群众体育[9]。从严格意义上说,新中国竞技体育的时间起点是在1952年。自1952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派出代表团参加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始,新中国的竞技体育开始了其艰辛历程。1955年,结合前苏联经验与我国实际,在京、津、沪等地试办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两年以后,全国就有23个省、市、自治区在所属的9个市、20多个县办起了159所业余体校.在校学生达17 000多人,培养了一批体育专门人才。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10]。

学校体育走向全面建设的轨道。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学校体育工作高度重视。1952年,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54年,中央体委参照苏联模式,结合我国情况,制定了《准备与卫国体育制度》。1956年7月和11月,教育部分别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及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草案)》。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今后的教育方针,应该是培养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成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学校体育工作走向了全面建设的轨道。

此外,体育科学研究也顺势起步。1958年,中国第一个专门的体育科学研究机构,北京体育科学研究所(后改称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正式创立;1959年,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成立。此后,在上海、黑龙江、广东、成都等省、市分别成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体育科学研究,在许多实用学科,如运动创伤、运动科学训练以及运动技术等方面,都产生了一批成果,许多被应用到了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去。

3.2.2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乌托邦”幻想与体育现代化的曲折发展(1960—1977年) 由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准备不足,从1958年起,随着反右运动扩大化而滋生出来的“左”倾错误影响日增,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兴起为标志,对变革的探索渐渐步入歧途,中国现代化进程经历了乌托邦的梦幻。

体育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也出现过“冒进”的曲折。1958年《体育运动十年规划》中提出:“主要运动项目迅速赶上世界水平”,这一要求过高过急,违背了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尊重科学不足,运动量增加过快,以致造成运动员伤病严重,并影响到后备运动员的训练。

自60年代中期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体育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被破坏,大多数领导干部和优秀运动员被打倒,体育科研、宣传机构被撤销,体育场地被捣毁,不少体育协会自行消失,《劳卫制》被迫下马,有些县甚至撤销了体委,完全停止了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如此等等。

“文革”十年给我们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体育在这一时期走过了一段曲折而艰难的历程。体育的种种表现则是“左”的思想影响,使政治这根杠杆被“神化”“浮夸”了,这根杠杆完全抹杀了体育的本质属性,从而使中国体育现代化搁浅。

3.2.3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转折与体育现代化的全面发展(1978—199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范式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范式转变的开始,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从此步入了良性发展的正轨。

第一,群众体育蓬勃发展。1979年,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进一步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健康。1984年,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发展城乡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986年,国家体委在《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进一步提出要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把群众体育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据每个时期的重点,合理配置人、财、物,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措施有力,至1992年,我国已有7亿人次达到体育锻炼标准,其中90%是改革开放以后达标的。人均寿命也从解放初的35岁增长到69岁[11]。显示出我国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已得到极大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群众体育的普及和现代化化进程。

第二,完善学校体育管理规章制度,推进学校体育课程建设。1979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会议,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1982年,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9年,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这两个新的《条例》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法规与依据,使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方案)》和《体育教材(试用本)》,1987年,颁发了新修订的12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大纲涉及了有关终身体育的新概念和体育娱乐的方法,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等,对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竞技体育“适度超前”。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根据我国重返国际体坛的实际需要,1980年,《国家体委关于加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颁布,国家体委按照“以奥运会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对竞技体育工作的重点做了部署,从这一阶段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策略来看,具备3个特点:第一,竞技体育工作的重点是奥运战略;第二,竞技体育工作的核心是迅速提高竞赛成绩,以部分运动项目作为奥运会为主要冲击目标;第三,从训练体制来看,国家试图建立一个高效、健全,从低到高,各个方面协调配合的竞技体育发展体系。这一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1981年在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囊括了全部7项冠军。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排球赛实现了“五连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金牌名列第四。这些成绩的取得,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加快了竞技体育的现代化。

第四,科技现代化兴起,体育科研与运动训练结合。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一个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热潮在全国迅猛兴起。国家体委认真贯彻执行邓小平提出的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体育科研与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了科研一定要同训练结合,为训练、竞赛服务,随着科技成果在竞技体育上的大量运用,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越来越快。

邓小平对中国四个现代化概括:“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12]。”现代化,说到底,就是在自觉的政策指导下,争取与飞速发展的世界保持同步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借助改革开放的巨大推动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中国的体育现代化历程主要以改革的形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体育事业也逐渐从混乱中走出,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及计划取向下政府主导的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呈现出全新的格局。

3.3 社会主义及市场取向下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1992至今)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十四大正式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转型与阶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经济现代化决定了体育现代化的性质。这里的“决定”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并带动了上层建筑的发展。在这一前提下,中国的体育体制也必然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在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维护自己的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基础完善、巩固和发展;不适合自己经济基础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这种情况下,体育具有多种发展道路,然而,无论怎样发展,如果不能经过经济基础的检验,还要寻找其他发展的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都要求社会主义体育要增强自力更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由此中国体育现代化展开了一系列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社会化改革。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实现了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的转型,即以社会主义及市场取向下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政府和社会合作范式是政府部门一般设有体育机构,但管理体育的工作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完成。这种范式的特点是,既有助于政府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又有助于社会充分发挥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实现体育目标。

1993年,国家体委制定了体育界新时期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确立了九十年代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转变,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体育与社会办体育相结合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力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新体制。在此背景下,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猛,主要表现在:

第一,竞技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全球竞技体育交流日益密切,1995年以来,实施奥运争光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竞技体育世界地位得到确立,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当代中国体育的辉煌成就,并发出了“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此外,高科技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面不断扩大,尖端技术在运动中的应用屡见不鲜,现代化的高科技运动装备、器材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能够产生直接影响,促进了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第二,学校体育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效果。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提出了体育教学还包括卫生与保健的基本内容,提出学校体育对学生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培养文明行为等的教育,反映了学校体育为21世纪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要求。2002年,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一时期,确立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提出位置。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的“现代人”。目前,初步形成“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学校体育,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形成制度,健康教育受到重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有很大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卫生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重大的改革与发展项目要进行科学试验,充分发挥科研的先行作用。

第三,群众体育发展迅猛。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每周5天工作制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体育与健康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和需要,群众体育得到很大发展。这一时期社会体育的特点是:一方面,人民群众健康意识极大提高,参加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和生活方式,体育消费逐渐成为家庭和个人消费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大众体育消费需求刺激下,社会体育的资金来源和投资渠道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变,形成了国家投资和社会力量共同办体育的新格局。

第四,体育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民健身条例》、《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体育政策法规颁布实施,为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第五,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亮点。这一时期体育产业的特点是: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快职能转变、建立与完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规范体育市场、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市场本身也在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的积极推动下,通过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体育健身休闲、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用品等市场的发展,初步构建了面向大众、以服务消费为主的体育市场体系。居民体育消费迅速增长,从业人员不断增加,2008年全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317万,实现增加值1 555亿元,占当年GDP的0.52%[13]。

从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中国体育得到了快速、稳妥、持续的发展,进入了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育发展的新阶段。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以社会主义及市场取向下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体育现代化发展范式已经形成并将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体育既要弘扬中国特色,又要融入世界体系,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

4 中国体育现代化发展展望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2000—2050年)宏观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国体育事业的奋斗目标是人人能够享有体育权利,全民广泛参与体育健身,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建立比较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体系,全面推进体育进步,逐步实现体育现代化。具体而言,我国体育现代化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是:

第一,群众体育呈现多样化格局,终身化、生活化、休闲化程度日益提高。

随着国民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和改善,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体育作为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文化现象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体育生活化、休闲化、终身化成为未来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未来国民的体质和生活方式得到显著改善,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成效显著,全民健身体系初步形成。围绕建设群众身边体育场地、健全群众身边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体育活动的“三边”工程逐步实现,新时期群众体育的大发展也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胡锦涛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对全国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要使我们国家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而体育强国不仅仅是运动竞技的强国,还应该是民众体质健康的强国,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体育工作者更应该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竞技体育在依靠科技中发展、在商业开发中发展、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发展。

随着知识、信息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竞技体育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手段和方法进行武装,使运动训练科学化、体育信息传输科学化、设备、仪器和环境科学化,竞技运动水平继续保持亚洲领先和世界前列的地位。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竞赛体制等方面将进一步得到深化改革,体育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发展,体育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多元功能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与体现。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体育的规模日益扩大,由单纯的运动竞赛层面向政治、经济层面推进,这将较好地展示我国国力与社会制度优越性。

第三,学校体育贯彻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国学校体育将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进一步转变观念,改革新课程、教材、内容和方法,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体育卫生设施物质条件将会更加完善和提高;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良好基础;学校体育卫生还会向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延伸;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为培养新时期的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5 结语

通过对中国体育现代化过程的考察,可以得到这样几个共识:其一,对自我的部分否定,“西学东渐”,接受了代表世界体育发展潮流的西方体育,并进行了“本土化”改良是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的萌芽。其二,中国体育在移植与学习西方近代体育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之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其三,建国后,开始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之路,最初是以社会主义及计划取向下政府主导的现代化范式为代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及市场取向下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现代化发展新范式,从而使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同步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体育体制、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其四,中国体育已初步形成与建立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但发展还很不平衡,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和深化。

当前恰逢中国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体育正处于关键的全面发展时期。希望新世纪的中国体育在全球性的现代化浪潮中把握时代命脉,建立起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世界体育发展潮流的体育现代化格局。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熊斗寅.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0(1):9.

[3]孔庆鹏,朱永新,王家宏,等.苏州市体育现代化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22.

[4]吕树庭,张 宏,王玉听.体育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兼论广东省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 (2):2.

[5]韩会君,肖焕禹.实现体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32.

[6]厉丽玉,林 可,胡烈钢.浙江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3(5):17.

[7]卢元镇.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体育及其产业[C].社会体育国际论坛,2002.

[8]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65.

[9]唐宏贵,郭惠平,黄 靖,等.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群众体育达成目标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26(6):40.

[10]王保成,周志雄,王 川,等.北京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05(7):11-17.

[11]罗时铭.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M].武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12]陈昆满.历史的选择—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13]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sport.org.cn,2011-04-01.

Transition and Changing Tracks of the Development Paradigm of Sports Modernization in China

LI Bin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510500,Guangdong,China)

This assay uses various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logical reasoning,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and so on.Basing on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sports historical materials,it summarizes the paradigm and characters of every developing phase of sports modernization in China,and combs and sums up the changing tracks and pract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modernization from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It concludes that the oriental spreading of western culture and improving of localization are the dawn of the process of sports modernization in China;Between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the founding of China,China explored and practiced the ways of sports modernization at the base of transplanting and learning the western sports at the modern times;After the founding,China began to experience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development paradigm of sports modernization captured different features at different period.Finally,it outlooks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sports moderniz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sports modern;development paradigm;process

G80-05

A

1004-0560(2012)01-0005-06

2011-06-10;

2011-09-2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子课题,编号07CTY008。

李 斌(198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责任编辑:刘红霞

◂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范式现代化体育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我们的“体育梦”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