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我国体育事业的转型发展

2012-11-09李圣鑫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竞技

李圣鑫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我国体育事业的转型发展

李圣鑫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体育事业的转型决定着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来分析影响中国体育事业转型发展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北京奥运会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国家的系统化政策支持和政府投入的规范化,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主要是体育投入的不均衡、群众体育发展的严重落后、体育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受到局限。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动体育功能的转型、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体育管理方式的转型。为此,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从政治体育向生活体育转变;转变体育供给结构,从竞技体育的供给向群众体育的供给转变;转变投入方式,从数量投入向质量投入转变;转变价值导向,从效率导向向公平导向转型。

体育事业;转型;发展方式

1 经济社会转型中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机遇

1.1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为体育发展提供了动力

自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改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大进大出”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是“高投资下的低消费增长;高增长下的低就业增长;高工业化的低城市化进程;高碳耗下的低减排增长。”我国消费一直存在两个反差:一是与投资需求持续扩张、投资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相比,消费率持续下降,2000年至今已下降13.7个百分点;二是与政府消费率相比,居民消费率下降尤为明显,从1978年的48.8%下降到2008年的35.3%,跌至历史最低点[1]。国内消费的持续下降和欧美主要出口市场的大幅萎缩,客观上使“大进大出”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需要尽快从投资出口拉动转向内需拉动。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GDP整体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尤其在近五年内,中国GDP以每年平均10.6%的速度增长,已步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8年GDP增长率为9%,“九五”计划完成后我国GDP已超过1万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已踏上世界经济大国之列,但我国还不是世界经济强国。因为按人均GDP计算,我国人均还不到1 000美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856美元。2008年底我国人均GDP已达到3 266.8美元,已经超过2 000美元。2009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图1)。

体育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是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正是对体育在经济社会中重要作用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国外大量的经济学研究证明:当人均GDP从800美元跃到2000美元时,将出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期,这一时期也是大众体育获得快速增长的时期。人均收入的变化将引起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顺应人们需求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图1 中国城镇农村居民收入支出情况(元)

1.2 国家的系统化政策支持为体育的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

百年奥运是中国人的梦想,在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成功后,党和政府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举办的历史契机,在完成参赛与备战双重任务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持,实现了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的体育工作做了总体部署,成为指引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及时进行了总结,吹响了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号角。2009年1月,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

2009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专门性行政法规,也是继《体育法》颁布后,位阶最高的体育专门法规,第四条规定“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这是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全民健身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0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群众体育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生活质量和竞技体育水平,促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国第一次出台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

2011年3月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并把体育作为生活服务性产业的重要组成予以强调。这一系列政策与法规的出台,不仅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更加科学有效。

1.3 政府投入的规范制度化,为体育的高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国十分重视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对体育事业的投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上升,1978—2008年各级财政对全国体育系统共投入资金1 842.4亿元(图2),其中中央投入为295.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为1 547.2亿元。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77年,国家对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为22.8亿元。将两个历史时期作比较,政府对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扩大了81倍。1978年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为2.5亿元,2008年增加到383.9亿元,扩大了137倍。

图2 1997—2007年体育事业总经费变化图(万元)

进入21世纪,随着北京奥运会主办权的获得,我国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明显加快,特别是地方对体育的投入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图3)。2009年新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当前正在制定适合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体育投入政策体系,随着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逐步推展,体育事业的投入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群众体育方面,体育设施遍布城乡,我国各类体育场地目前已超过100万个,是建国初期的240倍以上。根据2005年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数据,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75,比2000年提高了0.75%(以2000年为100计算,数值越大表明体质水平越高)。2007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8.2%。这是我国体育投入效果的重要体现,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体育投入对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

图3 1995—2008年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投入图(万元)

2 当前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2008年11月1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7/08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在2006年就接近“高人类发展国家”的标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 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 175元,实际增长9.8%。我国已开始由生存型阶段步入发展型阶段。虽然中国从人均GDP的数值分析已经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体育作为一种基本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现,这成为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2.1 体育投入的不均衡

体育投入受经济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体育投入的不均衡导致体育发展的城乡不平衡、区域不平衡以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原始积累较少,体育发展所需资金长期不足,影响了体育消费的规模和水平,制约了体育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致使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由于对体育资源认识不足和开发手段不利,西部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水平明显较低,可向市场提供的体育产品种类有限,缺乏具有规模效应的名优产品和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作为体育消费重要主体的政府的体育消费,其消费水平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上(表1)。在当下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弱势群体收入增长缓慢。他们有很强烈的消费欲望,很高的边际消费弹性,但他们的消费水平低。除了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外,耐用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距离他们非常遥远[2]。

表1 体育事业财政投入占GDP及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一览表(亿元)

体育投入的不均衡还体现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投入的悬殊问题。由于竞技体育承载有政治功能,竞技体育的投入是优先得到保障的,群众体育的投入更多地是来自地方各级政府。“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各级财政对于群众体育事业投入过少,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的体育基本服务与群众需求不相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有限的社会体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3]目前我国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主要依靠中央的财政拨款和体育彩票收入的二次分配。目前中央有限的体育投入需要确保竞技体育基本目标的实现,对地方而言,逐级下发的体育事业经费同样需要服务于竞技体育目标,从而出现事实上的经费分配的不公平现象。

我国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是用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包括资助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弥补大型体育运动比赛经费,修整和增建体育设施,体育扶贫工程专项支出等(贫困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支出),其比例分别为60%和40%。这个比例分配相对而言,也难以满足群众体育发展的需求。

2.2 群众体育发展的严重落后

2008年,我国体育系统内的体育事业资金共支出3 327 020.6万元,其中,群众体育支出691 053万元,群众体育占体育事业经费支出的比例仅为20.77%。虽然到2008年底中国体育场地数量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7.9个,但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万人拥有200个的数量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根据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09年)的数据,我国体育俱乐部共有17 340个,包括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 242个、社区健康俱乐部7 376、其他俱乐部体育社团7 722个,拥有教练员43 680人,有会员6 400 486人,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表2)。2008年全国人口有13.28亿人,每76 587人才能参加一个俱乐部,每58 434人才拥有一个体育社团。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 242个,而全国青少年人数有3亿多,每133 809名青少年才能参加一个青少年俱乐部;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1 042 529名,一名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指导1 274人,而日本2007年共有235 054名(包括体育辅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约553人就享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表2 主要国家俱乐部情况表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人口总数比例的28.2%,但2007年全国“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扣除学生数据)仅为8.3%。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62%选择健身走、跑步为主要锻炼项目,67.7%未接受体育指导,52%的人自学运动技能[4]。这说明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水平,花钱买健康的理念还未成为多数群众的共识,体育消费意识欠缺。

图4 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经常锻炼人数比例(%)

2.3 体育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从体育产业的构成来看,体育产业是由本体产业、相关产业和其他产业所组成的产业链。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不合理体现在:

第一,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大。美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为2 100亿美元,是汽车制造业总收入的两倍,占GDP的2%;澳大利亚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也超过了1%;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的体育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十大支柱产业;然而,我国体育产业对GDP的贡献却不足0.5%。

第二,核心产业不突出。在西方发达国家,相关产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售业)的产值并不统计在体育产业中。成熟的体育产业中,体育竞赛业和健身业应该占据核心和主导地位。我国以1994年足球职业化为节点的职业竞赛已有15年历史,但并没有带来竞赛表演业的繁荣。2010年全国体育产业工作会议通报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各领域增加值的构成为: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占70.98%,体育用品、服装鞋帽销售占8.82%,体育组织管理活动占7.06%,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占4.65%,体育场馆建筑占3.53%,体育彩票占2.34%,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占1.82%,体育培训活动占0.63%,体育中介活动占0.24%[5]。

第三,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严重。包括区域的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例,2002—2007年其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6位的省(市)主要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上海,该6个地区所属的7大类体育制造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市场份额之和均在90%以上[6]。

2.4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受到局限

虽然在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冷静地思考,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体现在:

第一,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严重。竞技体育水平不高导致体育消费市场的萎缩。以2004开始的中超联赛为例,从西门子的810万欧元的冠名赞助开始,受联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其冠名赞助费逐年下滑,2005年甚至“裸奔”上场,2007—2008年金威啤酒宣布以3 200万元人民币冠名中超,2008年下降到2 100万元。项目成绩和观赏性水平的下降,致使足球的产业价值未能有效实现。作为奥运会大项的田径项目也是我国的弱项,虽然我国有田径运动员62 689人,占总数的20.34%,但整体实力较弱。

第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缺乏。在2002—2007年,全国体育事业经费在基本建设上支出182.8亿元,在体育竞赛费上共支出70.2亿元,在优秀运动队经费上共支出191.4亿元,在业余训练费上共支出62.7亿元,在体育场馆补助费上共支出112.3亿元,在教育事业费上共支出84.9亿元,其他共支出422.6亿元。作为我国三级训练网的最底层的业余训练的投入是相对比较低的,这也加剧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紧张。

2008年,我国有运动员308 089人,一线运动员19 679人(占6%),二线运动员64 197人(21%),三线运动员224 213人(73%),一二三线运动员的比例是1∶3∶11。以足球为例,我国现有的一二三线足球运动员仅有14 896人,一二三线运动员的比例为1∶5∶17。足球人口(在本国足协备案的以足球为职业或半职业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极小。西班牙全国人口近5 000万,足球人口为350万;德国全国人口8 000万左右,足球人口为650万。日本的足球人口也达到了110万。根据中国足协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足球人口仅为25 823人[7]。

第三,运动员文化素质较低,就业安置问题严重。我国运动员平均每年的淘汰率大约为15%,如果遇到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年,淘汰率甚至会达到或超过40%。每年平均约有2 700名运动员面临退役[8]。2008年,在队状态优秀运动员人数有22 798,在队中的19 774人(试训2 374,在训17 400),处于待分配状态的有3 024人(过渡1 658人,其他1 366人),占总人数的13.26%。我国运动员接受训练都是从少年体校开始的,90%的运动员少儿阶段开始投入专业训练,每周进行30~40小时训练,随年龄增大、运动成绩要求提高,学习时间越来越少,加上运动队实行封闭式管理,造成与文化素质相关的各种能力低下[9]。即使是优秀运动员,文化程度也偏低,大专以上仅占24%,中专以下占76%(表3)。

表3 优秀运动员文化程度

3 经济转型期我国体育事业的转型发展及其重点

3.1 体育事业转型发展的内涵

体育事业的转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个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体育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需要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型:

第一,体育的功能转型。体育是现代人权和公民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体育的功能转型,就必须以人为本,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体育要走出纯粹的“政治角力”,实现从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向群众体育的转变,回归社会,回到人的素质和能力发展上。

第二,体育的发展方式转型。体育的发展方式是服务于体育的本质目标的。体育的发展方式选择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适应人的需要的改变,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旨归。中国的体育发展是一个内生的发展模式,是系统内循环的部门体育发展模式。体育的发展和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发展的融和度不够。因此,体育要走出单纯的供给导向局面,以需求导向为目标,运用公共财政手段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体育需求的实现。

第三,体育管理方式的转型。体育是整个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以实现人们的基本体育需求为使命,体育行政是实现体育基本目标的重要手段,但体育也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以更好地实现体育目标作为管理方式选择的依据,即从管理型体育向服务型体育转变,从微观体育向宏观体育转变,为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3.2 以需求为导向,从政治体育向生活体育转变

我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体育事业肩负着“强国强种”的政治使命,对体育的投入与产出都以实现国家的政治使命和目标为第一原则的。虽在1952年也提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但由于中国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所限,采取的是偏向于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总量上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显著提高,在结构上出现体育需求的多样化、分层化,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观赏性体育需求,而是要自主地参与体育活动,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体育供给能力难以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有效供给能力严重滞后。

从参与型需求来看,过去对体育被动的、单一性的需求已被主动的多元化需求所代替,人们不再满足类似工间操、广播操这样简单的体育供给,转而追求符合自身条件和消费水平的健身、娱乐、休闲、探险类的体育需求,各类新型运动休闲娱乐项目方兴未艾。从观赏性需求看,人们从依靠在电视上收看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和亚运会,观看的对象以本国运动员为主,而现在不仅观看奥运会、亚运会和各单项的世界锦标赛,而且观看NBA、欧洲五大联赛、大师杯网球赛、世界拳王争霸赛以及国内的四大职业联赛等。

我国可能是全世界举办各类比赛最多的国家,综合性的赛事如全运会、城运会、省运会、市运会,还有各类职业联赛,如足球联赛、篮球联赛、排球联赛,但却没有哪一项体育赛事能够与娱乐大众相结合、发挥社会效应。目前,中国的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十分落后,现行的供给方式和供给品难以有效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加快推动中国体育从‘争光体育’向‘生活方式体育’转变,由“政绩体育”转向民生体育,满足人们的发展的体育需求已经成为转型的重要内容。

3.3 转变体育供给结构,从竞技体育的供给向群众体育的供给转变

群众体育体现着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的程度,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为数众多的爱好者和支持者、设备、人才资源等,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我国,体育人口由两部分人组成的:一部分称为“当然体育人口”,包括武装力量人员、在校学生和从事体育工作专业人员;另一部分称为“或然体育人口”,就是指7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目前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4亿,占总人口的28.2%,扣除当然体育人口,仅为8.3%,这反映出我国群众体育的参与水平。

在对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调查中,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仍是经费匮乏、场地拥挤和器材缺少,分别占27.0%、21.9%和17.6%。调查发现,对今后群体工作要求和愿望依次为:要求建立配套的体育场所,占26.8%;加大对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占16.9%;希望能有专人指导体育锻炼,占16.3%;希望建立健全群体法规政策,占15.2%;希望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占13.8%。对体育场所和场馆的需求将成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首先需要解决的物质性问题,占到总数的40.6%。这说明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在长期坚持锻炼的人群中,选择场馆健身的人只有28%,大多数人(72%)健身的场地是在马路边、广场、公园或公共健身场所。这与居民离体育场馆的距离和消费水平都有很大关系。

奥林匹克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以体育育人,全面发展人的素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自建国初开始实施的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大提升了竞技体育的实力。当前,需要转变供给结构,从注重竞技体育向群众体育转变。竞技体育应该从依靠国家投资转向依靠市场和社会投资,国家则应该加大群众体育的供给,加大对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和软环境的建设,使体育回归普通大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4 转变投入方式,从数量投入向质量投入转变

在体育事业的投入上,如何保证投入的产出效益,涉及到体育能否科学发展的问题。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的投入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1978—2008年各级财政对全国体育系统共投入资金1 842.4亿元,其中中央投入为295.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为1 547.2亿元。自1995年以来,体育事业的投入更是达到18.71%的平均增长速度。从投入主体来看,政府投资仍是主体,社会投资自1993年才开始投入,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与财政拨款经费相比,长幅较小、比重较低。体育基本建设经费仍然以国家为主,地方投入较少。

从投入的结果来看,质量不高。以我国竞技体育为例,体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对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投入较多,而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投入较少。突出表现在各省(市)、地区在运动项目的布局上,都根据全运会的项目设置来发展本地区的运动项目,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些项目是优势,哪些项目处于劣势,不计算投入资金的产出效率,盲目追求大而全,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在运动训练场地的建设上存在训练基地重复建设、功能单一的问题。此外,在各线运动员投入分配上,一线运动员资金投入较充足,对后备运动员投入严重不足。运动人才梯队配置不合理,后备力量严重匮乏,将影响中国竞技运动水平的稳定发展。

在群众体育的投入上,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是其重点。根据体育事业统计年鉴(2009年)数据,2008年,我国新建体育场地1 106个,其中城镇448个,农村658个(学校648个,村庄10个)。改(扩)建体育场地数74个。我国在加大建设的同时,也存在体育场地的减少。减少的原因有被占(8个),改变用途5个,拆毁32个,废弃3个,其他1个,合计49个,这些场地规模达2 901 249m2,建筑面积为178 562 m2,场地面积为1 380 815m2,原始投资金额为20.8428亿元。我国体育场地一方面出现人均场地面积不足和设施缺乏的局面,一方面又存在减少和被占的局面,这反映出在体育投入上只重视数量,没有重视质量,只重视基本建设,轻规划管理的粗放型增长道路。必须改变这种增长方式,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3.5 转变价值导向,从效率导向向公平导向转型

我国传统的体育投入偏向竞技体育和城市体育,是有着明显的效率导向的。公共体育需求的全面增长与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短缺以及公共体育服务的不到位,已经成为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理念的创新,从经济增长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型,加快实现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变。同时,要有效地解决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把关注的重点从效率转移到效率与公平并重上。当前应该积极探讨基本体育服务的均等化。

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是扩大消费的社会基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公共服务制度不健全,会对其他消费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削弱了居民预期的稳定性,导致预防性储蓄增加,即期消费倾向降低,在宏观上则表现为消费率下降。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也是投资于人,建设创新大国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人的素质,实现机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保障也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公平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平等发展的重要制度手段。

[1]迟福林.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4.

[2]刘玉照,张敦福,李友梅.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

[3]刘 鹏.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EB/OL].http://www.sport.gov.cn,2009-01-20.

[4]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EB/OL].http://www.sport.gov.cn,2008-12-17.

[5]国家体育总局.2006—2008全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公报[EB/ OL].http://www.sport.gov.cn,2010-04-29.

[6]陈 颇,赵 恒.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定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56-61.

[7]张 玮:何日实现足球强国梦:南非世界杯对中国足球的启示(下)[N].解放日报,2010-07-15(07).

[8]李大新,赵溢洋.论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1(6):9-11.

[9]汤 跃,孙焕江,何铁刚.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3):23-24.

On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Sport Development Based on Economic Transition

LI Shengxin
(College of Management,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The transition of sport development affects China’s aim to fulfi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port.The author uses method of documentation,histor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asons that hinder China’s transitional development in sport.The result shows that after the successfully host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China begins to transit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promulgates systematic policies and increases the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 sports development.These are th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china’s sport.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hindered its development,including the unbalanced investment,backward development in sport for all,unreasonable structure in sport industry and the limited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To solve these problems,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ports function,the way of sports development and sports management system.It need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change sports supply structure from the supply of elite sports to sport for all.It also demands the government change its input model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and turn efficiency-oriented development to equity-oriented development.

sports cause;transition;development pattern

G80-05

A

1004-0560(2012)01-0015-05

2011-09-13;

2011-11-27

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的政策研究》(1579SS10133)。

李圣鑫(1979-),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政策。

责任编辑:刘红霞

◂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