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主述位分析

2012-11-08程爱群

关键词:议论性主位范畴

程爱群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主述位分析

程爱群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原型范畴理论中对原型成员、非原型成员和边缘性成员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对语句信息的主述位划分中的标准。在语篇分析的情况下,原型范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人们理解语篇的构成,了解行文的技巧,以提高语篇的欣赏和写作能力。

原型范畴理论;主述位;语篇

0 引言

主位( theme)和述位(rheme)的概念最初是在1939年由捷克语言学家马泰休斯(V. Mathesius)提出的。以韩礼德(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更全面的看法。他从另外的角度对主位进行了划分,分成了标记性主位和无标记性主位。凡成为标记性的是特殊的,非标记性的则是一般的,后者相当于计算科学的“默认”(default) (Halliday, 1994:38)。Halliday认为:“在陈述句中,当主语充当主位时,这个主位无标记,其他成分(如补语、状语)充当主位时有标记”(Halliday, 1994:44) 。

国内的研究者在主位的划分上基本按照 Halliday 的标准来进行。对于这一结构,国内的研究者进行了不同范畴的研究,刘景霞分析了主位在话题连贯和中所起的作用(刘景霞,2006),以及主位结构的层次性和在语篇生成中的作用(刘景霞,2008:406)。还有很多研究者研究了主位结构分析在多种文本类型中的运用。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探讨主述位的划分带来的意义,以及对语篇分析的启示。

1 原型范畴理论概述及其运用

原型范畴理论也称原型了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根据这一理论,语言是人类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表征。

“原型” 指范畴内的典型代表,也称之为典型成员、中心成员或原型成员。从功能语言学家的角度上说就是那些具有无标记性、已经熟知的信息。人们识别范畴的各成员时,对于典型成员所付出的认知努力最少,因为这类成员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的缺失信息最少。范畴的原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显著性,概念的建立是以原型为中心,对范畴的确定是一个围绕原型建构的模糊的识别过程。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范畴的原型成员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也是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李艳平,2011)。继Langacker之后,Lakkoff,发展了维氏的家族相似性理论,提出了理想化的认知模型,ICM(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 ,强调范畴化过程中的主观认知能力和想象力(王寅,2007)。

原型范畴理论广泛应用于语言研究之中,大部分都是关于词汇语义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有对英汉模糊语言的差异研究(黄琦,2010),对“from”的空间隐喻研究(岳好平,2009)。另刘晓璇(2010)和戴禄华(2010)对词汇教学的研究,龚晓斌(2010)对汉英成语的研究。

可以看到,目前利用原型范畴理论研究词汇的居多,对语篇的研究还不多见。

2 英语语句的范畴和英语语篇的范畴

2.1 英语语句的范畴

传统语法分析中,英语语法主要包括时、体、人称和数等范畴。这是在纯传统语法结构的框架下理解一个句子。从20世纪30年代的布拉格学派到60年代以来的以Halliday为首的系统功能学派一直以语篇的信息分布作为研究的焦点,并将主位结构与信息分布结合起来研究。

在Halliday 的表述中,涉及到了标记性主位和无标记性主位之分。那些违背人们的信息分布规律的主位形式,我们通常称之为标记性主位。而把句子按通常顺序排列,句子的主位和主语一般情况下重叠的主位叫做无标记性主位。英语中,大量的是含无标记性主位的句子,含有标记主位的句子打破了句子一般的排列方式,具有自身明显的语义特征。陈述句中的无标记主位,即主位与主语是叠和的。当小句中充当主位的成分不是主语时,该主位是有标记性主位。标记性主位用英文表示为Marked Theme,以下简称MT;无标记性主位为Unmarked Theme,以下简称UT。例:All the work (MT), // we’ll do for you. 就是有标记性的主位。疑问句中的起动词(Operator)如do, have, should, can等和主语一同构成主位,也就是说,一般疑问句中的主语是主位的一部分,这样的主位属于无标记性主位,如 Do you (UT) // like the book you read? 有标记主位比较罕见,例如:You (MT) // have been to Japan? 祈使句中的主语常常是被省略的,因此它的无标记主位是一句子的谓语来充当, 如Let’s (UT) // go for a walk, shall we? 但有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明白,或为了表达特定的含义,就使用有标记性的主位,例如:Mary (MT) // come here; the rest of you stay where you are. 感叹句主位和述位的划分和特殊疑问句相似,感叹句和其修饰成分一同构成无标记主位,主语是述位的一部分。如What a fool (UT)// that girl is!但有的感叹句并不是由how或what引导的,笔者认为应该把它们列入到标记性主位中.如:Wasn’t (MT)// it a great match! (= It was a great match!)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无标记性主位就是我们在原型范畴理论中提到的这一主位类型中的典型范畴,也称为这一范畴内的中心成员或典型成员,是人们理解一个句子的首要出发点,也是信息的出发点,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旧信息。人们在理解这类主位时,由于是典型的主位类型,也就是主位类型的中的典型成员,读者接受和理解时无需付出太多的认知努力就能立即抓住句子的主题或要义。

为了论证这一观点,笔者收集了100篇议论文,大多选自Taking Sides( John T. Rourke,1998),《名人演说一百篇》 ( 石幼珊,1987),其他则选自1999至2002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阅读短文。所有的短文都在输入电脑后进行人工的主述位划分,且所有语篇都是出自英美作者之手。以此找到这种类型文体中典型范畴类型的无标记性主位的分布特点并由此找到这类特点的可能性原因。

通过对这100篇议论性文章的分析我们发现,其中充当无标记性主位的为名词性词组(nominal groups)。具体情况如下表:

主位类型百分比marked/unmarkedthemeNominalgroups55.55%UnmarkedAdverbial7.9%MarkedPrepphrase15%MarkedTextual13%MarkedClause9.05%Marked

从表中可以看到,名词性词组充当的无标记性主位所占比高达55.55%,是主位类型中的典型成员。这一特点反映了议论性语篇的写作特点。议论性语篇意在发挥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的意见,最终说服读者,证明作者的观点的合理性,这就需要人们在认知上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作者的意图,了解作者的主张或论点,因此其中的主位会在较大程度上采用 Nominal group类型的主位,这样有利于将作者意欲阐明的主题或要旨提到最显著的位置上来。(文章中各例都用//将主位和述位分开,述位均为斜体。)

例1 Knowledge of world geography, for example, // has never been strong in this country. (Taking Sides, 1989)

在这一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提出的话题或是主题就是Knowledge of world geography,作者把这一主题置于句首,从认知的角度来说,先入为主的观念在读者心中有了深刻的印象,读者想要关心的是这一主题,作者想要在以下的部分告知什么样的新信息?而议论文的要旨就是开门见山地陈述作者的观点再辅以严谨的论证。这才使得这类主位成为议论文中主要的主位类型,也就成了原型范畴理论中的典型成员。

但是,在文章中,并非所有的句式都会采用统一模式,也就是说,从人们的认知角度出发,典型性的成员具有显著效应,但同时如果采用同一结构,势必会使语言显得单调、枯燥,达不到使读者印象深刻的目的,同时也违反了语言的多变性特点。因此,在大量使用无标记性主位这种典型成员的情况下,作者还会使用其他不同的非典型成员,但其比例远远小于典型成员,但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非典型成员型的主位类型。在议论文中,使用较多的还有副词性结构、介词短语结构、语篇结构和从句结构型等标记性主位结构。

例2 According to Turner,// global communications have made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so interdependent that there is no longer any such thing as foreign.

例2中“According to Turner”, 属于主位类型中的非典型成员,但还不是所占比率最少的主位类型,在这里,作者借用according to 这一介词短语,将句子后半部分中观点的提出者置于句首,使读者在心中对观点的提出者有了鲜明的印象。Langacker(1991) 早在1991年就提出了认知参照点模型(Reference-Point Model),又叫the Principle of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下文简称CRP):认知参照点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普遍存在于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经验之中。Langacker(1991)指出:世界可被想象成有无数各种不同特征的事物,这些事物对于特定的观察者来说,其突显度有很大差异。

在议论文中,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逐渐由非典型成员向边缘成员过渡的标记性主位类型还有,textual,clause 和adverbial groups。

例3 Secondly, pruning // may be done to make the tree healthier.

例3 属于前面所说的textual theme。 这类主位类型在议论文中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因为议论文强调论述时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这类主位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正是这几种主位类型的交替使用,使得原本以语言严谨、句式变化较小的议论性文章显现出了语言的细微变化,增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可读性。

2.2 英语语篇的范畴

主位推进概念最早由F. Danes提出( 1974)。在完整的语篇中,句子前后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或变化就叫推进(Danes 1974) 。主位推进的模式有不同的划分方法。F. Danes提出3种主位推进模式, 国内著名语言学家徐盛桓(1985)提出4种,黄衍(1985)提出7种,黄国文(1988)提出6种。在笔者所进行的基于语料库的议论性语篇的研究中发现,有4种主位推进模式被广泛使用即 TP with same theme(40.7%,共使用了700次),TP with same rheme(27.1%),Simple linear(25.75%)和 TP with continuous theme(10.6%)。

那么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视角下,我们该如何看待主位推进模式的这一分布情况呢?

众所周知,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主要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或阐明道理,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或指出其谬误。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但都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鲜明。从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来看,要求准确鲜明地阐述作者的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这就决定了在行文时必须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进行逻辑严谨的判断、推理或驳斥。那么将要阐述的要点直接置于句首,或是文章的第一段就会使观点明确,形成开门见山的行文方式。

例4 (1) Secondly, Americans// lag behind their European and Asian counterparts in knowing a second language. (2)Less than 5 percent of Burson Marchall’s U.S. employees know two languages. (3)Ogilvy and Mather has about the same percentage.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Why is America lagging behind in the global PR race? 这一句分析的是第二原因。很明显,此例中的 T1是 Secondly , Americans,T2为Less than 5 percent of Burson Marchall’s U.S. employees,T3 则是 Ogilvy and Mather 也就是Americans中的一部分。尽管这3个小句的主位并不完全一样,但主位之间有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这类情形也属于主位同一型。当然,在很多的语篇中主位同一型所呈现的是主位完全一致的。如:

例5 (1) Uniforms// also have many practical benefits. (2) They //save on other clothes. (3)They //are same on laundry bill. (4) They //are tax-deductible. (5) They //are often more comfortable and more durable than civilian.

T1 uniforms

T2 they

T3 they

T4 they

T5 they

T1——R1

T2(T1)——R2

T3(T1)——R3

T4(T1)——R4

T 5(T1)——R5

在这一例子中,第一小句也可以说是全段的主题句。小句中的述位practical benefits 包括了全段其他的述位即(R1=R2+R3+R4)。如果将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的类型加以改变,那么,这种简洁的、有说服力的、有逻辑性的语言形式将无法实现。在所收集的议论语篇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两例中所看到的都是议论文中最典型的主位推进模式类型,可以算做是原型范畴理论中的典型或中心成员,其他的均以此为中心,向边缘发展。处于最外围的就是TP with continuous theme。 这一类型的主位推进模式在话题之间逐渐转换,语言的变化性较强。读者在阅读时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将比典型的主位同一型(TP with same theme)要多得多。在所有收集的100篇议论文中,这种典型的主位推进模式共使用了700次。正是这样使议论性文章的论证主题简明扼要。

但是,议论文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论证方法,因此在语言上也会有一些记叙、说明、抒情的出现,但这些都是为了议论服务的。 因此也就决定了主位一致型的推进模式是处于中心地位,一旦主位推进模式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语句要强调的要点处于标记性位置,也就是信息凸显的位置。同时也可以看到述位同一型(TP with same rheme)的推进模式也有相当的比例(27.1%),共有88篇议论性语篇中使用了这一推进模式。和 TP with same theme一样,这一模式对于语篇的发展有益是因为这两种推进模式均围绕着同一主题而展开。下面引用的是本研究中运用的一个例子。

例6 (1)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 large population // have long been a subject of discussion among economists.(2) It has been argued that // the supply of good lad is limited. (3)To feed a large population, // inferior land must be cultivated and the good land worked intensively. (4)Thus each person // produces less and this means a lower average income, than could be obtained with a smaller population. (5)Other economists // have argued that a large population gives more scope for spec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cilities such as ports, roads and railways, which are not likely to be built unless there is a big demand to justify them。

T1——R1

T2——R2(T1)

T3 ——R3(T1)

T4——R4(T1)

T5——R5(T1)

3 结语

原型范畴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将这一理论用来进行语句和语篇的分析,让读者有了对信息的全新把握能力。这一理论有着很深的哲学基础,在本文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原型范畴理论中关于典型成员、非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的论述。在议论文的语言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无标记性主位和语篇推进中的主位一致性主位推进模式的大量运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议论性语篇的语言特点以及这类特点的成因。

[1] Danes,F.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M]//F.Danes(ed.).Papers in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Prague:Academia,1974:279-376.

[2] Geoff Thompson.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643.

[3]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1994:38-44.

[4] Langacker, 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Ⅰ: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506-520.

[5] 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Ⅱ: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336-350.

[6] 戴禄华.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新探[J].怀化学院学报,2010(9):155-158.

[7] 龚晓斌.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英成语相互转换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10(2):104-107.

[8] 黄琦.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汉模糊语言的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159-164.

[9]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36.

[10]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67.

[11] 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102-106.

[12] 刘景霞.主位、话题与连贯[J].南华大学学报,2006(10):96-99.

[13] 刘景霞.主位结构的层次性与语篇的生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406-409.

[14] 刘晓璇.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164-166.

[15] 李艳平,朱玉山.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观[J].外语教学,2011(1):62-65.

[16] 石幼珊.名人演说一百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384-390.

[17]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99-112

[18] 徐盛桓.再论主位与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5(4):47-50.

[19] 岳好平.原型范畴化理论视域下“from”的空间隐喻拓展[J].湖南大学学报,2009(7):94-98.

[责任编辑:孙义清]

G642

A

1671-6876(2012)03-0282-04

2012-07-05

程爱群(1970-),女,湖南益阳人,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议论性主位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写作指津坊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情理结合著华章
希拉里败选演讲稿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高中议论性散文习作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