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奈再生产理论评述
2012-11-08赵锦辉
赵锦辉
(中共中央党校 经济学部,北京 100091)
魁奈再生产理论评述
赵锦辉
(中共中央党校 经济学部,北京 100091)
研究魁奈再生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理论基础、假设前提、推导过程和结论四个方面入手,对该理论进行分析和评论。
魁奈;再生产理论;评述
魁奈(1694-1774),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以《经济表》为核心,比较系统地说明了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对魁奈的再生产理论给予很高的评价。他指出:“《经济表》的提出是在政治经济学幼年时期做出的,这是一个极有天才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1]P366因此,正确理解和评价魁奈的再生产理论,对于正确理解和分析再生产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魁奈的《经济表》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在 1758年到1760年提出的Z字表。第二种形式是在1763年提出的简单提要式。第三种形式是算学范式表。Z字表是在《经济表》第一、二、三版(1758-1759)和《人类之友》(1760)中提出的。简单提要式是在《农村哲学》(1763)中提出的,算学范式表是在《经济表的分析》(1766)中提出的。从这三种表中可以看出,魁奈的再生产理论是有个发展过程的,从最初 Z字表过渡到简单提要式再到最终的算学范式表,魁奈对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下面,笔者从理论基础、假设前提、推导过程和结论四个方面入手,对魁奈再生产理论进行分析和评论。之所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评论,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理解和把握魁奈再生产理论的全貌。
一
魁奈再生产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其根据人们在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将国民分为生产阶级、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这三个阶级,不同阶级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生产阶级是靠耕种土地每年生产国家财富的阶级。这个阶级预付耕作上的各种费用,并且每年向土地所有者支付收入。他将预付分为原预付和年预付,这个区分是在《经济表》第三版中做出的,在前面两版中并没有这种区分。魁奈只是区分了原预付和年预付的区别,但他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他指出年预付每年会更新,其中大约一半用于饲养家畜,另一半则作为工资支付给从事这个阶级劳动的工人。他提出了原预付,但没有明确指出什么叫原预付。后人根据他的思想,将原预付理解为马克思所讲的固定资本,将年预付理解为马克思所讲的流动资本。
所有者阶级包括国王、土地所有者和什一税所有者。这个阶级不生产,靠收入或耕作的纯产品生活。这里的纯产品是在生产阶级从它们每年更新的再生产中,首先扣除了补充其年预付和维持其耕作费用的必要财富后,每年向所有者阶级支付的产品。
不生产阶级是指从事耕作以外的其他服务和工作的人。它们的费用是由生产阶级和所有者阶级支付的,而所有者阶级本身的收入也是从生产阶级中取得的。因此,不生产阶级不创造财富,也就是不生产纯产品。
魁奈之所以认为不生产阶级不创造财富,这是因为:第一,他将不生产阶级的生产和消费直接混淆起来了。他在《答M.X.先生—关于工商业利益和所谓不生产阶级生产性》一文中指出,别人问,手工业者生产了一双鞋,这难道不是生产吗?但是他说,鞋匠劳动的价值仅仅由其所消耗的食物费用所组成。鞋匠劳动所挣的钱是用来购买食物的,购买食物就意味着财富的消费,也就是财富的毁灭。因此,这里,鞋匠并没有创造财富。可见,他在这里直接将鞋匠的生产和鞋匠的消费混为一谈。第二,他认为手工业者的劳动是提供分享财富的权利。在《关于手工业劳动——第二次对话》一文中,他认为耕作者劳动再生产的不仅是他们自己毁灭掉的生活资料,而且还有其他消费者毁灭掉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手工业者的劳动不过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权利,可以分享耕作者的劳动所生产的生活资料。第三,他将财富的相加和财富的生产混淆起来。所谓财富的相加就是把原材料和此前现存消费物品上的支出相结合所带来的这种增加;财富的生产是指构成新生财富的更新和实际增加。他认为不生产阶级只是从事把财富相加起来的工作。第四,他认为不生产阶级的存在必须同国家财富保持比例。他指出,“因为不生产阶级的存在总是同国家财富保持着适当的比例。我说的是同国家财富成比例,因为不生产阶级什么也不生产,工作只是为了需求,它只有在生产阶级所生产的财富的基础上才能生存。”[2]P314这是将不同行业创造的财富与总财富要保持比例关系变为不生产阶级不创造财富的理由。
从历史角度来说,魁奈之所以认为手工业者不创造价值,这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魁奈所处时代,当时法国租地农场主已经出现了,在农业中就可以看出有雇佣关系,所以很容易发现这个纯产品就是剩余价值。而在工业中,还是手工业劳动为主,而手工业劳动中雇佣关系还不明显,手工业者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是混在一起的。这样,就很容易认为工业中没有剩余价值,从而认为工业部门的劳动不创造纯产品。而且,当时的手工业也不发达,法国当时最主要的工业主要是葡萄酒这些行业,而这些行业的原料主要是由农业提供,所以,魁奈就忽略了工业部门的原预付问题。
因此,魁奈从生产领域出发研究不同阶级之间的交换,这就克服了坎蒂隆将交换理解为城乡之间的交换,从而为研究社会总产品在不同部类之间的交换打下良好基础。这是其理论进步之处。但是,魁奈强调农业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而认为工业等其他部门不创造财富,因而将其归入不生产阶级。这是其错误的理论根源。进而,他就认为不生产阶级不创造纯产品,它们的费用是由生产阶级和所有者阶级支付的。因此,这三个阶级分类及其在生产和分配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其阶级归属。这是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二
魁奈的再生产理论有其假设前提。在《经济表》第一至第三版中,第一版给出了22个假定前提;第二版给出了23个假定前提;第三版给出了24个假定前提;在算学范式表中,他给出了四个假定:一是土地能够以可能最好的方法进行耕作,它每年再生产的价值是50亿利弗尔;二是假定各国现行价格保持不变;三是假定只存在国内贸易;四是财产权是有完全保障。因此,魁奈再生产理论的假定前提有个发展过程,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对于三大阶级之间社会总产品的流通过程,由于简单提要式是Z字表到算学范式表的过渡形式,因此,下文以《经济表》第三版(也就是 Z字表第三版)和算学范式表为代表分析魁奈对三大阶级之间的交换过程。
这里,在表1中,魁奈指出生产的支出是用于农业、草地、牧场等的支出,不生产的支出是用于手工业制品、住宅、衣服等方面的支出,生产的纯产品是600利弗尔,而生产的工业品是300利弗尔。假定生产阶级(即生产的支出)要支付600利弗尔给所有者阶层(即收入的支出),然后所有者阶层将 300利弗尔用来购买生产阶级的产品,用另外 300利弗尔购买不生产阶级的产品。然后,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就各有300利弗尔,他们相互之间要不断展开交换,(即这里的从300利弗尔变成150利弗尔,再变成75、37.5一直到停止交换为止)。因此,这里,分析Z字表,可以发现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如果生产的工业品是300利弗尔,那它如果给了所有者阶级,它还哪什么与生产阶级交换?这是魁奈没有考虑到的。第二,与算学范式表相比,魁奈这里没有考虑到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年预付的补偿问题。它这里只是考虑到纯产品的交换问题(即农业中 m的交换,至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里,他都没有考虑到,所以是不全面的。
表二
这两个问题在算学范式表中都得到了改进。在算学范式表中,魁奈用五根线描述了三大阶级之间的交换:
在表2中,流通过程开始时,在生产阶级和所有者阶级之间分配的社会总产品是50亿利弗尔。三个阶级的交换过程是:第一,由租地农场主向所有者阶级缴纳20亿利弗尔货币地租。10亿利弗尔由所有者阶级向生产阶级购买,10亿利弗尔向不生产阶级进行购买。然后,不生产阶级再用这10亿利弗尔向生产阶级购买。这样,20亿货币最后又回到生产阶级手中。第二,生产阶级再花费10亿利弗尔向不生产阶级购买。第三,不生产阶级再用这10亿利弗尔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和生产所用原料,这样,这10亿利弗尔最后又回到生产阶级手中。
这里,魁奈就用五根线基本描述了社会总产品在三大阶级之间的流通过程。
分析算学范式表,可以发现存在四个问题:第一,农业有原预付和年预付,在工业中就没有原预付,只有年预付。而这不合理。第二,由于工业部门不创造纯产品,这样,社会总产品总额是50亿,这就把不生产阶级的20亿给忽略了。第三,工业资本家把本部门生产的2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全部卖了出去,而没有留下任何工业品供工业部门自己消费,好象只有土地所有者和生产阶级才需要消费工业品,不生产阶级就无需消费工业品,这当然是不能成立的。第四,这里假设流通所需要的 30亿利弗尔货币都是由生产阶级提供的。这是不合理的。
因此,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语言来说,魁奈的算学范式表实际上考察了Ⅱ(c+v+m)的补偿问题、第Ⅰ部类中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还有流动不变资本的补偿,而对第Ⅰ部类中的固定不变资本的补偿问题没有考虑到。
三
通过上述分析,魁奈得出要高度重视农业的理论结论。农业是财富创造的真正源泉。在社会总产品流通中,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都是由生产阶级提供的,所有者阶级和非生产阶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阶级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原料都是由农业提供的。
魁奈高度重视农业的思想有其积极的历史意义。因为,当时法国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是重商主义,而重商主义强调贱买贵卖,强调流通,认为财富的源泉来自流通领域。这给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魁奈提倡重视农业,特别是提倡大力推广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以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增加财富,从而促使法国走上富强之路。这是其理论的积极意义。
当然,魁奈由于过度重视农业,导致其得出农业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从而否定了工业和服务业也是财富创造的源泉。这是其理论的局限性之处。
总之,“魁奈的《经济表》用几根粗线条表明,国民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产品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才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它的简单再生产即原有规模的再生产进行下去”[3]P398。作为再生产理论的鼻祖,魁奈的《经济表》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和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奠定了基础,从而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
[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魁奈.答 M.X.先生——关于工商业利益和所谓不生产阶级生产性[A].魁奈《经济表》及著作选[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F014.6
A
1673-2219(2012)01-0114-03
2011-09-06
赵锦辉(1973-)男,福建福州人,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责任编校:王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