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句末形式“のだ”的误用调查及分析
——以大学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为对象

2012-11-21张卫娣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调查结果选择题日语

吴 晶 张卫娣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471003)

日语句末形式“のだ”的误用调查及分析
——以大学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为对象

吴 晶 张卫娣

(河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471003)

日语句末形式“のだ”变体多、用法多、近义表达形式多,是语法学习中的难点之一。通过对大学日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のだ”误用出现最集中的是“发现”和“换言”用法。对这两种用法中的误用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对“のだ”的习得存在“语法形式→表达功能”的单向性,没有形成“语法形式⇔表达功能”的双向互动性,同时,学生对“のだ”及其相关近义表达形式之间的区分也掌握得不好。

“のだ”;“发现”用法;“换言”用法;误用分析

“のだ”是日语语法学习中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一个语法点。因此本文为了掌握学生对“のだ”习得状况,以“のだ”的用法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学生的习得难点,把握其现状和倾向。

一 先行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小金丸春美将“のだ”的误用分为“形の誤り(形式错误)”、“非用”、“不適切な使用(过剩使用)”、三种类型。市川保子将“のだ”的误用类型进一步细分为“脱落(「脱落」)”、“附加(「付加」)”、“形式错误(「誤形成」)”、“混同(「混同」)”四种类型,并指出“脱落”型误用最为突出,其次是“附加”(即过剩使用)。谭艺颖、仁科喜久子以在日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为对象,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意义功能和形式两个方面对“のだ”的习得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先行研究可以看出,“のだ”的习得研究大都是基于误用例的分析,侧重于误用本身的分类。基于“のだ”用法的习得考察还很少,“のだ”的习得难点还不清楚。

二 调查的概要

由于“のだ”这一语法项目意义功能繁杂,具有较高的习得难度,且大部分精读教材都安排在中后期(二年级下学期以后)进行重点讲解,因此我们的调查对象为国内某大学日语专业高年级的44名学生,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以调查学生对“のだ”各用法的习得状况为主要内容,采用吉田茂晃的“决意”、“发现”、“命令”、“换言”、“教示”、“再确认”、“告白”、“强调”、“确认”九种用法的分类,实现“のだ”用法的进一步细化和分类标准统一。

为了降低选择题带有的诱导性,我们将问卷中的问题设置为选择题和翻译题两种形式。选择题,原则上从每种用法中取出两个典型例句用于设置问题。这两个例句是该用法中的不同下位用法,这样可以使考察更为全面。选项的设置主要参考先行研究成果,挑选先行研究中经常提到的、学生较易出现混同误用的表达形式。翻译题,考虑到作文题和纯翻译题由于表达自由度较高,会导致“のだ”的产出率低,因此我们将翻译题结合了完形填空的形式。就题目内容而言,我们也采用了两种类型。一种是短句翻译主要是从教材、相关辅导用书及句型词典中选取的例句经过加工而成。这些例句具有典型性,且多具有较为固定的句型,学生也相对较为熟悉。另一种是场景翻译。我们从电视剧剧本中选取使用“のだ”的场景经过加工而成。这种题型意在考察学生真正的应用能力。同选择题一样,题目原则上设计为每一种“のだ”用法对应有两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翻译题具有较高的表达自由度,学生的回答即使不象剧本原文那样使用“のだ”,也不一定就是错误的。因此,为了确认学生回答的妥当与否,我们请了1名日语外教参与辅助调查。

三 调查结果和误用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的统计我们得出“发现”和“换言”用法的回答率低。因此把回答率低的用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两种用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考察习得难易度、误用现象的比重。

(一)“发现”用法

调查用例:

<X2>あ、これはピタゴラスの定理を使えばいい___。

1んだ 2わけだ 3わけなんだ 4/

<X15>(辞書を調べて)そうか。「知音」というのは“親友”のこと___。

1なんだ 2ものだ 3からだ 4だった

<F1>(なくしたと思っていた傘を見つけたとき)なんだ、____(原来在这种地方!)。

<F7>(新聞の広告で面白そうな書名を見つけた場合は)へえ、____。(居然有这样的书!)

表1.选择题调查结果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到:无论是<X2>还是<X15>,在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选项的人数较多,说明不少学生对“のだ”具用“发现”用法这一知识点具有一定了解。在<X2>中、有4人选择了选项4,说明部分学生对“のだ”的表达功能掌握不好,对“发现”用法中使用“のだ”和不使用“のだ”表达造成的句义差异了解不够。<X15>中,有9人(20.4%)选择了选项 4(“だった”)。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受“た”的“发现”用法的影响所致。

表2.翻译题<F1>调查结果统计

从表2中可以看到:

此问题用“のだ”和“のか”回答均可。只不过二者表达的语气有些不同。学生正确答案的产出率低,从被调查者所用教材来看,该用法学生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学过,但是正确回答率低,这些说明学生的这一误用与教材语法项目的时间顺序设置关联不大。与选择题的回答情况对比来看,翻译题中的正确回答率明显要低。选择题由于选项的明示和数量限制,会为学生做题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激活他们记忆中的相关知识。而翻译题则不具备这一条件,学生想不到使用“のだ”。这一现象表明学生对“のだ”和“のか”还不能自由运用,学生虽然知道“のだ”和“のか”有“发现”的用法,但在没有相关提示的翻译题中这一知识点没有在大脑中得到激活。

表3.翻译题<F7>调查结果统计

从表3中可以看到:学生不用“のだ”的情况较为普遍,不少学生将发现新事物时的惊喜、惊讶语气付诸于“よ”、“わ”、“ね”等其它语气词(终助词)来实现。这与选择题中出现的问题一样,说明部分学生对“のだ”的表达功能掌握不好,对“发现”用法中使用“のだ”和不使用“のだ”表达造成的句义差异了解不够。

(二)“换言”用法

调查用例:

<X4>今日、私は大学を卒業した。明日から学生ではない 。

1のだ 2わけだ 3ものだ 4/<X17>A:ここには誰も住んでいませんよ。

B:ふ—ん、空き部屋 だ。

1なん 2なわけ 3なわけなん 4/

<F2>防災設備さえ完備していればこのようなことにならなかった。____(也就是说,这次灾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F15>里見:「生体移植っていうのは考えられないでしょうか」

東先生:「肺移植は日本でもごく一部でやっているけど、それは肺だけに限った病気の人に」

金井:「里見先生がいいたいのは、_____(用于延长生命的移植是否可行)

表4、选择题调查结果统计

从表4中可以看到:在<X4>中,有20人(45%)选择选项4。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于日语的语气学习的不够而造成的。误用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用“のだ”和不用“のだ”时所产生语气的不同。有6人(13.6%)选择选项3。我们认为这是学生对“ものだ”表示感叹的心情和这里“のだ”表示“换言”的用法混同,产生误用。“ものだ”的基本用法是叙述某种物质的本质特征,但在特殊语境中也会延伸出“感叹”的意思。从<X17>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6人(59.1%)选择了正确选项,比<X4>的正确率高,我们认为这和文章的形式有关。

表5.翻译题<F2>调查结果统计

从表5中可以看到:根据发话者的心情和口气,“のだ”和“だ”都可以使用。但是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几乎都用“だ”,只有极少数使用“のだ”。从概率分布来看,这一结果有些失常。学习者对于“のだ”的“换言”用法、特别是对“のだ”和“言い換えれば”、“つまり”等的搭配有些生疏。

表6.翻译题<F15>调查结果统计

从表6中可以看到:根据说话者不满的程度,“ということなんだ”和“ということです”的形式都可以使用。在这种场合,必须边想象具体的上下文逻辑关系,边好好体味说话人的心情。因为在教科书中“のだ”的使用和不使用的区别没有说明,而且带有前后关系的例文也基本上没有,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误用是和这儿有关系。

三 小 结

与选择题相比,翻译题中“のだ”的使用率明显偏低。可以看出,学生知道“のだ”有“发现”的用法,但这一知识只是单向性的(语法形式→表达功能),只能从“のだ”的形式来判断它的意义用法,而无法依据语境及作者表达意图从大脑语法知识库中正确选用“のだ”,即自由运用能力较弱,无法形成双向互动。

学生对用“のだ”用与不用“のだ”所产生的语气差异掌握得不好。同时,学生对“のだ”各用法和其近义表达形式之间的区别还存在模糊认识,主要有“ものだ”、“のか”、这两种形式。我们认为,这些现象都和教材中没有突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有直接关系。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明确了大学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在“のだ”习得过程中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期望能为日语学习和教材编写提供一定帮助。当然,本文在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对象人数等方面还存在需要改善之处,这将作为今后的课题来解决。

[1]吉田茂晃.ノダ形式の構造と表现效果[J].国文論業 15神户大学文学部国語国文学会,1988.

[2]小金丸春美.作文における「のだ」の誤用例分析[J].『日本語教育』71日本語教育学会,1990.

[3]市川保子.日本語誤用例文小辞典[Z].九州大学出版,2000.

[4]譚芸穎,仁科喜久子.中国人日本語学習者の「のだ」の習得状況に対する考察[J].日本語教育方法研究会誌,2003.

[5]刘笑明.「のだ」和「ものだ」的异同[J].北京: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17-21.

H36

A

1673-2219(2012)01-0157-03

2011-11-15

吴晶(1983-), 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校:京华)

猜你喜欢

调查结果选择题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
过去十年中国城乡居民WHOQOL-10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