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基于湖北的调查
2012-11-07胡放之
胡放之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基于湖北的调查
胡放之
(湖北工业大学 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仍显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难”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招工难”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阶段性、结构性的现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应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战略来考虑,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
招工难;就业难;矛盾的原因;解决对策
近年来,“招工难、就业难”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凸显出来。一些企业在用工紧张时节缺上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当企业在为招不到人而犯难之际,也有一大批求职者正在为找不到工作而惆怅。这其中既有部分农民工、“4050”人员,还包括不少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的确,一方是“招工难”,另一方却是“就业难”,这两种看似矛盾又具有鲜明对比的现象同时并存,着实令人深思。
一、当前“招工难、就业难”的现状及特点
为充分了解企业招工难、求职者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调查组深入到湖北的武汉、宜昌、荆州、黄石、襄阳、随州等市及所辖13个县(市)区,就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236家用人单位,29家人力资源市场,以及5所大专院校进行了调研,并对355名求职者(其中在校大学生8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情况如下:
首先,关于企业“招工难”。一是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工。数据显示,在236家用人单位中,反映缺工的有209家,占88.2%;不缺工的有27家,占11.8%。在缺工单位中,经常缺工(即缺工时间相对较长,非临时性或季节性缺工)的有138家,占58.5%;短期性、临时性缺工的有71家,占30.1%。二是不同行业缺工情况差别较大。调查表明,缺工率高的行业主要是纺织服装(31.5%)、餐饮服务(30.9%)、机械制造(30.4%)、建材(27.7%)、电子信息(25.7%)、粮油加工(24.9%)等;缺工率低的行业为生物医药(12.2%)、钢铁有色(10.9%)、石化(6.0%)、能源(4.4%)、汽车制造(3.2%)等。 其中,纺织服装、餐饮服务等行业经常性缺工,而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等行业以短期性、临时性缺工为主。三是民营及外商投资企业缺工较为明显。数据显示,在国有企业,平均缺工率为4.7%,而民营企业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平均缺工率则分别为24.6%、21.2%。四是普工当下最为紧缺。在往年的调查中,企业主要反映的是招技工难,但在本次调查中,多数企业回答最缺的则是普工,做出这一选项的占缺工单位的56.8%,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占37%。
其次,关于求职者“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相对的是,求职者一职难求。一是择业时间较长,就业难度较大。调查表明,在各地人力资源市场随机访问的267名求职者中,反映找工作用时不到一个月的为27.0%,一到二个月的为29.2%,二到三个月的为19.9%,三到五个月的为10.1%,五个月以上的为14.2%。合计找工作超时二个月的为44.2%。二是就业不够稳定,跳槽现象不断。问卷显示,在267名求职者中,反映没工作过的有11.2%,在2个或3个单位工作过的分别为30.7%、24.0%;其中,工作期限最长不超过两年的有45.3%。三是择业期望较高,与现实差距大。针对从事岗位意愿选项,有27.0%选择从事管理工作,有25.5%选择从事普工岗位。但从企业用人情况看,管理岗位仅占7%,普工岗位需要56.8%。四是毕业生去留不定,对就业前景担忧。在高校随机访问的88名大学生中,针对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有62.5%选择找工作,有8%选择自己创业,另有39.5%选择考研或出国;而针对毕业后的首选地区,有70.4%的学生希望去北京、上海或东部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调查还表明,有42.1%的大学生对就业不太乐观或很不乐观。
另外,关于“招工难、就业难”的特点。一是“招工难、就业难”不仅是行业或局部现象,也已显现向纵深蔓延的趋势。一方面,从各行业用工情况看,不仅纺织、服装、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了“用工荒”,连生物、医药、能源等资金或技术密集型企业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用工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从劳动力资源争夺情况看,在湖北许多地方出台政策希望能留住劳动力的同时,东南沿海企业也加大了向内地及大专院校招工招聘的力度。据反映,2011年3月,仅一个月内就有300余家沿海企业来汉抢人。这些都说明“用工荒”问题不仅是个别行业或局部地区的现象,而且出现了从沿海向内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蔓延的趋势。二是“招工难、就业难”不仅是短期性缺工,也已呈现出常年性缺工的苗头。以往的“招工难”,主要源于季节性、间歇性、经济短期波动等因素,是一种暂时性现象;而近年的“招工难”,不再局限于季节性等因素,只要经济稍呈下行态势,这一矛盾就会迸发,并已呈现出常态化的苗头。本次调查严重缺工的138家企业,由于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低、福利待遇差、职工流失率高,几乎每月都要招人。三是“招工难、就业难”不仅是结构性矛盾的反映,也是综合矛盾的反映。据调查,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普工需求量大,而一些处于结构调整或转型升级的企业,也为招不到合适的技术工人苦恼;与此同时,一些技能素质较低的劳动者包括部分大学生并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也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犯难。出现了“一方有事没人干,一方有人没事干”的情况。这说明,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不仅是结构性矛盾的反映,也是综合性矛盾的反映。
二、“招工难、就业难”反映出的问题
根据“招工难、就业难”的现状及特点,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招工难、就业难”反映了企业生存环境日益紧张,同时反映了企业劳动关系不稳定。当前,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生存发展环境日益紧张。一方面,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太低。许多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纺织、服装、五金、电子等竞争性企业生产效率低,只能依赖廉价劳动力维持生产,以维持现有较低的利润。同时,因为企业利润率低,为维持现有利润,只得降低经营门槛,降低劳动成本,维持低工资、低福利待遇。形成低效率—低利润率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循环。而为了维持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许多中小企业都是临时性招工用工,缺了就招,都是短期用工行为,有的甚至连劳动合同都不签,且提供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也不理想,企业保障不到位,员工流失率过大。另一方面,由于员工不断流失,企业缺工严重。一些企业设备空置率达30%以上,有订单也不敢接,企业用尽了留人的各种手段,即使给员工加薪也无济于事,80、90后员工仍频繁跳槽,企业成了“培训机构”。
第二,“招工难、就业难”实质是招廉价劳动力难,是企业用人观念及经营方式落后的表现。近几年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导致湖北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而从劳动力供给看,尽管湖北省仍然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但由于国家惠农政策不断完善,这为农民选择自主创业或就近择业提供了便利,加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扩招以及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劳动力市场供给相对减少。为了留住员工,不少企业提高了工资待遇,但企业加薪幅度仍远低于员工期望值。
图1 企业平均工资与缺工率的相关关系
统计显示,企业平均工资在1000元以下时,缺工率为31%;平均工资在1001-1500元时,缺工率为24%;平均工资在1501-2000元时,缺工率为14%;平均工资在2001-2500元时,缺工率为8%;平均工资在2501-3000元时,缺工率仅为3.1%。薪酬与缺工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一方面,因薪酬非合意,求职者自然会用脚“投”票;另一方面,企业也并不是真正招不到工,只是想招年轻的仅需支付低廉工资的农民工。而对于大学生,一些企业认为大学生是理论型人才,动手能力差,要培养大学生上手,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进行培训,不如农民工来得快,农民工实操性很强,能够给企业带来“现时利益”。这其实反映了一些企业留恋低廉劳动力成本、死守粗放经营方式和用人观念落后的倾向。
第三,“招工难、就业难”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同时反映了求职者实现职业愿景难。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突出反映在大学生工资水平上。数据显示,超过55%、33%、38%、24%的高中及以下、技校中专、高职高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薪酬集中在1001-1500元之间;在1501—2000元之间,高中及以下、技校中专、高职高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依次占到该学历层次员工总数的17.7%、32.9%、36.8%、39.5%,这就是说,大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薪酬在1001-2000元之间。而在2001—3000元区间,高中及以下、技校中专、高职高专员工的比例都不到该学历层次员工总数的10%,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虽高于其他学历员工,但也不到20%。据长江日报与大楚网共同对武汉高校3万名毕业生做的一项调查,75.87%的大学毕业生期望在武汉工作的月薪能在2500元以上。其中,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的占35.18%,能够接受月薪在1500元以下的仅占1.69%。然而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证实是,4000元月薪期望显然偏高了。在武汉,刚出校门的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应在2000元左右。[1]
图2 不同学历员工与薪酬情况
一般地,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而大学毕业生低工资 (甚至部分大学生起薪工资不如农民工)的出现,既有合理的因素,即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供需的变化,反映了部分人力资本供大于求或部分专业人才不适应市场需求,说明“学历”不是决定工资高低的唯一因素;同时也表明,普遍的低工资正在违背人力资本投资的一般原理,违背公众投资教育的期待。这不仅使大学毕业生难以得到昂贵的教育投入的回报,还难以应付未来谈婚论嫁、购房持家、哺育孩子等现实问题。因此,“招工难、就业难”也同时反映出求职者实现职业愿景难。
第四,“招工难、就业难”实际上是求职者就业质量低,是求职者向上流动面临困难的表现。今天,大学生、农民工等新生代求职者,比前辈有着更高的愿景与追求,表现在择业需求方面呈现多样化,如晋升渠道、个人发展、开阔视野、增加经历等,而且大部分毕业生都把发达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地区,且求职比较集中的行业主要是教育、卫生、制造业、金融、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但近几年大学生较高期望与现实选择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表现为,一是大学毕业生频繁地在企业间跳槽,在社会上奔波,始终找不到理想的职业。调查得知,刚毕业的大学生通常会把某企业作为自己事业的一个“跳板”,工作两三年后就跳槽到沿海地区或其他大城市。据资料显示,有32%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原因或因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1%)、或因薪资福利偏低(25%)、或因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或因其他原因(10%)等。[2]显然,人员的频繁流动,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低、就业情况不稳定,当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二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常常会面临着就业歧视,但最主要的歧视,不是学历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工作年限或相关工作经验歧视等,而是在就业过程中“背景”、“关系”、“人脉”的决定性、排他性作用。这种情况反映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动力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高,总体上看,向上流动的渠道有变窄的趋势。
三、“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深层原因
由上可知,“招工难、就业难”是一个多棱镜,它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如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劳动力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社会流动性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与我国经济制度、就业制度、教育体制、分配体制以及经济结构中存在的某些缺陷和矛盾有关,从而导致“两难”问题相悖,并成为困扰企业发展和求职者个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这是引发“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投资增加,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起来。然而,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还较落后,无法适应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需求。一方面,许多劳动密集性企业依然维持着过去那种主要依靠低廉劳动力成本作为竞争优势的生产经营方式,大量争抢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另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未能升级到更重视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品牌经营等附加价值较高的产业链环节,因而对具备了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潜力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同时,在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成本有所提高,其外出打工的意愿也就随之下降。因此,在企业经营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较低,利润空间有限,无法提供更高的劳动报酬来吸引并接纳更多的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的情况下,出现“招工难、就业难”问题也就不足为奇。
其次,户籍制度限制,这是引发“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另一主要原因。受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只能在城市打工而不能落户,不得不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候鸟式流动,这样,势必会产生季节性、间歇性缺工。同时,在户籍制度影响下,我国不同地区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分割状态,这就固化了甚至扩大了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之间的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机会之间的差异,并导致众多求职者涌入大城市或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游移不定的“打工仔”群体。由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难以享受当地的福利政策,为谋求更好的待遇,只得来回在城市之间流动或在单位之间跳槽,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发展上升阶段,这一结构性矛盾容易被掩盖,一旦遇到经济波动,“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就会重叠凸显出来。
再次,校企供需脱节,是引发“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又一主要原因。近年来,高校专业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已近饱和,而新的专业结构调整没能及时跟进,致使某些企业急需的专业人员,在高校却无人可招。这一突出矛盾源于高校本身,一方面,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专业设置缺乏特性,职业化倾向不够,仍然是按照原有的培养“精英”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或按原有的专业结构设置来培养人才,致使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盲目扩大本科招生规模,还有一些学校片面追求上层次,中专升大专,专科升本科,本科院校争上硕士点、博士点,而职业教育不断被忽视,以致我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无论是在重视程度或是在资源配置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致使适应社会需要的、掌握熟练职业技能的大学毕业生严重不足。
第四,收入分配不公,是引发“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多年来,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极不合理,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较大,特别是垄断行业职工年均收入高达全国职工年均收入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收入普遍偏高,而农林牧渔、零售批发、餐饮服务、加工制造等行业职工收入一直较低,这使得从事这些行业的人群逐渐沉入收入下层。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明显偏低。过大的收入差距,必然会影响劳动者的择业倾向,加剧劳动力的无序流动。一方面,垄断行业凭借自身优势吸引求职者,出现了“百人竞一岗”、“千人争一职”的极端现象;另一方面,众多求职者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在那些发展前景不看好的企业面前止步不前,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到小企业做一般工人。典型的例子就是在一些人才招聘会现场,众多求职者争相竞聘工资福利好的企业或有发展前途的职位,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或社会地位低下的职位却少有人问津,即是对“招工难、就业难”问题最真实的写照。
最后,统筹协调乏力,是引发“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内生原因。发展乃强国之基,就业乃民生之本,两者兼容并包,关联密切。据悉,仅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63个,引进省外资金项目超过1000个,其中,5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有17个,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省外资金项目达10个,[3]所需新增劳动力达30万人以上。为什么在这种态势下还会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迸发的现象,其内生原因在于统筹协调乏力。调查发现,有的地方在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中,并未在区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对劳动力供求量等作出科学的预测,并未对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及子女上学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规划,以致建设摊子铺开了,招商引资项目上马了,“招工难”却成了头疼的事。虽然,这些问题发生在基层,但还是要从固有的体制机制上找原因。一方面,反映在我国户籍制度、财税体制、教育体制中的某些缺陷,对实现充分就业带来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统筹协调乏力,宏观调控缺位,就必然会加剧“招工难、就业难”问题重叠发生。
四、解决“两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仍显供大于求的趋势,“就业难”将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而“招工难”则是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是一种阶段性、结构性的现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应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战略来考虑,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为此建议如下:
第一,建议成立各级就业指导委员会。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我国建立了促进就业推动创业的各级组织领导机构,在实现充分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有必要将其改组成更具权威的统筹协调就业指导委员会。这不仅有利于将就业工作纳入发展规划进行统筹安排,还有利于强化人社、财政、税务、工商、民政、公安、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协作,联手推进各项就业政策的衔接与落实;不仅有利于统筹解决困难就业群体、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生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有利于整合各种就业服务资源,合力突破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提高经济发展和用工需求的匹配度,为跨跃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二,着力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长期以来,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等原因,使我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分割状态,并使长期在城镇打工的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难以举家迁徙、难以在城市立足,难以平等享受社会保障。为此,一方面,应大力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剥离户口制度背后的各种城市偏向性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登记制度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能平等地参与就业竞争,平等地享受劳动权利,让农民工在城市能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在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不少缺陷、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还存在不足甚至扭曲的情况下,应加快改革,通过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政府调控的作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搭建起互联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打破劳动力市场壁垒,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促进就业矛盾全面缓解。
第三,加大对小企业的扶植力度。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一般处于产业链末端。由于经营门槛低、平均利润率低、工资水平低、员工流失率高,致使这些小企业成为受累于“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政策洼地。但是,这些多属竞争行业和民营性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则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支持小企业发展,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加大对小企业的扶植力度。尤其是在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要统筹规划公租房、学校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小企业招工留人营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第四,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升级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技术升级,技术排挤劳动力,这是经济学的一般规律。然而从更宽广的视角、更长远的时期来看,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必将不断催生经济增长活力,聚集经济增长动能,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也必将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当前,我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行业的产业链角度看,除了加工制造,其他环节,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都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才能提供更多的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第五,大力发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工业,这就要求有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人员。为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应通过国家立法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即通过职业教育立法形成国家、企业和社会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局面;同时通过立法实现职业教育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二是应加快教育体制的改革,适当缩小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有条件地将“三本院校”即独立学院改制为职业技术院校,同时对各类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植,形成多结构、多门类、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应加强校企对接,培养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使职业院校成为培训高级技工的“摇篮”,在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跨跃中,充分展现职业教育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六,注重解决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要解决好分配领域的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矫正社会平均利润率“扭曲”问题,同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缩小行业间、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严格执行国家“限高、扩中、提低”的收入分配政策。一方面,严格限制垄断行业工资过高增长;另一方面,切实将对中小企业减税让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进而形成劳资双方共商、共决、共享、共赢的利益协调机制,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充分就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武汉高校毕业生调查:期望月薪与实际差距大[N].长江日报,2010-08-25.
[2]武汉发布大学生就业白皮书[N].楚天都市报,2011-07-06.
[3]上半年湖北招商引资对外合作发展势头趋好[EB/OL].荆楚网,2011-08-01.
C913.2
A
1003-8477(2012)08-0049-04
胡放之(1957—),男,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
湖北省总工会项目“关于‘招工难、就业难'问题的调查报告”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鄂工办电[2011]39号
责任编辑 姜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