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教材 拓展能力
—— 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与拓展

2012-11-07

中学教研(数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正三角形同理结论

(城峰中学 浙江仙居 317300)

立足教材拓展能力
—— 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与拓展

●郑冬连

(城峰中学 浙江仙居 317300)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课本上的习题,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作为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抓住课本中的典型习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不仅加强了知识的落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和批判性等.这种以知识为载体、培养能力为手段、提高思维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法能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这里仅以人教版《数学》必修4第2章平面向量复习参考题B组第5题进行探索,旨在抛砖引玉.

图1

探究1例1有哪些证法?

分析要证△P1P2P3为正三角形,只需证△P1P2P3的3条边相等或△P1P2P3的3个内角相等或△P1P2P3的重心、垂心、外心、内心这4个心中有2个心重合即可.

又因为

同理可得

从而

∠P1OP2=∠P2OP3=∠P3OP1,

△P1OP2≌△P2OP3≌△P1OP3,

因此

故△P1P2P3为正三角形.

由方法1知

同理

故△P1P2P3为正三角形.

所以

方法4证明点O既是外心又是垂心.由已知得

亦即

OP2⊥P3P1,

同理可得

OP1⊥P3P2,

探究2例1能否推广或变换?

拓展1将例1中的3个向量改为4个向量,结论如何?

分析由图2知四边形P1P2P3P4不一定是正方形,但一定是矩形.

OM⊥P1P4,ON⊥P2P3.

△MOP4≌△OP2N,

∠MOP4=∠P2ON,

从而P2P4为⊙O的直径,同理P2P3也为⊙O的直径,故P1P2P3P4为矩形.

图2 图3

拓展2将例1中的向量推广为更一般的情形,结论又如何?

(1) 若推广为2n(n≥3且n∈N)个向量,显然P1P2…Pn不一定为正2n边形,如图3所示.

图4

下面以五边形为例加以说明(见图4).

证明不妨设正n边形的外接圆半径为1,建立如图5的直角坐标系,则

图5

Pn(1,0).

于是{zn}为等比数列,从而

z1+z2+…+zn=

故命题成立.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对如下例2进行类似例1所示的探究和思考.

图6

探究点(1)例2有哪些证法?(2)若将3个向量改为4个向量,结论如何?推广为更一般的情形,结论又如何?(3)若将平面向量改为空间向量,有何结论?

通过一道课后习题的解剖,可见习题蕴藏着丰富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发现和创造历程,让他们勇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学得轻松.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将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每一道习题,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习题的教学功效,实现数学教学过程中增效减负的目的.

猜你喜欢

正三角形同理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无限追踪(二)
不可或缺的正三角形
立体几何中的一个有用结论
善良的战争: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建立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一道不等式擂台题的改进与相关问题
结论
滑落还是攀爬
让三角形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