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注原解构造函数的代数解法不易想到,做起来也比较困难.若能拓展思路,大胆创新,联想到正三角形的性质,运用面积关系进行整体上的把握,便简洁明了.
2 补形成“正三角形”
平面几何竞赛题,总给人难以入手的感觉,究其原因是图形识别存在障碍,特别是有些问题的图形不完整,让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大胆想象,积极尝试,填补缺陷,创造完美.正三角形的多重特性,使其成为联想的重要对象.
例4在△ABC中,已知∠CAB=60°,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AED=60°,ED+DB=CE,∠CDB=2∠CDE,则∠DCB=
( )
A.15° B.20° C.25° D.30°
(201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解如图4,延长AB到点F,使BF=AD.先证△ADE与△ACF均为正三角形,从而
AC=CF,∠A=∠F=60°,AD=BF,
因此△ADC≌△FBC,得CD=CB.再求
从而∠DCB=20°.故选B.
评注根据已知条件,补画正三角形,使整个图形成轴对称,容易作出恰当的判断,反复运用正三角形3条边相等、3个内角为60°的性质,完整地推理出结论.
图5
(第20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初中试题)
评注若用代数方法分别计算S1,S2,S3,则有繁琐之嫌.针对3条等长线段及两两夹角为60°的已知条件,通过平移构造正三角形,从整体上考虑,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例6如图6,△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D是△ABC内一点,且∠DAC=∠DCA=15°.求证:BD=BA.
(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图6 图7
证法1如图7,作点D关于BC的对称点D′,联结D′A,D′B,D′C,D′D.易知△DD′C为正三角形,可证明△ACD≌△AD′D,得
AD′=AC=AB,∠BAD′=60°,
从而△ABD′为正三角形,再证明BD=BA.
证法2如图8,以AD为边作正△ADE,联结BE.先证△ACD≌△ABE,得
∠AEB=∠ADC=150°,
再证明△BAE≌△BDE,结论得证.
图8 图9
证法3如图9,延长CD交∠BAC的平分线于点F,联结BF.由轴对称性易证△ACF≌△ABF,得
∠AFB=∠AFC=∠BFD=120°,
再证△BAF≌△BDF,得BA=BD.
评注注意到题中已知∠DCB=30°(由结论逆推可知∠ABD也为30°),因此通过轴对称变换可得证法1中的正△DCD′和△ABD′,顺着猜想,合情推理表达即可.另外,本题的解法很多,以任何一条线段为边作正三角形均可证明结论.
3 构造姐妹“正三角形组”
2个正三角形共顶点时,往往可以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如图10,若△ABC与△DEC是正三角形,则必有△ACE≌△BCD,得BD=AE,且BD,AE的一个夹角为60°),解题时可以据此进行角、线段的等量代换.
图10
例7如图11,△ABC与△DEC均是等边三角形.若∠AEB=145°,则∠DBE的度数是________.
(201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海南赛区试题)
解由已知可证△ACE≌△BCD,从而∠CAE=∠CBD.由凹四边形ACBE得
∠AEB=∠EAC+∠EBC+∠ACB,
即
∠EBD=∠AEB-∠ACB=145°-60°=85°.
评注这是由2个正三角形共顶点组成的基本图形,一定含有一对全等三角形,可以进行角度的转移,再结合正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的隐含条件,迅速准确地求出答案.
图11 图12
例8已知O是等边△ABC内的一点,∠AOB,∠BOC,∠AOC的角度之比为6∶5∶4.则在以OA,OB,OC为边的三角形中,此三角形所对的角度之比为________.
(2005年山西省太原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解如图12,以AO为边作正△AOO′,联结O′C.易证△ABO≌△ACO′,得
CO′=BO,
由正△AOO′知AO=OO′,且
∠AOO′=∠AO′O=60°,
因此△OO′C与以OA,OB,OC为边的三角形全等.可求得
∠OO′C=144°-60°=84°,
∠OCO′=60°,
从而以OA,OB,OC为边的三角形的对应角度之比为60∶36∶84=5∶3∶7.
评注已有一个正三角形,再添一个正三角形与之共顶点,构成基本图形,实现角及边长的转移.再结合正三角形3条边相等,每个内角为60°的性质,解决问题.
例9已知点P是锐角△ABC内的一个点,且使PA+PB+PC最小.试确定点P的位置,并证明你的结论.
(2009年天津市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图13 图14
证明如图13,分别以AP,AC为边作正△APP′和正△AB′C,联结P′B′.先证△APC≌△AP′B′,得PC=P′B′.由正△APP′得AP=PP′,从而PA+PB+PC转化为BP+PP′+P′B′.
而对一个确定的锐角△ABC,点B与B′的相对位置关系是确定的,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B,P,P′,B′在同一直线上时取得最小值(如图14).进而可以说明此时
∠APB=∠APC=∠BPC=120°.
评注求3条呈发散状的线段和的最小值,往往需要转化成确定2个端点的折线长,而2个正三角形共顶点的基本图形恰能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本题结论实质上是著名的费马点问题的一部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应的资料,作进一步研究.实践中确定点P的位置的作图方法可以是:以△ABC(最大内角小于120°)的2条边(如AB,AC)为边长,向外作正△ABC′与正△ACB′,线段BB′与CC′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若以BC为边向外作正△BCA′,则AA′必经过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