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体质状况研究
2012-11-05于淼
于 淼
(吉林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吉林 长春 130033)
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体质状况研究
于 淼
(吉林体育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系,吉林 长春 130033)
为了解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体质现状,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抽取吉林省高校在职人员409人,进行体质测定。结果显示:吉林省高校男性教职人员各年龄段的BMI平均值均处于轻度肥胖范围,女性50-54岁年龄段在超重范围,应加强锻炼及体质监测;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各年龄段心血管机能总体良好;25-29岁年龄段女性肺活量平均值较低;女性握力普遍偏低;25-29岁和30-34岁年龄段男性俯卧撑较差,应加强上肢肌肉耐力练习;男性教职人员柔韧性普遍较好,女性在40-44岁年龄段柔韧性相对较弱,灵敏性都较好,平衡能力偏低;体质综合评价男性总计合格率为88.5%,女性总计合格率为87.8%。
体质;高校教职人员;身体形态;身体素质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高校教职人员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教师不仅要承担较多的教学工作,还要完成繁重的科研任务;行政人员则要保障教学、科研以及学校发展和建设等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样责任巨大。这些都对高校教职人员的健康提出了挑战。为了解该人群的体质状况特点与规律,对部分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进行了体质测定,以期提高该群体的健康指数,并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及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包括教师和行政人员)409人,年龄范围25-59岁,其中男性209人,女性200人。
1.2研究方法
1.2.1 测量法
采用国民体质测试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测定,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台阶试验、肺活量、握力、纵跳、仰卧起坐(女)、俯卧撑(男)、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按照《国民体质测试评价标准》对测量结果进行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定。
1.2.2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身体形态特征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称为空间整体指标;体重则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度、宽度、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综合状况,而且间接地反映人体营养状况。表1结果显示,同年龄段的身高和体重,男性均大于女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1)。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身高呈下降趋势,体重随年龄变化不明显。女性的身高随年龄变化不明显,体重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BMI(体重/身高2)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肥胖的标准,中国人的BMI评价标准是:18.5以下为体重偏低;18.5-22.9为体重正常;23-24.9为超重;25-29.9为轻度肥胖;30以上为严重肥胖。表1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高校男性教职人员各年龄段的BMI平均值均大于25,属轻度肥胖。各年龄段正常率分别为:28.6%、18.2%、5.3%、17.9%、14.8%、11.8%、5.0%,25-29岁年龄段正常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正常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但35-39岁和55-59岁年龄段最低,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加,新陈代谢减慢以及高校教职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有关,提示这两个年龄段的男性应及时关注自身健康,改变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以适当控制体重;女性25-49岁年龄段的BMI都在正常范围,仅50-54年龄段在超重范围。各年龄段正常率分别为:42.6%、44.4%、69.2 %、53.3%、40.0%、35.0%,随年龄增长正常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表1 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注:与同年龄段男性相比,*Plt;0.05,**Plt;0.01。
2.2身体机能特征
台阶指数是一种测量心血管机能水平的简单方法,在定量负荷下,按照持续运动的时间和运动后心率恢复速度的比例关系,测定出台阶试验指数,指数越大,表明心血管机能越好,以此来评价心血管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反应。表2结果显示,除35-39岁年龄段男性教职人员的台阶指数大于女性外(差异不具显著性),其他各年龄段男性均小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台阶指数呈上升趋势,而男性台阶指数的变化与年龄无相关趋势。对台阶指数进行单项评分统计,各年龄段男女台阶指数平均值评分均在3分以上, 中等以上(3分及以上)比例男性各年龄段分别为81.0%、63.6%、73.7%、75.0%、77.8%、64.7%、60.0%;女性比例分别为78.6%、88.9%、76.9%、60.0%、60.0%、70.0%。由此可见,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各年龄段心血管机能总体良好,并且女性有略高于男性的趋势。
表2 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台阶指数、肺活量指标分析
注:与同年龄段男性相比,*Plt;0.05,**Plt;0.01。
肺活量反映胸廓发育的水平、呼吸肌的力量、用力呼吸能力和体育锻炼水平。在人的自然衰退过程中,呼吸机能衰退、与呼吸有关的疾病的增加,都可以通过肺活量的变化来反映。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中各年龄段男性的肺活量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肺活量平均值呈下降趋势。25-29岁年龄段女性肺活量平均值较低,评分仅为2分。男性教职人员肺活量评分中等(3分及以上)的比例各年龄段为71.4%、72.4%、80.0%、67.9%、90.0%、79.4%、70.0%;女性比例分别为42.9%、44.0%、53.8%、40.0%、65.0%、70.0%。由此可见,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中男性肺功能较好,而女性普遍较差,应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
2.3身体素质特征
2.3.1 力量素质
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中各年龄段男性的握力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握力呈下降趋势,而女性握力平均值则呈上升趋势,并以25-29岁年龄段女性的握力平均值最低,男性35-39,40-44,55-59,女性25-29,30-34,40-44年龄段的握力平均值评分仅为2分。可见男女教职人员握力普遍较差,应加强上肢肌肉力量的锻炼。
表3 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力量素质指标分析
注:与同年龄段男性相比,*Plt;0.05,**Plt;0.01。
俯卧撑是评估肩臂部肌肉力量和耐力(只针对40岁以下成年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分钟仰卧起坐能够反映女性腰腹肌的力量和爆发力(针对40岁以下成年女性)。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俯卧撑平均值随年龄变化不大,25-29岁和30-34岁年龄段的单项评分仅为2分;女性仰卧起坐平均值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各年龄段单项评分分别为5分、3分和4分。由此可见,男性上肢及躯干肌肉的耐力普遍较差,女性腰腹部肌肉耐力较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纵跳高度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并不明显,女性纵跳高度则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显著性。同年龄段男性纵跳高度均明显高于女性。各年龄段纵跳中等以上(3分及3分以上)的比例男性分别为:61.9%、72.7%和94.7;女性分别为:92.9%、77.8%和92.3。由此可见,吉林省高校男女教职人员下肢爆发力较好。
2.3.2 柔韧素质
表4坐位体前屈测量结果显示,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相比,仅30-34岁年龄段,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lt;0.01),其他年龄段无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坐位体前屈值呈下降趋势,而女性变化趋势不明显。单项评分结果显示:男性教职人员坐位体前屈评定在中等以上(3分及3分以上)的比例各年龄段分别为:95.2%、81.8%、84.7%、85.7%、77.8%、73.5%和65.0%;女性比例分别为:95.0%、66.7%、84.6%、20.0%、75.0%和75.0%,由此可见,男性教职人员柔韧性普遍较好,女性在40-44岁年龄段柔韧性相对较差,其他年龄段较好。提示该人群应适当加强肌肉的拉伸练习,以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
2.3.3 反应能力
表4测量结果显示,同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选择反应时相比,仅45-49岁和50-54岁年龄段,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lt;0.01,Plt;0.01),其他年龄段无显著差异。并且与年龄相关性不强。单项评分结果显示:男女各年龄段平均值评分均在4分及4分以上。由此可见,男女教职人员反应能力普遍较好,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速度较快。
表4 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柔韧、反应和平衡素质指标分析
注:与同年龄段男性相比,*Plt;0.05,**Plt;0.01。
2.3.4 平衡能力
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教职人员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呈下降趋势。同年龄段男性均短于女性。但仅在30-34年龄段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1)。单项评分结果显示:男性教职人员闭眼单脚站立评定在中等以上(3分及以上)的比例各年龄段分别为:70.0%、59.6%、39.5%、50.4%、23.5%、40.4%和49.2;女性比例分别为:75.0%、66.7%、54.6%、60.0%、55.0%、45.0%和41.7%,由此可见,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的平衡能力一般,位置感觉、视觉和本体感觉之间的协调能力较弱,应注意加强该能力的锻炼,以锻炼小脑的功能,减缓小脑的衰老,从而提高自身的平衡能力。
2.4体质状况综合评定
表5 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体质综合评分(%)
对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的体质综合评定结果显示(见表5):男性总计合格率为88.5%,女性总计合格率为87.8%。由此可见,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的体质总体情况较好。
3 结论
1)从身体形态学方面看,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男性身高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性各年龄段差异不大,同年龄段的身高和体重,男性均大于女性;男性身高随年龄的增长无显著变化,女性体重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同年龄段的身高和体重,男性均大于女性。男性教职人员各年龄段的BMI平均值均处于轻度肥胖范围,女性50-54年龄段在超重范围,建议男性教职人员和50岁以上女性教职人员应加强锻炼及体质监测。
2)从身体机能方面看,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中各年龄段男性的肺活量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同年龄段的女性。男性肺通气功能较好,而女性普遍较低,应加强呼吸机能的锻炼。同年龄段男女相比,35-39岁年龄段男性教职人员的台阶指数明显大于女性,其他各年龄段男女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台阶指数呈上升趋势,而男性台阶指数的变化与年龄无相关趋势。表明吉林省高校男女教职人员各年龄段心血管机能总体一般,并且女性有略高于男性的趋势。因此,该人群应加强提高心肺耐力的锻炼。
3)从身体素质方面看,吉林省高校男女教职人员反应能力普遍较好,下肢爆发力较好,但握力普遍较差,男性上肢及躯干肌肉的耐力普遍较差,女性腰腹部肌肉耐力较好。因此,应有计划地加强上肢及躯干肌肉力量的锻炼。男性教职人员柔韧性普遍较好,女性在40-44岁年龄段柔韧性相对较差,其他年龄段较好。提示该年龄段女性应适当加强肌肉的拉伸练习,以提高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男女教职人员的平衡能力一般,可以参加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来提高机体的平衡能力。
4)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的体质综合评价较好,但各年龄段、各性别人群的形态和机能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应根据个人的具体状况,科学的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从而全面有效的提高自身的体质状况。
[1] 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 安平,徐峻华.浙江省公务员体质状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2):1660-1662.
[3] 梁冰.辽宁省政府机关干部的体质状况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31-33.
[4] 胡勇刚.河南省高级科研人员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质状况调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145-147.
[5] 何慧丽,许浩.步行锻炼对江苏省公务员体质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2):9-12.
TheResearchontheCurrentSituationofTeachersandOfficials’Constitution
Yu Miao
(Department of Sports Human Science,Jilin Sports Institute,Changchun,130033,Jili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of teachers and officials’ constitution in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lin province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fitness in a sample of 409 teachers and officials in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es in Jilin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1)The male teachers and officials’ BMI evaluation are mild obesity, the female in 50-54 teachers and officials’ BMI evaluation are overweight, therefore the body weight should be controlled. 2)The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the muscle strength of forearm and hand of the female teachers and officials in 25-29 are weak. Moreover, the muscular endurance of the male teachers and officials in 25-29, 30-34 are weak.3)The eligible ratio of general evalua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is 88.5 percent for the male, and 87.8 percent for the female.
Physical fitness; teachers and officials; cardio- respiratory function
G804.49
A
1672-1365(2012)04-0085-04
2012-05-17;
2012-06-20
吉林体育学院资助项目(2009-3-3)。
于淼(1981-),女,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