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讯通”教师认同度及移动学习需求调研与分析*

2012-11-02黄建军郭绍青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1期
关键词:讯通短信家长

黄建军 郭绍青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兰州 730070

“校讯通”教师认同度及移动学习需求调研与分析*

黄建军 郭绍青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兰州 730070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教师对“校讯通”业务的认同度,掌握“校讯通”应用的真实情况,探查教师对移动学习的未来期望和态度,提出移动学习应用与开发的可能向度。

校讯通;教师认同度;移动学习

Author’s address Col leg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Nor 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China 730070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新兴的家校互动平台——“校讯通”在广大中小学得到广泛应用。“校讯通”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语音合成、计算机电话集成、数据库技术,将电话、计算机网络、资讯终端紧密结合,为学校、家庭、社会提供有效、方便、及时的教育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1]。

为了了解甘肃省移动“校讯通”业务应用现状及用户对于移动学习的潜在需求,本研究相继在甘肃省白银、兰州、金昌等地市中小学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访谈活动,根据“校讯通”的功能和业务设计《移动信息技术助力教育信息化——教师用户调查问卷》,通过发放问卷、与学科教师以及教学管理者座谈、个案访谈、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学校教师对“校讯通”的认同度,掌握“校讯通”应用的真实情况,探查教师对移动学习的未来期望和态度,提出移动学习等业务的拓展方向建议。

问卷在正式实施时,充分考虑了地区、学校、年级等差异性,采用分群抽样的办法抽取甘肃省白银市、金昌市、兰州市等12所学校。其中,兰州是甘肃省省会,白银是矿区城市,现在处于资源枯竭转型阶段,金川是矿区,三者在人文、经济、教育等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每所学校发放教师问卷不超过20份,共计发放200份,收回172份,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86%。问卷数据统计分析主要利用统计软件SPSS 17.0统计包来完成。

1 教师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教师作为“校讯通”业务的主要使用者之一,对家校沟通和业务使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用“校讯通”业务与家长沟通可以督促学生的校外学习、辅助家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利用“校讯通”业务辅助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还可以利用“校讯通”业务促进自我发展。教师对“校讯通”业务认同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校讯通”业务的顺利开展。

本次调查抽取的教师样本,男性教师为32人(占21.3%),女性教师为118人(占78.7%);教师年龄在30岁以内的有39人(占26.0%),教师年龄在31~40岁的有75人(占50.0%),教师年龄在41~50岁的有34人(占22.7%),教师年龄在51岁以上的有2人(占1.3%)。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主要是中青年教师,在“校讯通”等新技术的教育应用中,他们是主要人群。任教学段主要是小学,其次是初中,少部分为高中。学校管理者有4人,占2.7%;班主任兼任课教师有104人,占69.3%;任课教师有40人,占26.7%;其他有2人,占1.3%。(注:共150名教师填写上述相关信息。)

2 学校“校讯通”业务开通使用情况

甘肃省“校讯通”业务资费为8元/月,其中包含6元的亲情电话费用,需要办理此业务的家长和班主任联系登记即可开通。目前甘肃省“校讯通”开展的业务如图1所示,主要有家校短信、亲情电话、平安短信、集团彩信、手机邮箱等,提供的业务主要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家长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教子宝典、学生在校表现等。另外,给班主任有一定的话费补贴,用于电话家访。教师在校期间可利用校园V网(一般是另外指定一个小号)进行沟通,每月只需交几块钱的费用,可以不限在校通话。

图1 校讯通各项业务开通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教师对“校讯通”业务使用最多的是家校短信,占50.8%(在与教师、学生、家长的访谈中发现,学校在“校讯通”上通过家校短信提供的主要内容是学生作业);亲情电话次之,占18.3%;平安短信、手机邮箱、集团彩铃、移动CRM、无线网站的使用比较少;平安校车、移动二维码、RFID访客管理系统、TD视频监控、POC(即按即说)、移动办公等业务的使用非常少,在5%以下。

3 教师对校讯通的认同度

问卷中涉及教师对“校讯通”业务态度的问题包括的选项为:a.使我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b.使我更加方便地与家长沟通联系;c.使得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显著提高;d.使得学生的出勤率显著提高;e.使得我与同事的沟通交流更加便捷;f.减少了我对学生在校安全方面的担心;g.使我能更加及时地接收学校的各项通知;h.使得学校节省了办公成本;i.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效;j.“校讯通”业务的开通,增加了我的工作负担;k.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的短信有延时、丢失现象,因此通知重要、紧急的事情时不宜采用。

从表1所示统计结果来看,对“校讯通”积极正面的选项a、b、c、d、e、f、g、h、i,完全同意和同意的教师样本分别占到61.2%、80.2%、68.2%、58.8%、58.3%、 56.7%、70.8%、58.6%、64.5%。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对校讯通的业务持认同态度,其中最认可的排前四位的依次为“使我更加方便地与家长沟通联系”“使我能更加及时地接收学校的各项通知”“使得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显著提高”“使我更加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可见在教师层面“校讯通”基本能够发挥促进家校沟通、获取信息增强管理、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动态的功能。

对于负面反映的j、k两项,有61.6%的教师认为“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的短信有延时、丢失现象,因此通知重要、紧急的事情时不宜采用”,这表明校讯通业务需进一步提高其业务的可靠性。

4 移动学习应用与开发的可能向度

4.1 移动设备的拥有情况——手机、笔记本电脑或上网本是开展移动学习的最主要设备

图2 教师使用的数字设备所占的比例

表1 教师对校讯通业务的态度(有效百分比)

在教师所用移动数字设备所占比例中(见图2),普通手机所占的比例最高,为41%;其次是开通3G服务的手机,比例为18%;再次是笔记本电脑,所占比例为13%;MP3/MP4/MP5/Ipod中的一种占9%;上网本占8%;再就是智能手机,为7%;最后是个人助理和数字学习机,所占比例都为2%,所占比重很轻。

手机仍然是使用比重最高的数字设备,其次是笔记本电脑,这证明手机、笔记本电脑或上网本是开展移动学习的最主要设备。笔记本的比例大于上网本,但实际上上网本的价格更便宜,网速更快捷,携带更轻便,在家庭生活中的使用优势更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认识不够和商家的宣传不够。

4.2 教师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态度——大部分教师愿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

教师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态度也会决定移动学习的顺利开展。调查统计发现,大部分教师表示愿意使用新技术、新产品,并且会主动使用,占调查教师比例的64%;也有近4成的教师不愿意使用这些新产品和新技术(如图3所示,共115名教师对新技术、新产品表明自己的态度)。

图3 教师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态度统计表

在不愿意在课堂中使用新技术的原因统计中,“我不喜欢操作技术设施”占11.9%;“我认为技术设施对课堂、对教师总是一种干扰”占6.3%;“学习、使用技术设施会增加我的工作负担”占11.3%。

大部分教师愿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这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人力基础。但是从3个“不愿意使用”的原因中可以看出,有些教师是排斥使用新技术的,因为他们本身不会使用这些设备,学习这些设备会给他们增加很大的负担,因此在开展移动学习时要加强对教师使用新教学技术的培训工作。

4.3 教师认为应开发通过短信支持教学的移动学习教学系统

如表2所示,教师普遍对开发“通过短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激励、支持的教学系统”的需求比较高,所占有效百分比为62.7%;排在第二位的是“为学生提供综合服务(短信、答疑、内容浏览、辅助教学等功能)的教学系统”这一项,所占有效百分比为48.6%;接下来的一项是“根据不同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功能属性(如屏幕大小)提供相应的学习课程的教学系统”,所占有效百分比为24.8%;而“通过手机或手持电脑等移动设备测验、打分或实时评价的辅助测试系统”这一项,它所占有效百分比仅为13.5%。可见,教师还是希望移动学习平台提供一些辅助教学的服务,而对于移动学习平台所提供的一些辅助测试的服务的需求比较低。

5 校讯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5.1 方便沟通和联系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入,为学生在学校遇到突发事件时和家长保持及时顺畅的联系提供了便捷。比如,学生反映在学校出现诸如高烧等高发性群体传播疾病,如甲型流感H1N1症状时,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2]。而且这种及时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使学生感知到随时随地的关爱。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告诉笔者:“可以知道爸爸、妈妈他们在哪儿、在干什么、在吃什么饭,并且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话告诉妈妈。”有家长说:“老师发信息让自己如何去做,如何配合老师把孩子教育好,家长和老师沟通非常方便。有的老师特别认真,每个代课老师都发,但老师和老师不一样。”

5.2 监督和巩固作业

主要表现在低年级的学生群体当中,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忘记作业或者漏记作业的情况,通过移动通信平台如“校讯通”,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同时把当天的作业以及针对某个学生需要特别提示与叮嘱家长的信息再发送给学生家长,这是对学生记忆的一个补充。有学生说:“当我记不清楚作业的时候就可以看看妈妈的手机,不用跑到别的同学家去问作业了。”有家长说:“家长文化程度不同,有时对某些题家长不能理解,老师会把答案发给家长,自己可以根据答案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5.3 支持教学

低年级有教师反映他们利用“校讯通”给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将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或学生在学习中常犯的错误如易混淆字母、易拼写错误的字母用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家长,督促其在校外的学习中改进;还利用“校讯通”将平时考试阅卷的情况,包括满分多少等信息发送给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学习检测结果,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试卷,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将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内容用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家长,强化课堂上的学习。

表2 教师认为应开发的移动学习教学系统

5.4 支持学校管理

笔者对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到“校讯通”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使用,主要是用于发送各种通知。例如:下大雪,可以发信息让学生不要提前到校;开运动会或搞活动,天气冷暖变化,提醒学生穿什么衣服;将学校的收费信息、开家长会的时间发给家长;也便于为教师发送相关的教务信息;还便于通知社区居民在休息日进入学校参加活动,像学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消息等。

5.5 支持心理辅导

有些教师认为利用“校讯通”给家长发送一些对子女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有可取之处。如兰州十中与兰州市心理学会合作,给家长发送一些心理辅导与教育方法的内容,取得很好的效果。

[1]潘克明.托起明天的太阳:关于“家校通”的应用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7(2):76-78.

[2]李文学.“校讯通”成为校园甲流防范好帮手[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9(6):24.

Survey on Teachers’ Acknowledged Degree on “EDU To Home” and Demands of Mobi le Learning//

Huang Jianjun, Guo Shaoqing

This study was car ried out in-depth research activities by put ting out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which grasped the teachers’ acknowledged degree and the real situations of “ED U To Home”, groped for the teachers’ expectations and at titudes, put forward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dimension of the mobile learning.

EDU To Home; teachers’ acknowledged degree; mobi le learning

G434

A

1671-489X(2012)21-0007-04

10.3969 /j.issn.1671-489X.2012.21.007

本文为2011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面向创新教育的移动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1101-10)、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移动学习理论与应用模式研究”[课题号:GS(2010)GX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黄建军,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郭绍青,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网络技术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讯通短信家长
深圳讯通展览有限公司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道歉短信
代发短信
校讯通又被互联网革了命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校讯通遭封杀背后:教育信息化运营存乱象
芯讯通再次获得at&t认证加速拓展美国物联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