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远程教育成本与规模实证研究
——以重庆电大远程教育为例

2012-11-02周莉,陈丽虹,吴清泉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21期
关键词:在校生规模重庆

现代远程教育成本与规模实证研究
——以重庆电大远程教育为例

周莉 陈丽虹 吴清泉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 400052

基于重庆电大的相关数据,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的成本项目构成比例、生均成本与学生规模的关系;构建U型二次计量模型,回归计算最佳的学生规模。实证发现现代远程教育规模经济特征明显。

现代远程教育;成本构成;规模经济

Author’s address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400052

1 引言

英国开放大学以丰硕的实践成果向世人展示,远程教育能够像传统高校一样,既有效率,又有效益,不仅成本低,而且质量是有保证的。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至今,发展非常迅猛,国家和办学机构为此也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分离的特点,为更多的受教育者提供学习机会,从而通过教学规模的扩大来分担远程教育较大的教学成本开支。成本与规模问题,成为远程教育管理者以及远程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成本与规模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总量上看都比较少,相较而言,实证研究更少。

作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力量,广播电视大学是一个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开放教育系统。在新时期,现代远程教育的成本项目构成比例,生均成本与学生规模间有什么联系及其平衡问题,这都是研究现代远程教育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以重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为例,基于实证数据探讨现代远程教育的成本项目构成比例、生均成本与学生规模关系、最佳学生规模等问题。

2 相关研究

早期经典的远程教育成本与规模研究是魏格(Wagner)在20世纪70年代所开展的相关研究。魏格的研究结论是:开放教育每个当量学生的成本大约是传统大学生均成本的1/4。随着开放大学学生数量的增长,开放大学获得规模扩大带来的好处,即规模经济。

关于远程教育成本与规模研究的文献资料,国外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的归纳和总结。科恩等(Anat Cohen & Rafi Nachmias,2006)通过分析已有的远程教育成本与规模的研究,归纳和总结出3种模型:第一种是组织机构评估,运用数学模型计算方法;第二种是投资收益模型,经典的投资收益模型通常使用会计项目信息;第三种是最常用的方法,即比较研究,很多研究是比较传统面授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成本,另外一些研究则是比较各种技术应用的终身成本。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关于远程教育成本问题的研究起步晚而零散。至今,较有影响的研究有:吴庚生、李海霞(2004)对清华大学网络学院的个案研究,提出远程教育技术成本分析框架,分析了各种技术成本的高低和变化规律;张少刚(2006)认为基于网络教学互动增加,必然提高服务成本和边际成本,合理配置生师比,控制好规模、质量、效益和成本的关系,才能保持一个较经济的规模;方子春、张旭红、张少刚(2007)利用系统可行性和概率论理论,分析远程开放教育成本构成及要素间的协同关系;李莹、张旭红等(2008)运用实证数据研究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点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平衡。以上研究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我国远程教育的成本与规模问题,为该领域的继续和深入开展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3 数据与模型构建

3.1 数据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通过重庆电大相关部门获得2007~2011年的相关数据;二是通过凤凰网查询2007~2011年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等。

作为电大系统办学的中间位置(高层是中央电大,低层是所属区县电大),重庆电大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中央电大统设专业计划,制订相关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所辖地区的区县级电大分校提供教学支持服务;参与系统统设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和制作自用教学资源等。根据这些功能定位,将重庆电大的教育成本数据分为固定资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学习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4个方面:固定资产成本包括房屋、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局域网或城域网建设投资成本等;人力资源成本包括教职员工的薪酬、培训费、专项酬金等;学习资源成本包括网络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制作成本、学习支持服务成本等;管理成本包括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网络运营维护费、考试费、科研经费等。

3.2 模型构建

参照传统教育的规模经济研究模型(丁小浩,2000),构建U型计量经济模型:

其中,ACt是第t年的生均成本,Nst是第t年的在校生人数,STRt是生师比,ut为随机误差项。

对模型①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得出唯一驻点,此时的Ns对应的是最低生均成本点,所以此时的Ns是最佳学生规模。

4 实证分析

4.1 成本项目构成比例

重庆电大拥有多种办学模式,虽然远程教育是其主要办学模式,但其他办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占用着各项资源,因此,经专家建议对所获得财务成本数据按照不同的成本项目分别选择不同的分配标准在各种办学模式成本中进行分摊,从而得出远程教育的各个成本项目数额。另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所以按照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不同的预计使用寿命作为折旧年限,对固定资产成本进行相应调整。此外,考虑到通货膨胀原因,运用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数据,对2007~2011年的成本数据进行调整(即当年成本×100/重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重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成本主要归集为固定资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学习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四项。如图1所示,作为电大系统中间位置的重庆电大由于其承担的功能定位的不同,成本项目构成比例中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比例相对较高。学习资源成本比例相对较低,因为重庆电大仅对开放教育的部分资源和自开课程资源等开发建设,而且因地制宜地可以利用许多中央电大建设的开放教育资源,从而提高资源建设速度和使用效率,表现在学习资源成本上相对经济和节省。固定资产成本比例较小,是因为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重庆电大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已经趋于稳定。

4.2 生均成本、生均可变成本、生均固定成本与规模经济

从实证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在校生人数的不断增长,总成本呈现平稳增长趋势,而生均成本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图2)。运用EVIEWS软件对生均成本和在校生人数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得出变量在校生人数的回归系数为162.63,表明生均可变成本为162.63元。远程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分离的教学特点使得远程教育机构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校舍及生活服务设施,因此随着学生规模扩大,在校学生人数的大幅增长使得生均可变成本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然而,远程教育的固定成本较大,尤其是初始投资巨大,包括房屋、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局域网或城域网建设、各种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制作等。对比回归的生均成本和生均可变成本数据,发现随着学生规模的逐渐扩大,生均可变成本逐渐接近生均成本,且在校生规模总量较高。由此可见,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经济特征明显。

生均成本是指总成本与学生规模的比值,则可以根据总成本计算生均成本,即AC=TC/NS。根据成本性态原理,结合实证数据对生均成本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得出生均成本中生均固定成本较大,而生均可变成本较小的结果。结合图2和表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固定成本被分担后呈现出规模经济,即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生均固定成本在一定的学生规模范围内逐渐下降。

4.3 规模经济与最佳学生规模

一般而言,在校生人数越多,在一定规模范围内越能分担远程教育的生均成本;相反,在远程教育上投入越大(总成本增加),所能提供的教育质量就越高,也就越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远程教育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远程教育的生均成本与在校生人数是存在必然的联系的。根据构建的模型①,运用EVIEW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计算U型曲线上生均成本最低点的在校生人数。

表1 生均成本的成本性态分析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AC

表2 规模经济U型模型分析的估计结果

从回归结果表2来看,在校生人数显著地影响着生均成本,且为负向影响,这说明在校生规模越大,生均成本呈下降趋势,这与图形2呈现的趋势是一致的。另外,回归结果中的生师比更显著地负向影响着生均成本,即生师比越大,生均成本也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与现代远程教育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情况相一致。

对模型①求一阶导数并令其等于0,得出唯一驻点,此时的在校生人数对应的是最低生均成本点。结合实证回归数据,计算得出:当在校生人数达到87 522人时,重庆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生均成本达到最低点,即最佳学生规模是87 522人。由于仅获得5年的相关数据,无法得到长期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还存在说服力不够的情况。但总体来说,这个结果与重庆电大远程教育成本与规模的实际情况大体相符。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重庆电大现代远程教育的成本项目构成比例、生均成本、生均可变成本及规模经济与最佳学生规模等方面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效益问题。

1)处于中间位置的省(直辖市)级电大由于功能定位的不同,成本项目构成比例中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比例相对较高,学习资源成本和固定资产成本比例相对较低。因地制宜地利用许多中央电大建设的开放教育资源,可以提高自建资源的建设速度和效率,从而表现在学习资源成本上相对经济和节省。依托于优质学习资源的规模经济扩张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这种资源建设的前期投入与学生规模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其成本只有通过后来学生规模的扩大来分摊。而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如精品课程建设等),能使远程教育学生直接受益,从而促进学生规模的扩大。

2)远程教育规模经济特征明显。随着近几年现代远程教育的在校学生规模逐渐扩大,生均成本和生均可变成本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且学生规模总量较高,生均可变成本逐渐接近生均成本。从成本性态分析看,生均固定成本相对较大,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生均固定成本在一定的学生规模范围内是逐渐下降的,呈现出规模经济特征。

3)努力平衡好远程教育的成本、质量和规模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校生人数越多,在一定规模范围内,越能分担远程教育的生均成本;相反,在远程教育上投入越大,所能提供的教育质量就越高,也就越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远程教育学习。所以考虑到远程教育的成本、质量和规模,构建U型模型,计算得出生均成本最低点的在校生人数,可以得出最佳在校生规模。通过实证发现,在校生规模和生师比都负向影响着生均成本。生师比是反映教育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远程教育追求规模经济的同时,不应忽略教育质量投入的影响。生师比的高低与教学模式紧密相联,面对规模巨大的学生群体,应积极探索新型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在追求学生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现代远程教育以显著的成本与规模优势,吸引着更多的人选择接受远程教育模式。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与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使得学习时间扩展到人的一生,同时教育平等化要求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教育规模、教育种类和教育方式的需求都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与日俱增。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和远程教育对社会教育需求的适应。现代远程教育以显著的成本规模优势,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体系、人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环境等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程教育模式接受教育,彰显出远程教育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1]郑仁星.开放远程教育成本效益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3):26-32.

[2]Cohen A, Nachmias R. A quantitative cost ef fectiveness model for Web-supported academic inst ruction[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6(9):91-90.

[3]杨亭亭,殷双绪.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在成本和应用方面的比较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5-8.

[4]黄新斌,肖胜旗,王东江.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成本与效益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2):44-47.

[5]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李莹,张旭红,等.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点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平衡[J].天津电大学报:第22届AAOU年会专题,2008(12):45-52.

A Positive Study on Cost and Scale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Take CQTVU as an Example//

Zhou Li, Chen Lihong, Wu Qingquan

This paper, taking 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makes a posit ive study about the cost and scale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The study resul t i l lust rat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st propor tion, the average student cost and the scale of students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and demonst rates a scale economy feature. A quadratic form regression model has been establ ished and the break-even point for measuring the ef fectiveness of modern education economics.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cost proportion; scale economy

G432

A

1671-489X(2012)21-0027-03

10.3969 /j.issn.1671-489X.2012.21.027

猜你喜欢

在校生规模重庆
数说高教
重庆客APP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规模之殇
在这里看重庆
山西省普通高校在校生在籍学习证明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高职高专护理在校生升本现状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