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分析
2012-11-01王芳
王 芳
(随州中心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变化快,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1],死亡率极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增加。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h至37d。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昏、晕厥、胸闷、心悸、背痛、剑突下痛、左肩痛等。按心电图所示梗死部位:广泛前壁梗死8例,前壁心肌梗12例,下壁心肌梗死22例,侧壁心肌梗死15例,右心室梗死6例,下壁并高侧壁梗死7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史47例,糖尿病史22例,高血脂症15例,冠心病4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8例,心律失常36例,心源性休克2例。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①缺血性持续胸痛的时间超过30min;②心电图显示急性期的动态演变;③ 心肌坏死血清标志CK-MB浓度是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并且有动态演变,根据早期ST段可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以上诊断标准至少具有两条即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2]。
1.3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除颤准备。在进行溶栓治疗前,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血型。患者先给予口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每日口服150mg,静脉给予150万 U(2.2U/kg)尿激酶,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30min内静脉滴注完,给予肝素100mg静脉滴注,连用3d。每6小时检测凝血活酶时间,治疗期间持续心电监护。使用杜冷丁或者皮下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者静脉滴注解除患者疼痛,使用他汀类药物、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以及除颤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1.4 疗效标准
1.4.1 再通判定标准
①患者在溶栓治疗后,心电图中2h内ST段抬高部分回降超过50%;②患者的胸痛症状在2h内缓解或者消失;③患者在2h内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③心肌酶峰值发生前移现象,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达到峰值时间提前至发病后14h内。
1.4.2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ST段基本恢复正常;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并发症减轻,心电图ST-T持续改变;恶化:患者临床症状加重,出现并发症或并发症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患者溶栓时间、治疗时间以及血管再通率()
表1 患者溶栓时间、治疗时间以及血管再通率()
例数 溶栓时间(h) 治疗时间(d) 血管再通率70 1.2±0.8 7.1±3.2 67(95.7%)
通过表1可以看出,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治疗,平均溶栓时间(1.2±0.8)h,平均治疗时间(7.1±3.2)d,血管再通率为95.7%。
表2 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结果 (n)
通过表2可以看出,治愈44例(62.86%),好转24例(34.29%),恶化或死亡2例(2.86%),总有效率97.14%。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发病的一种类型,早期主要出现心律失常、室颤等临床症状。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血供不足,心肌缺氧、缺血发生坏死导致的,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渐增加。临床上治疗原则为及早诊断,快速开通冠状动脉,恢复血运,改善濒死心肌血运循环,防止心肌梗死面积再度扩大,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转归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采用尿激酶进行快速溶栓,尿激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从人的尿液或者肾细胞组织培养液中提取,能激活纤溶酶原,水解纤维蛋白,使富含纤维蛋白的血栓溶解,梗死部位的血管再通,达到溶栓效果,具有很高的活性,通透性强、渗透性高,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价格低廉;另外,尿激酶溶栓后容易发生再闭,一定要给予肝素辅助治疗。总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及时诊断,尽快溶栓,降低患者死亡率,尿激酶静脉溶栓简单易行、经济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谭宝玲.16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体会[N].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3(16):75.
[2]叶卓联.8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15(32):863-864.
[3]杨宏宇.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14(31):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