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百色壮族医学生骨量、肌肉量及其年龄变化研究①

2012-11-01林朝文陈东喜吴联滔陆长泽罗艳萍李莉黄秀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右江骨量年龄组

林朝文,陈东喜,吴联滔,陆长泽,罗艳萍,李莉,黄秀峰②

(1.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lcwhxf@163.com;2.右江民族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广西 百色 533000;3.右江民族医学院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广西 百色 533000)

人体结构包括身材大小、体型和身体成分三个部分,其中,身体成分随饮食和体育锻炼出现的变化最大。身体成分(body composition)是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如水、蛋白质、脂肪、细胞、骨骼肌和矿物质[1,2],研究各身体成分组成规律和身体成分组成与健康的关系、探索体内外因素对身体成分的影响等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由于长期承受繁重的学习和严峻的就业压力,加上体育锻炼时间少及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过量摄入等因素影响,身体素质不容乐观。所以,研究分析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学者对壮族医学生身体成分分析的文章很少,笔者以在右江民族医学院就读的561名20~24岁壮族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国产的体成分测量仪测量其身体成分,对骨量、肌肉量、身高和体质量进行测试和分析,旨在探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的骨量和肌肉量的现状,为今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提出对策和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3月,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整群随机抽取在右江民族医学院就读的561名20~24岁壮族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被测试者体检健康、无残疾畸形,被测时空腹、赤足。要求其父母均为壮族,三代无族外通婚,彼此无亲缘关系,分为 20岁~、21岁~、22岁~和 23~24岁四个年龄组,男、女共8个组别,每组测量人数不低于50人。

1.2 方法 身体成分采用百利达生产的BC-532型人体脂肪测量仪测量,并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步骤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按《人体测量方法》[3]和《人体测量手册》[4]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项目主要有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4项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测量数据录入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广西壮族医学生各年龄组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各年龄组男生的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测值均明显高于女生(P<0.01);同一性别与前一年龄组相比较,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2.2 广西壮族男女医学生低骨量检出率 本测量仪骨量评定标准见表2,按此标准推算出壮族男女医学生低骨量人数分别占男女生总数的10.21%和25.15%。

2.3 广西百色市壮族医学生各年龄组体成分均值 见图1~图4。

表1 广西壮族医学生各年龄组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 ()

表1 广西壮族医学生各年龄组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 ()

注:与女性同年龄组相比较,a:P<0.01

年龄(岁) n 身高(cm) 体质量(kg) 骨量(kg) 肌肉量(kg)男性20~ 55 167.87±5.683a 57.931±6.3328a 2.638±0.2273a 47.940±4.2742a 21~ 58 169.45±6.003a 58.529±6.9964a 2.640±0.2449a 47.962±4.7971a 22~ 57 168.72±4.421a 59.667±6.4981a 2.670±0.2044a 48.528±3.9135a 23~24 65 169.40±4.530a 59.743±6.8734a 2.671±0.2090a 48.662±4.8106a女性20~ 104 156.47±5.525 47.026±4.9655 1.983±0.2455 34.122±2.953521~ 105 156.20±4.373 47.015±4.5833 1.977±0.2091 33.837±2.198822~ 62 155.21±4.065 45.610±3.3785 1.895±0.1703 32.937±1.790923~ 14 55 155.56±3.403 47.189±4.0913 1.938±0.1694 33.602±1.7690

表2 骨量评定标准 (单位:kg)

3 分析与讨论

3.1 身高与体质量 见表1和图1~图2。壮族男医学生身高随年龄增长呈上升回落再上升的“N”形起伏,女医学生身高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至22岁~组回升,男、女同年龄组身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壮族男医学生体质量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至22岁~基本持平,女医学生体质量随年龄增长,在20岁~变化不大,21岁~组稍有回落后上升,男、女同年龄组体质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

3.2 骨量与肌肉量 见表1~表2和图3~图 4。壮族男医学生骨量与肌肉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20岁~基本持平随后稍有上升,22岁~组变化不大,壮族女医学生骨量与肌肉量随年龄增长而略有降低至22岁~组最低后回升,男、女同年龄组骨量与肌肉量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按表2骨量评定标准,推算出壮族医学生低骨量男女生人数分别占男女生总数的10.21%和25.15%。骨质疏松患病率壮族、毛南族较高,瑶族和苗族较低[5]和本研究壮族医学生低骨量检出率较高的结果,提示医务工作者,提高壮族医学生的骨量是预防壮族人群骨质疏松的重要环节之一。

3.3 壮族医学生身体成分组成特点 本研究表明:壮族医学生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同一性别与前一年龄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中前4项同一年龄组男、女间比较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男、女生低骨量人数分别占男、女生总数的10.21%和25.15%。广西百色壮族医学生身高、体质量、骨量和肌肉量都存在性别上差异的特点,进一步证实了身体成分在人体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年龄、营养、运动、性别和种族等都是影响人体体成分的重要因素[6,7]的观点。本研究壮族男、女医学生身高和体质量变化与壮族大学生身高、体质量均为23~24岁组最大有相似又有不同[7]。

[1]王自勉.人体组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

[2]杨敏,赵小惠,马青录,等.延安大学研究生体成分的调研[J].延安大学学报,2009,28(3):104-107.

[3]席焕久,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5-197.

[4]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202-427.

[5]黄秀峰,周庆辉,浦洪琴,等.广西仫佬族女性定量超声骨峰值[J].解剖学杂志,2011,34(1):107-109.

[6]Horlick M,Arpadi SM,Bethel J,et al.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models for prediction of total body water and fat-free mass in healthy and HIV-infect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02,76(5):991-999.

[7]韦荣耀.百色市壮族医学生体格测量与体成分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5):610-612.

猜你喜欢

右江骨量年龄组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3年招生简章
闭月羞花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
历次人口普查中低年龄组人口漏报研究
在不同怀孕年龄组中头3个月的唐氏综合征联合检验效能:筛查方针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