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2-10-30蔡翠萍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 蔡翠萍(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1、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现场访问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武侯区的红牌楼、芳草街和双楠街等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进行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调查,实际了解目前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理清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中存在的各类关系及矛盾,提高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整体发展水平,宣传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好处,为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能够更好的发展提出相对的意见。
2、研究的意义
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活动,一个区域的活动水平与他们自身的经济水平相联系,可直接反应出这个区域的繁荣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的高低,为此对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进行调查很有必要。通过此次的调研活动得知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内容的研究更加充实了些,于此也可以查找得知武侯区繁荣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
3、研究的对象
根据社会学原理与方法,,把武侯区大众体育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调查范围不是该区体育的全体,,而是仅限于武侯区大众体育的红牌楼、芳草街和双楠街的地点进行调查。本调查对大众体育的界定是学校体育和武装力量体育以外的社会大众体育健身与娱乐活动,抽样调查的总体是全区16岁以上的居民人口。本次采用抽样调查对武侯区中的红牌楼、芳草街和双楠街进行的详细的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6份,回收率95.3%。其中,男性96,占33.6%;女性190,占 66.4%。
4、研究的方法
4.1、文献资料法
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查找收集相关资料,获得武侯区大众体育的信息,在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中用大众体育作为关键词可收集有关文献831条有关内容。
4.2、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社会学的要求,,根据本课题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对武侯区中的红牌楼、芳草街和双楠街采用随机抽样,抽样调查的项目包括锻炼的方式、锻炼地点、锻炼项目、锻炼需求、锻炼目的等。通过问卷统计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问题,,研究武侯区大众健身发展的现状。
4.3、现场访问
根据现场问卷调查时出现的问题,,对部分人进行了解、访问和座谈,,了解到更为详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4.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常规的统计处理。
5、结果与分析
5.1、体育、大众体育、体育活动与健身活动的概念
体育英文是physical,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
大众体育亦称“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是为了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社会上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包括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老年人体育、妇女体育、伤残人体育等。主要形式有锻炼小组、运动队、辅导站、体育之家、体育活动中心、体育俱乐部、棋社,以及个人自由体育锻炼等。
5.2、人们对大众体育健身活动意识的分析
5.2.1、关于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必要性
调查中约有82%的人认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有必要(60%)和很有必要(42%)。
5.2.2、关于对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功能的认识
人们对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功能的认识取决于人们的文化水平,,特别是体育文化水平高低。调查表明,,约有84.8%的人只能列举出增强体质、医疗疾病等体育的自然功能,,而能同时列举出体育政治、经济等社会功能的只有15.2%。显而易见,,武侯区居民对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功能的认识有待提高。
5.3、武侯区居民体育消费状况
体育消费包括购买体育服装、鞋帽、运动器材等消费,,参加俱乐部锻炼等消费,,观赏体育比赛的消费及其它与体育相关的消费等。从武侯区居民体育消费来源看显然武侯区居民是自己花钱进行体育消费的,,表明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在体育人群中已形成。但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人们正常经济收入的高低,,决定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形式。据资料显示,,自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国民的健身意识和实际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呈现良好趋势,,体育健身及其他体育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武侯区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体育消费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武侯区健身的状况。武侯区居民每年支付体育消费在50元以下者占42.6%,,50~100元者占35.7%,,100元以上者占16.4%,,无体育消费者占5.2%。这种消费基本上保持在体育的实物消费上,,如购买运动服装和简易体育器材用具。用于体育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更低,,在抽样调查的300名居民中仅有12.4%的人有到经营性体育场馆去进行体育消费的意向。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不高的现象,,一方面说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体育消费意识的理念有关。武侯区是成都市的中心地段,,加强大众体育消费意识的宣传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表1:武侯区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表(单位:人)
5.4、参与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分析
本次对武侯区的部分居民锻炼项目的调查,,按参加人数多少排序依次为::散步、跑步、民族传统项目(气功、武术等)、健身舞(操)、球类和其它。武侯区居民参加最多的体育锻炼项目是散步,,其原因是散步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可随意变换环境,,任意调节负荷量,,长期坚持能够提高心血管功能。
5.5、参与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地点及时间分析
调查表明,,武侯区居民参与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地点以家居为中心,,以就近为基本原则。调查显示,,晚上是武侯区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间,,中选率达60.5%;:早上为34.7%;:而中午和下午锻炼的人较少。大部分调查对象运动健身场所集中在家居附近的广场、空地以及公园、体育场(:馆):和健身俱乐部。
表2: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地点选择统计一览表(%)
5.6、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
5.6.1、武侯区居民大众体育健身活动负荷还不够,:健身功效有待提高,居民参加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养身,:体育健身活动中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占82.4%,:治疗疾病占18.6%。由于大众体育健身活具有个人余暇性以及由之衍生而来的离散性、自由性特点,:因此居民选择活动项目有明显的非竞技化、文体一体化以及韵律性、表演性、趣味性特点。依据这些特点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大多采用功、操、拳、舞、剑等自我竞争类项目,:甚至以下棋、钓鱼、散步、聊天的形式来健身,:因而运动强度小,身体负荷低。而有对抗情景、多人同场竞技类项目参加较少,:健身效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5.6.2、武侯区居民大众体育健身活动技能水平较低,:竞赛交流机会少,比赛是体育运动技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需。据调查,:除羽毛球球、乒乓球和节日长跑等已形成比赛制度以外,:其余绝大部分项目处于自娱自乐状态,:调查发现晨晚练者中从未参加过比赛的占总数的86.5%。
5.6.3、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缺乏有效组织、缺少健身设施,调查结果表明,:武侯区居民参加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主要是个人锻炼较多,与亲友和同事较少,:而参与区域活动的,处于末位。这说明武侯区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组织开展得还很不够,: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活动场地,:急需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6、结论与对策建议
6.1、结论
6.1.1、武侯区大众健身活动的普及程度是比较高的,:健身活动的态度比较积极。被调查人群中86.8%的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健身活动,:但有一半以上达不到体育人口标准,:说明活动质量不高。
6.1.2、制约武侯区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缺乏足够的余暇时间,:工作负担重、身心疲劳、自我调节度差,:缺乏运动场所和设施以及对体育健身活动没有兴趣。
6.1.3、武侯区居民的活动地点以家居为中心,:以就近为基本原则。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项目依次为::散步、跑步、民族传统项目(:气功、武术等):、健身舞(:操):、球类等;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清晨及晚上,:中午和下午锻炼的人较少。
6.1.4、强健身体是武侯区居民锻炼的首要目的。通过健身运动,:不但可以放松自己,:更重要的是充实生活。大部分参加健身运动的调查对象深切感受到通过健身运动自己更健康了,:精力更充沛了,:性格更开朗了,:而且一部分人免疫力增强,:自信心得到提高。
6.1.5、武侯区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有待提高。体育除了健身、娱乐、交流等自然功能以外,:体育政治、经济等社会功能在当今社会已日益体现。
6.1.6、武侯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主要去免费场所。体育消费与家庭收入呈正比关系武侯区居民参加健身活动的消费占月收入比例2%下占多数。体育消费以体育物质产品消费为主,:运动服装等是消费的主要部分。
6.2、对策建议
6.2.1、更新观念,:加大力度宣传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6.2.2、加大区域体育宣传力度,:多渠道地开展区域体育宣传活动
6.2.3、依靠新科技,:提高区域体育科学化水平
6.2.4、各级政府应把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6.2.5、广泛深入开展社区群众性运动竞赛活动
[1]焦勇.河南省新乡市社区大众健身活动的现状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10.
[2]孙伟庆,李洪娟.浅谈高校健美操在大众健身活动中的积极作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张宏梅.城市社区大众健身活动构建与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
[4]陆亨伯,王章明.“圈子体育”——大众健身活动的新载体[J].体育文化导刊,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