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背俞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12-10-26刘小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5期
关键词:俞穴颈椎病颈椎

刘小平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针刺背俞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刘小平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目的 探讨针刺背俞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人、对照组20人;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对照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60.00%,治愈率分别为68.33%、25.00%。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刺;背俞穴;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交感神经根受到牵拉而引起的一系列内脏和五官方面的症状,其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危害最重,症状复杂,表现多样。临床表现主要以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头晕、眼花、耳鸣、手麻等。笔者自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80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经分组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80名我科收治并确诊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人和对照组20人;其中治疗组男24人,女36人;对照组男8人,女12人。治疗组平均年龄(56.13±12.6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54.27±12.86)岁;治疗组病程为(15.0±6.3)月,对照组病程为(14.0±6.7)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1)颈肩背酸胀痛、心前区痛,疼痛呈钝痛、胀痛或刺痛,胸闷、气短,症状劳累加重及颈椎病症状;(2)心电图、长程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无明显心脏器质性病变;(3)按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无效或症状缓解不明显;(4)颈椎X线片、CT或MIR检查提示有典型颈椎病临床影像学改变。

1.3 治疗方法

1.3 .1 治疗组 取穴:心俞、厥阴俞、内关。操作:嘱患者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30mm×40mm毫针,于心俞、厥阴俞快速刺入皮肤,然后针尖指向脊柱方向,针体与皮肤呈75°角缓慢进针,同时行捻转手法,患者常有胸背部的放射感;内关直刺30mm,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30分钟。

1.3 .2 对照组 取穴:颈夹脊穴,嘱患者俯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0.30mm×40 mm毫针,快速刺入皮肤,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1.3 .3 疗程 两组患者均为10天一疗程,两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考有关资料自拟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但遇劳累或长期不良姿势偶有复发;好转:症状部分消失或有一定程度缓解,但病情迁延容易复发;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分别为68.33%、25.00%,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椎病为现代生活的多发病,其发病原因有风寒湿气、肝肾不足、积劳损伤、气血亏虚等,其发病机理多与神经压迫、椎体失稳、神经刺激、应力改变、体液因子刺激等因素有关[2]。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可刺激局部穴位感受器,反射性地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肌或血管痉挛,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纠正椎间关节紊乱等,从而恢复颈椎正常解剖关系和生物力学平衡[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虽发病率低,但危害最重。由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甚至反弓,引发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上下关节突关节增生内聚,椎间盘变性,膨出或突出,韧带钙化等因素压迫或刺激颈交感神经,使其受累而表现出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症候群。临床表现主要以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头晕、眼花、耳鸣、手麻等。颈椎解剖结构中有大量神经分布,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由T1~T5发出,经颈上、颈中和颈下(即星状神经节)更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形成心上、心中、心下3条神经,此3条神经与颈交感神经的数个灰交通支合并,至心脏和主动脉弓形成心神经,支配心脏和冠状动脉的舒缩活动。当颈椎退变造成颈椎机械力学紊乱,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时,会对颈交感神经产生刺激、压迫,使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累,冲动向下扩散,通过心神经丛产生内脏感觉反射,可引起类似心绞痛症状[4]。心俞、厥阴俞为心和心包的背俞穴,深层布有第四、第五胸神经后支,针刺背俞穴可调节颈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降低心神经丛兴奋性,调节冠状动脉的舒缩功能。背俞穴是脏腑气血输注于腰背部的特定穴位,与相应脏腑有着特殊的联系,对其进行一定刺激能激发和调整脏腑功能,起到固本培源、调和气血的作用,使人体之阴阳气血平衡,脏腑功能正常,疾病自愈。

[1]李家顺,贾连顺.当代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2]施杞.要重视对颈椎病的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1.

[3]蒋振亚,李常度.杵针大椎八阵穴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2):94.

[4]吴永才.颈心综合征85例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1998,4(2):96~98.

R246

B

1671-1246(2012)15-0138-02

猜你喜欢

俞穴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拔罐治疗脂肪肝
游泳 赶走颈椎病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治疗粉刺肺经风热证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