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2-10-25张春燕王茜茜
张春燕,葛 平,王茜茜,王 加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研究
——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春燕,葛 平,王茜茜,王 加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通过对我院学生体质健康的各项指标进行采集,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性地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建议,以便为学校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及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健康
200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并实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了适应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好形势,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我院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完善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我院按《标准》要求对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对所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性地提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建议,以便为学校进一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及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对我院大一、大二在校学生按《标准》要求,进行了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6个项目的测试。两个年级学生受测人数情况见表1,受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均为良好。
表1 2010年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体质健康测试、高等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0.0软件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进行分析,根据因子分析的原理,运用因子的特征值、因子负荷对体质健康测试中的各个指标进行分析。
1.2.3 逻辑分析法 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资料,运用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2 研究结果
2.1 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总体状况(见表2)
表2 2010年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统计情况
2010年测试了我院2193名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等6项指标,男、女生平均测试总分分别为68.6分和74.5分,标准差除肺活量指标较大外,其他均较小。除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测试总分的偏态系数小于0(呈负偏态分布),其他指标的偏态系数均大于0,说明样本呈正偏态分布。峰态系数均大于0,说明指标分布趋向比较陡峭。我院男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和台阶测试成绩比女生好,但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和测试总分这3项成绩比女生差。说明男生耐力类项目成绩比女生好,女生在柔韧、力量类项目和速度、灵巧类项目上成绩比男生好。
2.2 我院不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比较
为了探求我院不同年级学生体质水平的现状及其规律,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两个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情况进行比较。具体见表3。
(1)身体形态变化。大一、大二男、女生的体重均值分别为0.379、0.717(P>0.05),说明不同年级男女生体重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男生的身高均值为0.309(P>0.05),说明不同年级男生身高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女生的身高均值为0.001(P<0.01),说明不同年级女生身高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2)身体机能变化。大一、大二男生的肺活量均值为10.514(P<0.05),说明不同年级男生肺活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女生的肺活量均值为0.000(P<0.01),说明不同年级女生肺活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表3 我院学生体质测试单因素方差分析
(3)身体素质变化。大一、大二男、女生的台阶试验指数均值为0.363、0.053(P>0.05),说明不同年级男、女生台阶试验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即耐力类项目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男生的坐位体前屈指数均值为0.164(P>0.05),说明不同年级男生坐位体前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即柔韧、力量类项目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女生坐位体前屈指数均值为0.042(P<0.05),说明不同年级女生坐位体前屈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即柔韧、力量类项目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男生1分钟跳绳指数均值为0.661(P<0.05),说明不同年级男生1分钟跳绳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即速度、灵巧类项目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大二女生1分钟跳绳指数均值为0.000(P<0.01),说明不同年级女生1分钟跳绳指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即速度、灵巧类项目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不同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等级结果呈正态曲线分布,女生身高、肺活量、速度、灵巧类项目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表明女生在身体形态、肺活量、速度、灵巧方面有显著发展,符合同期大学生体质研究情况。女生在耐力类项目上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女生在有氧耐力的发展上停滞不前。在体育课内外应加强有氧耐力的练习。男生耐力类项目和柔韧力量类项目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男生有氧耐力和柔韧力量的发展较差,建议男生在体育课内外应加强有氧耐力和柔韧力量的练习。
2.3 我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分析
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影响因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归纳学生体质促进的潜在因子,从而探讨我院学生体质结构差异,见表4。
表4 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表
如表4所示,KMO测度检验值是用于衡量一组变量的相关程度的值。一般说来,KMO值越高(接近1.0时),表明变量间的公共因子越多,研究数据适合用因子分析[1]。学生体质测试指标的KMO值在0.665~0.870之间,指标值介于指标样本评价的中等与较好的等级之间,表明各级指标样本大小符合要求,数据适用于因子分析。
Bartlett球体检验表明相关矩阵是否是单位矩阵,如果是单位矩阵,则认为因子模型不合适。一般说来,Bartlett球体检验显著水平值越小(<0.050),表明原变量之间越可能存在有意义的关系,如果显著水平值很大(>0.100),表明数据可能不宜于因子分析。学生体质测试指标样本的Bartlett球体检验显著水平值均为0.000,均小于0.050,拒绝了虚无假设,不可以把相关矩阵看成是一个单位矩阵,因此,表明变量之间有相关性,即有共同因子的存在,肯定了因子分析的适用性[1]。
先将6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变量标准化,建立所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后用SPSS软件输出结果,计算出特征值和累计贡献率,见表5。
表5 学生体质测试主成分分析的数据统计
根据统计原理,“贡献率反映了前n个主成分合起来提供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百分比”[1]。从表5可以看出,3个主成分最小特征值1.842>1,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6.224%,说明这3个主成分能基本提供学生体质测试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所需要的信息量,具体见表6。
表6 学生体质测试指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从表6可知,第1主成分共性因子身高体重指数为负数,其余项因子为正数,说明第1主成分支配身高、体重、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的作用,其中身高、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的因子得分大于0.1,因此,第1主成分共性因子可以解释为身体机能发展因子。第2主成分共性因子肺活量体重指数为负数,其余项因子为正数,说明第2主成分共性因子支配身高、体重、肺活量、身高体重指数、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的作用,其中身高、体重、身高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的因子得分大于0.1,因此,第2主成分共性因子可以解释为身体形态发展因子。第3主成分共性因子身高、体重、肺活量为负数,其余项因子为正数,说明第3主成分共性因子支配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的作用,这5项因子的得分均大于0.1,因此,第3主成分共性因子可以解释为运动素质发展因子。
我院学生体质测试水平受3个主成分共性因子影响,权重构成:身体机能发展因子(3.094)、身体形态发展因子(2.032)、运动素质发展因子(1.842),累计贡献率达86.224%。3个主成分共性因子中身体机能发展因子和身体形态发展因子起主要支配作用,说明营养膳食结构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起关键作用,应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再通过体育运动的手段改善身体的机能和形态,使学生的体质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我院男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成绩比女生好,但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和测试总分这3项,男生比女生差,即男生在耐力类项目成绩要比女生好,女生在柔韧、力量类项目和速度、灵巧类项目成绩上成绩要比男生好。
(2)我院女生在身体形态、肺活量、速度、灵巧方面有显著发展,但耐力类项目无明显差异,应在体育课内外加强有氧耐力的练习。男生在有氧耐力和柔韧力量的发展较差,应在体育课内外加强有氧耐力和柔韧力量的练习。
(3)我院学生体质测试水平受3个主成分因子影响,权重构成:身体机能发展因子(3.094)、身体形态发展因子(2.032)、运动素质发展因子(1.842),累计贡献率达86.224%。
3.2 建议
3.2.1 开展职业体育教育 在医学院校开展职业体育教育,能更好地体现出学校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全面掌握医疗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通过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既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锻炼强健的体魄,又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也符合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如太极拳就是康复性的体育技能,可作为必修内容,要求每名学生必须掌握,让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掌握健身运动中预防疾病和康复保健的知识和方法。
3.2.2 正确培养学生的锻炼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知识的传授,又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正确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2.3 组织好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大课堂”,它可以使课堂教学的任务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巩固、扩展和弥补。因此,我们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养成锻炼的习惯。
[1]丛湖平.体育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G526.5
B
1671-1246(2012)10-0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