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家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现状调查

2012-10-24穆福骏

上海护理 2012年3期
关键词:居家主观年龄

穆福骏

(上海市卢湾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023)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病因不明、起病隐袭、进行性发展的原发性脑变性疾病,常起病于老年或老年早期。临床上以记忆综合征、失语、失用、失认和执行功能障碍为特征,同时伴有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1]。在目前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情况下,老年性痴呆患者只能居家由家属照料。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运用社会支持量表对50例居家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照顾者的总体社会支持情况以及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和患者病程长短对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的影响,为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在居家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0年4—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5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照顾者,其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60岁以下28例,≥60岁22例;平均年龄(56.9±4.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以上39例。与患者关系:兄弟姐妹9例,配偶16例,子女25例。患者病程:<2年19例,≥2年21例。本组患者均符合CCMD-3老年性痴呆诊断标准;照顾者均是与患者共同生活1年以上的直系亲属,并承担患者的主要照料责任;照顾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躯体疾病、精神疾患。

1.2 调查工具 分为2部分:①基本情况调查,了解照顾者的一般信息及家庭的情况,包括照顾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患者病程等。②社会支持量表 (SSRS)[2],用于测量个体社会关系的3个维度,共10个条目:1~4和8~10条为单选题,选择1、2、3、4 项分别计1、2、3、4 分;第5 条 A、B、C、D 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条如回答“无任何来源”计0分,回答有来源者,有几个来源计几分。第2、6、7条计分之和为客观支持分,第1、3、4、5条计分之和为主观支持分,第8、9、10条计分之和为对支持的利用度,总分即10个条目的计分之和。得分越高表示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该量表经长期使用表明设计基本合理,有效、简便、条目易于理解无歧义,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重测信度为0.92,各条目的一致性在0.89~0.94之间,适合我国人群使用。

1.3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门诊护士对居家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发放一般资料问卷及SSRS量表,采用统一指导语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表说明,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若独立完成确有困难,由护士不加暗示的逐条读出,调查对象独立作出选择,护士代为记录。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社会支持总分 50例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6.62 ±7.90)分,高于国内常模(34.56 ±3.73)分,t=5.349,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平均得分分别为(8.36±2.10)分、(18.30 ±2.34)分及(7.01 ±1.56)分。

2.2 不同年龄照顾者SSRS得分情况 见表1。

2.3 不同文化程度照顾者SSRS得分情况 见表2。

表1 不同年龄照顾者SSRS得分情况(±s)

表1 不同年龄照顾者SSRS得分情况(±s)

年龄(岁) n 78>60 22 8.06 ±3.01 20.62 ±5.03 6.77 ±1.39 F 值 1.624 6.385 0.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利用度<60 28 11.68 ±3.40 24.52 ±4.65 7.50 ±1.713 P 值 <0.05 <0.05 >0.05

表2 不同文化程度照顾者SSRS得分情况(±s)

表2 不同文化程度照顾者SSRS得分情况(±s)

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 利用度初中及以下 11 10.54 ±2.85 22.87 ±3.91 6.77 ±2.文化程度 n 01高中以上 39 8.63 ±4.21 20.62 ±5.03 7.51 ±1.88 F 值 2.383 6.531 0.025 P值 <0.05 >0.05 < 0.05

3 讨论

3.1 居家痴呆患者照顾者的总体社会支持情况 社会支持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应激反应,对机体提供保护作用,社会支持缺陷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3]。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互助意识的增强,老年痴呆患者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怀和支持。而照顾者的情况不尽如人意。调查显示,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表明照顾者能获得较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有利于提高照顾者的适应行为、帮助其采取有效应对方式及保持积极的心态。相对于客观支持,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2]。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作为社会支持的第3个维度利用度,是社会支持真正发挥作用的部分。只有在调动了所有社会支持并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2 老年患者是社会支持的弱势人群 本组研究显示,仍然有82%依靠配偶和子女提供照顾,与《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4]的结果相符合。表1显示,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主、客观支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下的照顾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均高于高于60岁以上的照顾者。其原因可能是60岁以下的人群往往会和家人住在一起,尤其是与配偶在一起,有婚姻作为稳定的社会支持。另外,60岁以下的人,有部分可能还在单位工作,有同事、朋友间的人际交往;而年龄大的人,由于文化程度低、反应迟钝、社会交往少、社会关系少、生活能力下降和经济负担能力差等原因,使主、客观支持均处于最低水平。因此应主动发挥对老年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3.3 低学历者是社会支持的弱势人群 本次调查发现,文化层次低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均较高,而利用度低;而文化层次高者客观支持、主管支持均较低,而利用度高。可以理解为文化程度不高者,对疾病知识匮乏,日常护理中很难采取正确的应对机制,或遇到问题束手无策,更不会主动寻求周边资源的帮助,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发挥专业角色的作用,加强对此类人群的干预,以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度。

3.4 照顾者存在心理问题 伍毅等[6]研究证明,痴呆患者照顾者生存质量较正常健康老人和需要护理但非痴呆老人的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差。因此认为,老年痴呆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及行为方面的问题,将直接给照顾者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易产生心理疾病,建议这类患者应有专科医院收治,或有精神科专业人员的干预,加强疾病知识宣教、照料技能的训练、加强社会支持,以缓解照顾者的压力。

4 小结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的患病人数日益增多。有报道显示,65岁以上老年痴呆患病率达3% ~8%。老年痴呆得到广泛重视,而忽视了对其照顾者(如配偶、子女、或其他亲人)健康状况的关注。照顾者在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照料和监护的同时,更在精神、经济、人际关系各方面承受一定的压力。老年痴呆照顾者因其本人原因以及患者的病情,已严重影响其心理状况。因此,在关心痴呆患者的同时,也要关心痴呆患者照顾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必要时给予干预,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心理咨询及治疗,加强社会支持,是精神科工作人员乃至全社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老年照护护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大家转变观念,逐步建立以政府牵头,医院为中心,与专业养老机构、社区、家庭成员多方合作的长期照护模式,将有助于提高居家老年痴呆患者及照顾者的生存质量。

[1]曹新妹.精神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3]林鸣芳,李孝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上海护理 2011,11(4):34-36.

[4]郭平,陈刚.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23.

[5]伍毅,张怀惠,李小青,等.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7(6):453-456.

猜你喜欢

居家主观年龄
变小的年龄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微生高的往事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