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换药时间对清创缝合术后患者伤口愈合的影响
2012-10-24陶宝英
陶宝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上海 201599)
伤口换药是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药质量是伤口良好愈合的关键,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外伤患者其伤口愈合情况与清创缝合术后首次换药时间有直接的关系。首次换药时间不同,患者表现出的疼痛感、敷料与伤口粘连程度、换药时所用的盐水棉球量及时间、新生肉芽组织损伤渗血、伤口周围红肿、伤口愈合情况等均有不同。为保护新生肉芽组织,减少痂皮损伤,促进伤口的愈合,我科于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清创缝合术后需要换药的患者给予不同时间换药,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开放性外伤患者667例。损伤部位包括头面部、四肢和胸腹部等;受伤程度不包括骨折、肌腱和大神经损伤;伤口污染程度排除重度污染;受伤后6 h内经急诊在局部麻醉下行清创缝合术。667例患者中,男392例,女275例;年龄1~83岁,平均年龄28.6岁;伤口直径0.5~12.0 cm。按首次就诊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343例和观察组32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程度及部位、伤口污染程度及用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智能障碍,糖尿病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1.2 换药时间安排 两组患者治疗及换药方法相同,对照组清创缝合术后2~3 d首次换药;观察组清创缝合术后第1天首次换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伤口从清创缝合术后到拆线期间痂皮损伤及伤口愈合情况。①痂皮损伤判断:以伤口因肉芽组织或痂皮撕脱而出血或渗血为标准。②伤口愈合评价标准[1]:Ⅰ期愈合:伤口边缘对合良好或伤口缺损不大,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和修复过程迅速,伤口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伤口愈合快,功能良好;Ⅱ期愈合:伤口有较多的缺损或空隙,边缘不整,伤口有红肿及炎症反应,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大量肉芽组织填充创腔,最后上皮组织覆盖,愈合时间长,瘢痕明显,功能欠佳;Ⅲ期愈合:感染伤口敞开和引流后,待感染控制和肉芽组织健康时再进行缝合。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 11.0软件进
行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换药时伤口痂皮损伤情况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换药时伤口痂皮损伤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
3 讨论
3.1 首次换药时间对清创缝合术后患者伤口痂皮损伤的影响 清创缝合术后组织的损伤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包括血管通透性改变,大量血浆和含电解质的液体由血管渗入组织间隙及组织受挤压损伤引起组织间隙压力升高,造成伤口局部肿胀,再加上损伤组织表面渗液多,导致敷料容易粘连伤口,在揭除敷料时易造成新生肉芽组织及痂皮损伤[2]。我们对清创缝合术后患者伤口采用不同的首次换药时间,表1显示,观察组患者换药揭除敷料时肉芽组织或伤口痂皮损伤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为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清创缝合术后第1天首次换药,伤口敷料干燥,伤口与敷料粘连轻,揭除容易,伤口渗血少,患者痛苦少,护士操作简单。对照组清创缝合术后2~3 d首次换药,由于伤口内层或全部敷料被黏液浸透,干燥后与敷料粘附较紧,需要用较多的生理盐水棉球长时间充分浸润方能揭除,而且在揭除时容易损伤新鲜的肉芽组织,使创面再次渗血造成感染的机会,患者紧张、痛苦,同时也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而且急诊清创缝合的伤口,伤口不规则,渗血多,不及时换药,血痂形成压迫伤口,不利于伤口组织生长,同时有活动出血时,也无法及时观察,造成伤口长时间浸泡在血液中,不利于组织修复。创伤修复的基础是再生,肉芽组织的数量、质量好坏是关键[3]。提早进行首次换药,可以保护新生肉芽组织,减少痂皮损伤,减轻患者疼痛,而首次换药时间越推后,敷料粘附越紧,敷料越不易揭除,更易造成痂皮撕脱损伤。
3.2 首次换药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外伤清创缝合术后,伤口或多或少总会有些渗血现象,这些渗血长时间存留在伤口上可使细菌大量繁殖,同时血痂对伤口也是一种异物刺激而导致炎症反应,加之创伤后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改变,使局部抵抗力降低而导致感染。表2显示,观察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为90.3%,对照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为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据报道,清创缝合创面感染大多数在术后48~72 h达到高峰,缝合术后首次换药时间越推后,感染率就越高,换药应在感染高峰到达之前及时换药[4]。清创缝合术后伤口在第1天给予首次换药,一方面,可以预防伤口感染,控制炎症反应;另一方面,可以保护新生肉芽组织,减少痂皮损伤,从而提高伤口愈合疗效。
[1]石关鑫.实用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2]翁秀敏.外科伤口换药时间及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5):220-221.
[3]秦淑君,杨明珍,许洁英.伤口换药中需注意的问题[J].全科护理,2010,8(1B):144-145.
[4]费成林,于学洁.伤口换药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0):9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