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范院校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2012-10-17梁超
梁超
(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南衡阳421008)
湖南省师范院校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梁超
(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南衡阳421008)
中国社会总体进入小康社会,物质的丰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及体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的人群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休闲时间中会选择不同的休闲方式[1]。大学生在休闲生活中选择休闲体育能够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对湖南省师范院校大学生休闲时间开展休闲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对衡阳师范学院等6所师范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湖南省师范院校开展休闲体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及对策,以期能对湖南省师范院校休闲人文体育活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休闲体育;师范院校;现状调查与分析
面对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总体发展走势,面对以民族创新为生命力的素质教育,面对“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统领体育的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人文体育是以“以人为本,人本关怀”为体育运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并在此基础上折射出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人人拥有平等的权利,并展现体育的内在本质美和体育的哲学内涵。随着“人文奥运”的提出,体育的人文价值趋向已清晰展露,体育背后显现着强大的“人文魅力”。毫不夸张地说,体育本身就是人文精神的产物,其内在的价值本来就具有强烈的人文性[2]。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育隐含着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即人的发展——从学生本身出发,让学生理解体育对健康的意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为学生的自身发展做好垫基石。因此,高校体育教育的责任应着眼于营造生命自由舒展的环境,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实现自我个体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充分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衡阳师范学院等6所普通高校师范院校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并查阅我省6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第一手资料及相关文献研究。
2.专家访谈法:走访、电话等形式访问了有关体育教学的教授、专家。
3.调查问卷法:对湖南省6所高等师范院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5份,有效回收率94%。
4.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水平呈增长趋势,反应速度、力量的素质指标有所提高,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校园缺乏人文体育活动氛围,学生耐力素质、肺活量指标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近视眼发病率居高不下。此外,不少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抗挫折能力差,已成为当今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偏重于技能、教法等“物化”层面的科学研究,忽视了在此基础上加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其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人文方面的深层次的探索,从而使学校体育呈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2]。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和跑步等,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健身体操,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造成了体育教育的人文性缺失。休闲人文体育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它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在轻松和谐的音乐中进行活动,调整学生的身心疲劳,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振奋学生的精神,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实现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完美统一。为此,我们应精心创设适宜的校园人文体育活动氛围,开展符合本院特色的休闲人文体育活动,为学生生命的灵动而贡献其应有的价值[2]。
高校开展休闲体育渐成时尚,时尚体育项目,如野外生存、桌球、网球、拳击、健身舞、肚皮舞、攀岩、跆拳道、高尔夫、蹦极、露宿、冲浪等。更多的体闲体育项目被高校普遍接受和喜爱,既反映出大学生追求时尚,追求活力、健康的一面,也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体育俱乐部(协会)、自发形式的锻炼团体、户外运动俱乐部和个人形式参与等。目前来看,体育俱乐部是高校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的最基本形式。如足球协会、轮滑协会、健美操协会、体育舞蹈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街舞协会、网球协会等等。自发形式的团体多见于校园内同学、朋友之间,他们凭借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维系着相对稳定的健身娱乐项目。以个人形式参与的主要有武术、练功、跑步等目前在大学生中占的比例很小。
表1 湖南省6所普通高校学生休闲时间(每天)
由表1我们可见,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参加休闲体育锻炼时间及需求,为休闲体育活动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撑,以便学生合理有效的安排时间,确定休闲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使得学生直接参与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文化。目前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已达到114天,加上寒、暑假,大学生的休息日将超过175天。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大学生用于完成学业的规定时间将逐年减少,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将逐年增加,这就给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表2 湖南省6所高校休闲项目指标统计表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休闲余暇时间上网,通过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此外,男女性在休闲余暇时间从事的休闲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女性喜欢逛街,这与女性追求时尚、爱美等因素有关;男性则喜欢以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或者看书、创业来充实自己,很少一部分的男性选择在休闲余暇时间里去逛街。一方面反映性别需要和兴趣爱好差异,另一方面反映由于男女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所造成男性的体育锻炼意识比女性要强。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休闲体育活动近年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活动时间长、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形式灵活、强度适宜等特点。活动时间多则二个半小时,少则四十分钟。
(2)人文体育是以“以人为本,人本关怀”为体育运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以人的发展为宗旨,并在此基础上折射出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体现对人的尊重和人人拥有平等的权利,并展现体育的内在本质美和体育的哲学内涵[3]。
(3)我们所倡导的休闲人文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身心健康和谐为前提,终身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蕴含丰富人文意义的体育活动[2],已达到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工作五十年的目标。
(二)建议
(1)建立和完善休闲体育的管理体制,使之更加灵活和与时俱进,同时加强休闲人文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
(2)进一步抓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挖掘传统体育项目,重视开发新兴的体育项目。
(3)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提高湖南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1]金银日,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88-89.
[2]陈英才.课余时间体育大健身活动的研究与探讨[EB/ OL].莱城区苗山中学,http://www.lwmszx.net/Read-News.asp?NewsID=2247.
[3]宋巨华,等.普通高校体育发展之路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1):153-154.
G658.3(264)
A
1001-7836(2012)09-0199-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09.080
2012-02-12
衡阳师范学院2011年院级科学青年研究项目(11A16)
梁超(1982-),男,湖南衡阳人,讲师,硕士,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