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敏感的实证研究
2012-10-17林琳
林琳
(佳木斯大学国际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成绩与跨文化敏感的实证研究
林琳
(佳木斯大学国际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通过对212名佳木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和英语四级成绩的测评,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构成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因素中,学生的交际专注度最强,交际愉悦感则最弱;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存在一定的相关系数,与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信心的相关系数最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均与其是(否少个“五”)个层面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与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信心的相关系数最高。
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交际能力;统计分析;皮尔逊相关系数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人口的增长,交际不再局限于同一文化中两个人,它逐渐成为跨文化,多种文化的人际交流。跨文化敏感是连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技巧的核心因素。以跨文化交际学为视角,以Guo-Ming Chen&Starosta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和英语成绩两个变量的测评,分析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敏感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层次差异,找出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的相关性。最后,以学习者英语成绩和跨文化敏感之间的关系为新的切入点,提出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跨文化敏感的首要策略。
一、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背景
跨文化敏感研究一直是国际主流跨文化研究的重点之一。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1]。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不同的层面,跨文化敏感(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层面,也就是了解、欣赏和接受文化差异的积极动机[2]28,231。
Bronfenbrener,Harding和Gallway是最早研究敏感度概念的学者之一,他们将敏感度分为两类:对本国文化和对个体差异的敏感。Hart,Burks,Carlson和Eadie把敏感看作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模式。Milton Bennett在1984年将跨文化敏感度解释为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过程[2]230。 Chen&Starosta将跨文化敏感度定义为“一种顺应、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的内在积极动力,能促进交际者培养适当而有效地交际行为”[2]231。
2000年,Chen和Starosta从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层面出发,在杂志Human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该研究所采用的跨文化敏感量表(ISS: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3]。此表一共包括24项5点量表,分别对组成跨文化敏感的5个不同层面的变量—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进行测量,测试中样本成员跨文化敏感度的值是各层面分数的总和[4]。Wolfgang&Fritz等人采用此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在德国学生样本中进行了因子分析,证实了量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适用于各种文化[5]。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本调查采用Chen&Starosta设计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于2011年11月15日对佳木斯大学非英语专业的212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及其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
(一)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的现状及其层次差异
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法,目的是为了发现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及其存在的层次差异。表1显示: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的平均值为3.14(最大值为5),说明学生的总体跨文化敏感度属于中等水平;在构成跨文化敏感的五个因素中:学生的交际专注度最强,其次是交际参与度,交际信心,差异认同感,而交际愉悦感最弱。
交际专注度指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理解对方所传递的信息,有效地做出回应的意愿。当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往时,96%的受试者认为能够尽量获得需要的信息(item 17); 81%的受试者认为,能够善于观察(item 14)。交际参与度指参与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所产生的参与感。67%的受试者喜欢和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往(item 1);71%的受试者认为,能够积极地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进行回应(item 21)。学生的交际专注度和交际参与度高,说明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有所改变,学生参加教学过程和交际活动的机会明显增多。
交际信心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信心程度。当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往时,只有26%的受试者认为,感到非常有自信(item 3)。交际愉悦感指交际者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所产生的愉悦程度。当与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交流时,81%的受试者认为,很容易感到不安(item 9)。由此可见,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交际信心、差异认同感和交际愉悦感偏低,主要涉及学生的情感问题。由于学生对文化差异的了解不够深入,跨文化交际体验不足,加上外语水平有限,导致了学生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偏低。
表1 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及其因素分析表
(二)大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及各层面的相关性
数据分析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其目的是发现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及各层面是否存在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强弱。
1.大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及各层面的相关性
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出的结果表明,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105),与交际参与度(.236**)和交际信心(.204**)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与与交际专注度(.185*)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交际认同感(.067)和交际语言愉悦感(.042)的相关性最低。
学生英语四级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各层面之间的关系的强弱,揭示出跨文化敏感度各个变量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首先,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对其英语成绩起到正相关的影响:跨文化敏感度高的学生,其英语四级成绩也相对较高;其次,跨文化敏感中的交际参与度与交际信心也对学生的英语成绩也起到正相关的影响:能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并在交际过程中有较强的交际信心的学生的英语成绩均较高。
2.大学生跨文化敏感与各层面间的相关性
表2显示: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均与其个层面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与交际参与度(.657**)和交际信心(.561**)的相关系数最高,与交际愉悦感(.385**)、交际专注度(.343**)和交际认同感(.323**)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在所以相关系数中,没有出现负值。
学生跨文化敏感与其各层面之间的关系的强弱,揭示出跨文化敏感各个层面的变量对跨文化敏感的影响。首先,交际参与度与交际愉悦感对跨文化敏感的相关性最强,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文化交际活动,使学生在交际中的逐渐提高跨文化交际信心;其次,从跨文化愉悦感、跨文化专注度和跨文化愉悦感与跨文化敏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上看,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就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际中体验交际的愉悦感,提高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关注度。
表2 大学生英语四级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及各层面间皮尔逊相关系数对比(N=212)
结论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生的交际专注度最强,交际愉悦感则最弱;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与跨文化敏感度存在一定的相关系数,与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信心的相关系数最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均与其个层面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与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信心的相关系数最高。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与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与跨文化敏感中的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信心的相关性最大;而跨文化敏感与交际参与度和交际信心的相关性也最大。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就离不开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首要就是增加学生的跨文化参与,提高交际信心。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2]Guo-Ming Chen&William J.Starosta.跨文化交际学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周杏英.大学生跨文化敏感水平测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7,(5):62-66.
[4]Chen G.M.&W.J.Starosta.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nsitivity scale[J].Human Communication,2000,(3):1-15.
[5]Frit W.,A.M.llenberg&G.M.Chen.Measuring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J].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2,(II):165-176.
H310.4
A
1001-7836(2012)09-0172-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2.09.068
2012-03-22
佳木斯市2011年度重点科研课题立项《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佳科研课题,立项编号:11 109
林琳(1982-),女,黑龙江萝北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