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观察体位及呼吸对肾脏前夹角的影响
2012-10-15祝伟宏吴志坚周小平姚一明
祝伟宏 吴志坚 周小平 姚一明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肾脏是腹膜后位器官,它位于脊柱两旁,其正常位置主要靠肾筋膜、肾周脂肪囊、邻近器官、肾血管得以维持[1-2]。本研究观察双因素对肾脏前夹角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实习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300名合格学生参加实验,其中,女生256名,男生44名,年龄约18~24岁,平均20.5岁。身高为:男性168cm~177cm、平均171cm;女性155cm~168cm、平均160cm。
1.2 仪器与器械
使用日本HITACHI -6500型全数字化彩色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凸阵探头频率为2.0~5.0 MHz。自制垫枕数个,高度为12cm。
1.3 方法
志愿者均空腹4~8小时后进行检查。显示双肾在四个呼吸点的上下极点,将两点连线即为肾脏长轴,其在人体正中矢状面上的投影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前夹角,每个数据测量5次取平均值。
1.4 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有假设检验为两侧检验,检验水准定为α=0.05。
2 结果
双肾在不同体位及四个呼吸点下的前夹角的测值见表1。
表1 左右肾前夹角在四个呼吸点的测量值及对比 (单位:度)
3 讨论
国内外学者对肾脏与脊柱的相关位置关系、肾筋膜及肾周间隙的关系、肾与升结肠及后腹膜隐窝位置关系、肾大小和位置的观测有一定研究,无同时考虑体位与呼吸对肾脏前夹角变化的研究。由表1可见,左肾、右肾在平静吸气末、平静呼气末、深呼气末下,俯卧位与垫腰侧卧位时的前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深吸气末2种体位的前夹角比较,其差异方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个体位在4个呼吸点下的比较,其前夹角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深吸气末肾脏活动位移距离最大,造成其前夹角的角度值变化也大;且左肾、右肾的前夹角还容易受重力和支撑物作用力的影响,俯卧位与垫腰侧卧位两种体位对左肾、右肾的前夹角变化产生了非常近似的影响力,故其统计学差异性也非常类似。
俯卧位时在平静吸气末、平静呼气末、深吸气末3种呼吸状态下双肾前夹角的角度值无差异性,在深呼气末左肾前夹角值大于右肾前夹角。而垫腹俯卧位、侧卧位、垫腰侧卧位在平静吸气末、平静呼气末、深吸气末、深呼气末4个呼吸点下的双肾前夹角的角度值对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左肾前夹角测值偏向于大于右肾,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右肾在各种体位下其位置绝大多数情况下低于左肾,而腰大肌下段要宽大平坦些,使右肾冠状面更接近人体正中冠状面,故其前夹角值也稍小于左肾。
4 结论
超声技术可检测肾脏不同体位前夹角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比较准确的超声角度数据。
[1]河北新医大学《人体解剖学》编写组.人体解剖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742-766.
[2]吴德昌.人体断层解剖学[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