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三针配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8例

2012-10-11冯卫星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舌骨三针洼田

冯卫星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咸阳712000)

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笔者采用针刺咽三针为主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脑病科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的住院患者68例,其中男25例,女43例;年龄33~79岁;病程4天~6个月。其中脑出血14例,脑梗死51例,二者兼有3例;伴构音障碍47例,失语症6例,其他13例。

1.2 诊断及纳入标准

①存在吞咽障碍:不能进食、吞咽延迟和食物误吸[1];②经临床诊断及CT或MRI确诊,符合脑卒中的患者;③年龄18~80岁;④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心脑肝肾及精神疾患;⑤无肿瘤、结核等重大疾患;⑥能配合完成本法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治疗

主穴:咽三针。配穴:百会、四神针、定神针、四关穴等。操作方法:咽三针第1针,用1.5寸毫针轻轻点刺咽后壁3~5下;第2针,点刺舌尖及舌下金津、玉液各3~5下;第3针是舌三针(廉泉穴及左右旁开1寸向舌根方向成爪形刺入1~1.5寸快速捻转,不留针)。其余配穴均用毫针常规刺法,平补平泻,留针30 min。

2.2 电刺激治疗

采用美国 Vitalstim治疗仪,双向方波,波宽700 ms,9 mA,小电极,连续性收缩。电极放置方法[1]:沿正中线垂直排列所有电极,将第一电极刚好放置于舌骨上方,第二电极紧挨第一电极下放置,置于甲状软骨上切迹上方,第三和第四电极按前两个电极之间的等距离放置,最下面的电极不应放置于环状软骨之下。通道1主要作用于舌骨上及舌骨下肌肉系统;通道2则作用于舌骨下肌肉系统。每次1 h。

以上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3.1.1 洼田饮水试验[2]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定:让患者喝下30 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将吞咽功能分为5级。Ⅰ级:5 s内将水1次喝完,并无呛咳现象;Ⅱ级:5 s内将水1次喝完有呛咳,或5 s内将水2次喝完无呛咳;Ⅲ级:5 s以上将水1次喝完,有呛咳;Ⅳ级:5 s以上将水分2次以上喝完,有呛咳;Ⅴ级:屡屡呛咳,10 s内全量咽下困难。

3.1.2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吞咽障碍消失,洼田饮水试验评定Ⅰ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Ⅱ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洼田饮水试验评定Ⅲ级以上。

3.2 治疗结果

68例患者经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效果,结果临床治愈45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其中在不同时段疗效也不尽相同,见表1,在1周内明显有效的最终预后也非常良好,2周仍然效果不显的预后也很差,提示治疗时正确选择适应症非常重要。

表1 治疗不同时段疗效评价 (例数:人)

4 讨论

脑卒中是引起吞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评估发现5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存在吞咽问题,尤其在脑卒中急性期[1]。正常的吞咽活动分为4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按通俗的描述是:张口、进食、咀嚼、舌搅拌、吞咽、经过咽喉、食管下到胃里这样一个过程,其中受延髓中枢支配,任何一个环节受累均会影响吞咽。然而由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口咽喉部肿瘤术后等多种原因不能进食的患者,常因吞咽困难导致误吸、误吸性肺炎、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造成个人生存危机,也给家人带来巨大的困难与负担。吞咽障碍在脑卒中急性期很常见,脑皮质及皮质下损伤、脑干(脑桥、延髓)卒中均会引起吞咽障碍,不过皮质及皮质下脑卒中会出现“干吞咽”,食物进口舌不动、吞咽延迟、吞咽前后误吸等。而脑干卒中后会出现“吞咽不完全”,即吞咽时有哽噎感、饮水呛咳、进食时有呕吐和反流、不协调误吸误咽、一侧进食和温度感觉迟钝等[1]。所以临床特征不同,治疗也应侧重点不同。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十分重视吞咽的生理分期及神经支配、中枢调节和舌头的协调作用。Vitalstim言语吞咽治疗仪属于一种电刺激疗法,它是根据神经促通技术和神经元再塑原理,通过刺激咽喉、面颊部的相关肌群,改善吞咽相关组织器官的血液循环和局部肌肉的灵活性、协调性,促进咽喉部、口唇、面颊、舌体的主动、被动运动及感觉恢复,防止吞咽肌群的废用性萎缩,减少误吸及误吸性肺炎的发生,在国内应用较多且效果肯定[3~5]。咽三针是笔者在靳瑞教授舌三针[6]的基础上,加用点刺舌尖、舌下金津、玉液和咽后壁组成,属经验取穴。针刺舌三针可以改善喉部、舌底的经脉气血循环;点刺舌尖、舌下金津、玉液,可以刺激舌体丰富的神经血管使舌头灵活,有助于搅拌食物并运送食团到咽喉;点刺咽后壁可以刺激咽部的血管神经使之协同大脑共同完成进食、咀嚼、舌搅拌、吞咽等反射动作,因其主要改善吞咽功能,笔者把这组针法命名为“咽三针”。吞咽障碍多伴有构音障碍和认知障碍(尤其在口腔期),故配穴百会、四神针益精补髓、醒神开窍;定神针为印堂和阳白穴组成,针刺可以凝神定志、清利头目;四关穴为合谷配太冲,针刺可以镇心安神、行气活血、疏肝解郁、醒脑开窍。本组患者多为脑干梗塞所致吞咽障碍,治疗特别棘手,而在咽期采用针刺咽三针配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可以起到醒脑安神、通窍利咽之功效,临床效果满意。

[1] 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83

[2] 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507

[3] 张美荣,王丽.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8):983-985

[4] 张 红,李园,郭磊,等.VitalStim电刺激结合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4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40(11):78-79

[5] 杨永红,杨霖.国内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状况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5):6608 -6611

[6] 柴铁劬.靳三针配穴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舌骨三针洼田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肩胛舌骨肌的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分型及舌骨选择性保留的探讨*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我国发现迄今最早具有完整舌骨的原始哺乳动物化石
黑河市爱辉区 注入“三针”强效提升党建活力
乙肝疫苗是否一定要打三针?
舌骨骨折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