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浴在小儿发热性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2012-10-10贡金娟赵景霞周振英

河北中医 2012年10期
关键词:药浴降温酒精

贡金娟 赵景霞 周振英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北 廊坊 065000)

发热是5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并非独立的病症,而是由各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等导致的一种临床症状。小儿发热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一般认为,发热是人体抵抗和消除病菌的一种防御反应。但是,长时间持续的高热可使人体各器官、组织调节功能失常,严重者导致惊厥,破坏大脑组织,留下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给小儿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降温护理也是小儿发热性疾病治疗和护理的关键。38.5℃ >体温 >37.5℃的患儿通常采用酒精或冰块物理降温。酒精降温虽然体温下降快,但易反复,还可损伤患儿皮肤,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红肿。2011-02—2011-12,我们对100例患儿采用中药浴降温护理,并与酒精擦浴10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200例均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均38.5℃ >体温>37.5℃,随机分为2组。护理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3个月 ~3岁,平均(1.5±1.2)岁;发热时间5 ~72 h,平均(12.5 ±6.5)h;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38例,支气管炎36例,支气管肺炎26例。对照组100例,男 48例,女 52例;年龄4月 ~2.5岁,平均(1.7 ±1.3)岁;发热时间4.5 ~68 h,平均(12.3 ±6.9)h;原发病:上呼吸道感染36例,支气管炎34例,支气管肺炎30例。2组应用药物降温后效果均不理想,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常规应用抗生素、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

1.2.1 护理组 予中药浴。药物组成:青蒿20 g,香薷30 g,柴胡20 g,荆芥20 g。水煎取汁200 mL,待温度适宜后,将纱布浸入药液,轻轻拧干,以不滴水为度,擦拭患儿全身,反复多次;或加10倍温水泡浴15~30 min。

1.2.2 对照组 予酒精擦浴。酒精浓度为30% ~40%,用纱布浸湿后拧至半干,先擦四肢,由近端至远端,每侧4~10 min,重点擦浴腋下、腹股沟等处,但要避开前胸、后背、手心、足底等处。

1.2.3 其他 擦浴或泡浴后均用棉被或毛巾被包裹直至患儿有微汗出为止。均于患儿体温升高时进行。

1.3 护理方法 ①加强基础护理。病室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流通,室温22~24℃,擦浴或泡浴时25~27℃,相对湿度50%~60%。根据病情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及纯母乳喂养。擦浴或泡浴后及时用棉被或毛巾被包裹患儿,避免受凉,同时更换舒适、干净的内衣。②中药浴方法宣教和指导。向患儿家属讲解中药浴的优点及方法,指导家属怎样进行正确擦浴和泡浴。③心理护理。将患儿置于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中,也可以将病种相同、年龄相仿的患儿安置在同一病室。泡浴时集体参加,用讲故事、玩游戏,或播放动听的音乐和精彩的动画片分散儿童注意力,消除紧张、恐惧情绪,提高药浴疗效。同时,指导家属及时配合。④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情况。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观察体温下降程度,对体温升高过快的患儿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药物降温处理。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擦浴后2次发热间隔时间及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2组2次发热间隔时间及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2组2次发热间隔时间及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s

表1 2组2次发热间隔时间及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s

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 别 n 2次发热间隔时间(h) 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d)护理组 100 7.2 ±1.5* 5.2 ±2.1*对照组100 5.6 ±0.3 6.2 ±2.2

由表1可见,与对照组比较,护理组患儿2次发热间隔时间长(P<0.05),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P<0.05)。

2.2 不良反应情况 护理组未出现皮肤及全身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皮肤红肿、瘙痒及皮疹3例,寒战4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差,皮肤汗腺发育不完善,易出现发热。发热使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增加,氧消耗量增加,产热增多,因而心率加快,加重心血管负担,还可增加颅内压,使大脑皮质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导致高热惊厥[1]。因此,对发热患儿在进行病因治疗的同时,退热治疗也很重要。中医学认为,发热乃正邪相争的征象。小儿发热在病因病理上主要为:①邪盛:一般外邪亢盛可引起高热,外邪衰弱可引起低热;②热入阳明:病邪在表未愈传入阳明,病变部位在经在腑之内,表现为明显的热象。临床上采用对患儿身体损害小而作用好的中药浴降温可事半功倍。本研究中药方中,青蒿长于清热解暑,香薷长于行水散湿,柴胡长于透表泻热,荆芥长于发表散风。诸药相配,可起到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营解肌及温凉并用的作用。通过擦浴或水浴给药,持续作用长,退热速度快,安全无刺激,使用简便,患儿及家属易于接受。另外,针对于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患儿的康复有着促进作用。

[1]吉宁.双氯芬酸钠栓与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高热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71-3772.

猜你喜欢

药浴降温酒精
药浴益身心
动物降温有妙招
75%医用酒精
苦夏药浴正当时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跟踪导练(一)(2)
酒精除臭
页岩气开发降温
酒精脾气等
藏医药浴法治疗关节炎8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