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对策研究①

2012-09-28姜国刚杨振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产业协会竞争力培育

姜国刚,杨振宇,孟 琦

(佳木斯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人事处;c.医疗保险办公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近年来,政府积极提倡与引导产业转型与升级,以期在长期内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但截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还较低,依然存在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扩张尚未完全遏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资源与环境的瓶颈问题。[1]经济发展事实已经证明,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种模式是难以为继的。[2]发展环保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高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前期研究,本文认为,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培育与形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推动:政府政策服务、行业组织及金融市场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持。其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对策

一、重视政府政策服务对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引导作用

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对中国的环保产业政策提出了许多很现实的问题,同时,全球化竞争也使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环保产业的发展本身又是依赖于环保产业政策的完善。因此,适时地调整中国的环保产业政策,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与环保产业兴起的新型环境政策是一项重大的课题。在对鼓励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中,税收优惠和政府财政补助是最主要的。税收和补贴政策的核心是对环保企业进行补贴和优惠,而对超过环保要求的企业课以重税,突出税收的惩罚性。

税收政策涉及面广,影响大,应作为发展环保产业的主要经济政策选择。[3]政府应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对科研、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技术转让等领域的税收给予一定优惠,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环保产业生产企业减免所得税,重点培育和扶持。对超过环保要求的企业,可以征收环境资源税,或根据区域差别分别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应高于或者至少等于污染治理的估算成本。

政府应鼓励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从事环保产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并强化对环保产业技术研发个人或单位的补贴,可以重点补助两个领域环保产业活动:外向型环保产品、环保设备环境认证和高新环保技术国有化。对符合环保产业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技改项目,给予补贴支持。支持与环保产业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可以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来扩大环保产品的内需,促进企业对环保产业进行直接投资。

通过税收和补贴的政策引导,可以有效激励经济主体发展环保产业的主动性,促进环保型企业增加技术革新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可以使污染型企业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的压力增加,以求重新获得竞争优势。相互的竞争会使整个产业朝着资源节约与排放降低的方向发展,加速符合环保产业要求的技术扩散,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培育环保产业竞争力。

二、发挥环保产业行业协会的管理优势

行业协会是联系政府宏观调控与企业微观管理的桥梁和纽带,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不断改进行业协会的作用,减轻政府的职责和工作量。行业协会要发挥跨部门、跨地区和专业人才多的优势,认真组织力量,研究产业协会工作的切入点,提出有关技术标准、技术政策的建议或意见,通过行业指导、服务、自律、协调等手段,来补充环保产业行业管理中政府宏观调控与企业微观管理的不足,[4]进一步发挥产业协会在重点环保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有效地培育环保产业竞争力。

1.可将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交由环保产业协会承担,由环保产业协会组织环保产业专家成立认证委员会负责实施,这样做符合第三方认证的要求。在国际上很多产品的认证也是由行业协会进行的。我国一些省市也将此工作交由协会负责,既发挥了协会行业管理的作用,也从经费上支持了协会,使协会能有效地运转,对提高协会的知名度及其权威性是十分成功的。

2.将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招投标组织管理工作交由环保产业协会承担,这是因为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特殊性,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往往是非标工程,工程投标,专业性技术性强,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差异很大,必须要有专家进行认真的评审,这样做将保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可靠性,提高投资效益,避免失误,而且有效地杜绝环保市场上的一些不正之风,产生良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3.将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资质评审的前期技术性审查工作交给环保产业协会承担。

以上三项工作交由环保产业协会承担,将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协会的专业技术优势和行业管理优势,提高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地位,增强环保产业协会的经济实力,使环保产业协会能经济自立,有效地运转。

三、完善投融资机制对环保产业的诱致性支持

资本市场能从投资层面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除了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外,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和投融资体制的创新。

中国与国际经济的紧密结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国内环保企业可以吸引跨国公司来国内投资于环保产业,也可以在国际离岸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或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政府的优惠贷款,[5]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融资渠道多样化。从已实施和完成的项目来看,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弥补了我国环保领域建设资金的不足,已成为我国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四、提高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1.政府在技术研发中“主导”与“引导”并重。政府在环保产业技术研发中,应强化对环保产业科技进步的投入,建设政府支持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是设立专项的环保产业应用技术研发基金,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政府要与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或共同组成科研小组,及时掌握国内外环保产业技术领域的先进动态,以便在宏观经济发展以及环保产业建设中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对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技术研究要给予大力扶持,支持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和关键设备的研制工作,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究开发和转化,强化对环保产业技术研发的奖励。

2.建立环保产业技术咨询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环保产业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环保产业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公众的了解与支持,促进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意识的普及与生活方式、常用技术改进的全民开展。

3.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成熟技术。加强国际环境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利用环保产业市场及技术进步呈多元化的趋势,[6]引进国内外成熟技术,吸引全球环境科技资源为我国环保产业事业服务。在现有资金、技术、人力的基础上,转化引进的技术,力争在短时间内缩小技术差距,提高环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五、培育环保产业人力资本

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环保产业实现价值增值、培育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由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决定的,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不仅是受企业研发费用制约,而且受业内研发人员数量、素质制约。因此环保产业人力资本水平对于环保产业竞争力培育具有正向的促动作用。人力资本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7]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培育环保产业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贡献率。如果要保持我国环保产业相对发达国家的比较竞争优势,就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提高劳动的质量和效率。

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科技竞争的形势,有效化解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的制约,促使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关键在于提高我国环保产业人力素质,稳定科技队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和对口、实用的科技带头人和专业人才;建设精干高效的研发队伍,建立和完善培养、发现和重用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机制;制订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完善科技评价与奖励机制,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和谐环境,培育环保产业科技人才,形成人力资本,提高环保产业竞争力。

六、完善公众教育与监督机制,形成社会伦理约束体系

发展环保产业仅靠政府的政策、规章、法律来规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强有力的公众监督,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其成果又反过来成为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必须向社会公众宣传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实现途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公众教育机制的完善,提高政府公务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促进社会各阶层成员正确行使监督权力,积极参与环保产业,形成共同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环保产业公众监督机制是公众实现其环境权的具体体现。环境权应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该权利的权利主体为全体公民。确立环保产业公众监督机制的意义在于:它是公民依法利用环境要素或环境资源,享有适宜的生活环境条件的法律保障,是防止个人生活环境被污染和破坏而使其身心健康和财产遭受损害以及在受到损害后依法请求救济的法律武器。它赋予公民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参与环境管理的平等资格,是发展环保产业、强化公众监督的法律依据。通过公众的监督,可以提高环保产业的发展效率。

综上所述,发展环保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高和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要培育环保产业竞争力,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即环保产业竞争力的培育与形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推动:政府部门做好宏观指导、政策支持,行业协会做好组织、协调、服务等工作,完善投融资机制对环保产业的诱致性支持,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持,完善公众教育与监督机制,形成社会伦理约束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

[1]Yuan Z.W.,Bi J.,Moriguichi Y..The circular economy: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Oct 2006,Vol.10,pp.4-8.

[2]A.J.Mc Michael,C.D.Butler,Carl Folke..New Visionsfor Addressing Sustainability[J].Science,Dec 2003,Vol.302,pp.1919.

[3]戴晓梅.试论我国的节能政策及改进[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赵美珍.中国环境监管体系建设:模式构想与结构分析[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范金.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优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47-159.

[6][美]詹姆斯·E·米德.效率、公平与产权[M].施仁,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215-230.

[7][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舒元,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12-15.

猜你喜欢

产业协会竞争力培育
白银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
以爱相伴 与爱同行——记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生殖健康爱心工程”公益活动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日本竞争力
林森等65名同志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获得“优秀协会工作者”表彰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