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

2012-09-26李笃谦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铺路石军医图样

李笃谦

利川市民族中医院放射科(湖北利川445400)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罕见病,其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或因组织对外界理化刺激的异常反应[1]。其病理特征为肺泡腔及细支气管内均一的絮状线形或颗粒状物质,PSA染色阳性,主要为卵磷脂[2]。肺内可合并机遇性感染,临床表现为咳嗽、白痰、胸闷、气短、少数有痰中带血,有时可见发绀和杵状指。本病临床特征性较低,临床误诊率较高。近年研究表明,CT对本病有一定提示诊断价值,现将本院1例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明确诊断的PAP的CT表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活动性气促5个月入院。5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活动性气促,在当地以“支气管炎”治疗效果不佳。CT检查显示沿两肺门区域弥漫性分布的片状影,边缘清晰锐利,呈“地图”状。初诊为两肺炎性改变、肺水肿,复诊对比CT表现无变化,经BALF诊断为PAP。

图1 两肺弥漫性病变呈斑状、大片状磨玻璃改变,可见地图样改变及“铺路石征”。

图2 BALF后复诊下两肺病变有吸收

2 讨论

PAP的发病年龄从新生儿至80岁以上老人,以中青年患者为主,男性较多[3]。X线胸片可发现病变,但多误诊为肺炎。CT表现多样化,总的表现为肺泡浸润,两肺斑片状阴影,边缘清晰锐利,与周围肺组织对照鲜明,形成“地图”状典型改变,有时呈磨砂玻璃样,小叶间隔增厚,形成“铺路石”征或“碎石街”征,病变的分布可为中心性或外围性。CT检查尤其是高分辨率CT可清楚反应病变的范围、密度、间质改变尤其是地图样表现和碎石路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 蔡祖龙,高元桂.胸部CT与MRI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27-328.

[2] 王继旺,殷凯生.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7,30(5):375-377.

[3] 侯杰.现代肺弥漫性疾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01-307.

猜你喜欢

铺路石军医图样
我的军医爸爸
铺路石与绊脚石
越南电站EPC项目设计图样审批管理
铺路石与绊脚石
铺路石与绊脚石
《西南军医》2015年第17卷总目次
“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课程开发与实施
装修图样:清代宫廷建筑内檐装修设计媒介
《西南军医》2014年第16卷总目次
《西南军医》杂志2014年第三期执行编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