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对非细菌性腹泻治疗的影响分析
2012-09-21陈先奎刘同云
陈先奎 刘同云
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于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居小儿发病的第2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当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常选择使用抗生素,有研究显示,小儿腹泻中病毒性腹泻占40%以上为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此时,抗生素根本不是治疗首选[2]。所以,此次试验我们选取了40例非细菌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分析抗生素治疗非细菌性腹泻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4月~2011年1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40例非细菌性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20例患儿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30个月,平均年龄为(14.5±6.7)个月,病程为1~3d;观察组20例患儿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1~32个月,平均年龄为(15.5±7.2)个月,病程为1~3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患儿3d大便稀薄且每日腹泻3次及以上;(2)患儿腹泻期间内大便无粘液脓血,经粪便检查未见白细胞或白细胞偶见,所有患儿伴有或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3)患儿腹泻期间未自行服用抗生素。
1.3 治疗方式 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非细菌性腹泻治疗,具体为:每次服用蒙脱石散剂3.0g(江苏万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243),3次/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0g,2次/d,持续治疗3d;20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生素,持续治疗3d。
1.4 疗效评判 此次试验,我们观察统计了40例患儿在我院治疗期间的大便情况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然后评价患儿在我院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评判标准具体为:(1)痊愈:患儿治疗后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粪便次数及性状恢复至正常;(2)有效:患儿治疗后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改善,但并未消失,每日粪便次数明显减少,粪便性状明显改善但未恢复至正常;(3)无效: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粪便次数及粪便性状均无改善,甚至加剧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均按各自治疗方式治疗3d后,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照组20例患儿中痊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0.0%;观察组20例患儿中痊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75.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差异比较(例)
3 讨论
腹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儿童在秋冬季节时较易患该疾病。腹泻不仅仅是细菌感染所致,也可能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非细菌性腹泻。
当前,临床上治疗腹泻常常把抗生素作为首选,这与医务工作者习惯性的认为腹泻与致病菌有密切联系有着莫大的关系。此次试验,我们着重研究抗生素对非细菌性腹泻的治疗影响。我们选取了40例非细菌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不使用抗生素仅采取一般治疗的患儿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使用了抗生素治疗的患儿,P<0.05。可见,抗生素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有效,对非细菌性腹泻患儿使用抗生素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按照肠道微生态平衡理论,腹泻是由有害菌或病毒干扰肠道微生态平衡所致,腹泻时,肠道正常厌氧菌较正常下降约1000倍,造成菌群失调,继而引起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通透性增加,抗生素的应用使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耐药的内源性致病菌和外源性菌的侵入产生腹泻。而且抗生素可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导致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最终导致腹泻[3]。所以,对非细菌性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事与愿违,不但不能提高治疗疗效,反而加重了患儿的腹泻症状。所以,面对腹泻患者,我们应明确病因,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不可滥用抗生素。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对人类有着极大的弊端,不仅其毒副作用可能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且抗生素的滥用会使许多致病菌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性,还可能破坏机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从而使机体易受外来致病菌的侵袭[4-5]。
总之,抗生素对非细菌性腹泻治疗没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在治疗腹泻患者时明确患者病因,不可滥用抗生素。
[1]陈华佳,郑锦权,姚一鸣.思密达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研究[J].河北医学,2008,14(2):160-162.
[2]童学科.葛根芩连微丸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急性非细菌性腹泻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2011,1(9):86-87
[3]张石革,马国辉.浅析腹泻的选药与合理应用[J].当代医学,2009,2(3):113-114
[4]高兰花.肺感染性肺炎切勿滥用抗生素[J].家庭药箱,2007,9(9):25.
[5]段晓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科学使用抗生素[J].当代医学,2012,18(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