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2012-09-16徐双军

关键词:新生代维权农民工

徐双军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徐双军

(宿州学院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新生代农民工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型群体,他们相比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更高、更注重未来发展、维权意识更强、也有着更高的权利诉求。但是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与老一代农民工面临的同样问题,诸如子女教育门槛高、工资待遇低、就业遭受歧视、社会保障不健全、劳资关系失衡等。为改变以上现状,除在制度建设上改革户籍制度,还应创建法律服务平台、推进维权手段、并开展多种法律知识培训形式,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素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

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权利诉求

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群体,他们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一代群体相对于他们的父辈而言,因文化程度及成长背景不同,他们在就业、社会保障、经济水平等方面有更高的权利诉求。[1]中共中央在2010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该意见反映了国家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高度重视。[2]为了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探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的有效机制,本次研究选取安徽省10所城市作为调查点,对制造业、纺织业、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的500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调查措施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中的非概率抽样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市、六安市、以及淮河地区的蚌埠市、淮南市还有皖北地区的阜阳市、淮北市、宿州市共10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不记名方式问卷调查。为做好本次的调查活动,所调查城市的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多个相关单位帮助发放问卷,以每个城市50人为基数,在上述10个城市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82份,回收率97.1%;回收有效问卷475份,有效率为95.8%。调查内容包括文化程度、职业选择以及对子女教育问题、求职就业和社会保障及维权状况调查等。收集回来的问卷资料经检查后录入计算机建立的数据库,用Excel对相关数据处理统计,借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21-32岁占88.8%。文化程度方面,高中、大专、大学学历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8.4%、10.9%和2.1%。工资收入主要在1500-2000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行业中制造业、餐饮业、建筑业分别占35.4%、22.0%和18.3%。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两升一降’特征,即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3]我们此次调查的结果及相关数据也证实了该特征。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

1.经济层面上的利益诉求。经济利益诉求是新生代农民工首要的利益诉求。此次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每月收入在1000-1500元的占26.5%,月收入在1500-2000元的占48.4%,月收入在2000-2500元的占11.6%,2500元以上仅占8.3%。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每月工资扣除房租、生活消费等各项基本开支后较难应付买房、结婚、子女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因而他们对改善经济生活的利益诉求表现得比较明显。

2.社会层面上的利益诉求

(1)子女教育权利。此次调查显示:10所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主要有四种途径和渠道:一是借读当地公办学校并交纳一定的借读费,占调查人数的8.3%;二是就读收费较高的政府批准的民办私立学校,占调查人数的11.4%;三是进入政府批准建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占调查人数的20.5%;四是进入非正规农民工子弟学校,占调查人数的26.4%。由此可见,农民工子女不能平等地分享当地的义务教育资源,“子女入学的门槛过高”使新生代农民子女难以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

(2)劳动保障权利。调查显示,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单位没有签订正式的用工劳动合同,在发生劳动纠纷后,由于没有劳动合同,有效的证据不足,从而失去维护劳动权益的机会,让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利处于不确定状态。如此次调查显:70%新生代农民工无节假日,8.3%新生代农民工遭遇无偿加班,7.5%新生代农民工同工不同酬,5.7%新生代农民工被拖欠、克扣工资,4.2%新生代农民工遭受起点不公平的就业准入条件。

(3)社会保障权利。调查显示,10个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7.58%、11.67%、15.92%、6.74%、0.3%,平均不到10%。另外,用人单位为新生代农民工购买的保险种类远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如图表显示,较多的单位购买了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少部单位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基本上没有单位购买生育保险。

3.政治层面上的权利诉求。在政治层面,新生代农民工在获取经济回报之外,也希望在企业经营、社区发展、国家政策、城市的公共事务和管理中发出"声音"。问卷调查表明,在调查的479名新生代农民工中,对国家大事表示“关注”和“非常关注”的占70.2%;对希望参与所在城市管理事务的占67.8%;希望参与企业管理的占64.3%;希望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占19.7%。希望参与所在城市社区居委会选举的占18.5%。但调查也显示,新时代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居委会选取的占0%;参与城市公共政策制定与管理的占0.8%;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占1.4%;参与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占3.6%。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权利实际上容易处于一种“悬空”状态,既无法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无法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权利“诉求”与制度“供应”的非对称性,使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事实上的“政治边缘人”。

(三)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与权利诉求的相关性分析

用SPSS软件对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与权利诉求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各种权利诉求只有8.5%,初中文化为12.7%,高中文化为18.2%,而大专以上学历为60.4%。由此可见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越是学历高,越是有较高的权利诉求,受教育的程度与权利诉求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图1)。用SPSS软件对经济收入与权利诉求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收入低于1000元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各种权利诉求只有5.2%;收入在1000-1500元为10.6%;收入在1500-2000元为18.4%;收入在2000-2500元为25.8%;收入大于2500元的为40%。权利诉求随着经济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经济收入与权利诉求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P<0.01)(图2)。

图1 本次调查10个城市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与权利诉求的相关性(P<0.01)

图2 本次调查10个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经济收入与权利诉求的相关性(P<0.01)

三、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权利“诉求”与制度“供应”的对称

为满足好新生代农民工各个层面上的权利诉求,要对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进行改革。一是要打破户籍瓶颈的限制。现有户籍制度是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主要原因。[4]二是必须打破城市经济垄断部门和行业的进入限制,建立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人口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准入制度,促使劳动力充分合理流动。三是必须逐步构建全国统一、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把新生代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来。

(三)有序参政议政,保障政治权益

首先应打破户籍歧视,以行业或是居住地做好选民登记,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选举权。其次,应该多提供一些容易被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的政治参与形式,如城市社区选举、民意通道、农民工工会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最后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公共政策制定,给予参与公共政治活动的机会,实现其参与权、表达权、选举权。

(三)创造多种平台,推进维权工作

各地政府应加紧建立法律服务机构,开展法制宣传,帮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法制动态;其他司法部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机构需要切实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维权难题,并设法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维权的有效形式,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同时,有关部门应重视多媒体平台的建设,及时发布国家和地方有利于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措施的政策信息。

(四)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首先要确定新生代农民工法律培训的目标。培训的重点应该是跟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跨入城市,在求职就业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其次要创新和改善对新生代农民工法律培训形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政府应率先垂范,给予资金和教育培训人员的配置等支持。企业要发挥好对员工的培训职责,给员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法律学习的机会,养成良好的培训管理习惯。高校要向社会劳动者开展免费法律讲座。通过不同的培训形式,搭建一个由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新生代农民工法律培训平台,以此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法律素养,增强其维权意识。

[1]李智水.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和协调机制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1).

[2]黄锟.农民工维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1).

[3]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

[4]赵立新.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

book=72,ebook=72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问题研究”(编号:SK2012B481)。

徐双军(1978-),女,硕士,宿州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劳动关系和劳动者维权研究。

猜你喜欢

新生代维权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维权去哪里?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网购遭欺诈 维权有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