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2010年昆明市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情况分析

2012-09-12龚鹤琴张茂镕

卫生软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证明书直报死因

龚鹤琴,张茂镕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00)

昆明市于2008年正式纳入国家级死因监测点,作为国家市级试点市网络直报单位运行,按照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全国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规范》和《云南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工作规范》的要求开展常规死因监测工作和网络直报工作。为提高死因网络直报中死因的填写质量,提高数据信息准确性,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分析昆明市2008年~2010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于国家死因监测点昆明市 2008年~2010年的死因网络直报数据。

监测对象为发生在昆明市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具有昆明市常住户籍的全部居民属于登记和统计对象;无论是否在本地办理暂住证或临时户口的流动人口,属于登记对象却不列为统计对象。

以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规定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作为统计凭证,监测内容包括死者的年龄、性别、死亡地点、死亡原因、诊断级别、诊断医院等17项指标。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在每个工作日上网审核辖区内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出的死亡病例信息质量(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死因编码等),对有疑问的卡片必须及时向报告单位查询核对,确认后的卡片参与进行统计汇总,按周、月、年进行动态分析。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县及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死因网络报告卡片应在7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对审核合格的卡片应在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

1.2.2 数据审核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科工作人员每日核对各区(县)上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和数据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3 统计分析

通过MicroAccess软件建库、整理、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2.1 死因监测数量分析

昆明市 2008年~2010年报告死亡率分别为502.33/10万、553.64/10万和595.99/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逐年接近国家死因监测居民粗死亡率≧600/10万的要求(见表1)。

2.2 死因监测质量分析

县级以上医院未报告单位逐年降低,分别为22.92%、16.67%、10.81%;县级以上医院报告及时性逐年提高,分别为39.09%、46.38%、52.72%。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审核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98.97%、98.97%、99.82%,提示死因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见表1)。

死因编码评价指标(如死因诊断不明、伤害意图不明等所占比例)保持在较低比例(国家死因监测要求各项死因编码评价指标<5%),提示编码评价指标符合质量要求(见表1)。

表1 2008年~2010年昆明市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情况分析

2.3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写情况

死亡医学证明书中死因链填写完整率为 80%,根本死因推断正确率为85%。

通过分析发现,昆明市2008年~2010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根本死因推断常见错误为以下几种(见表2):

(1)无死因推断,只填写老死、猝死、来院已死或死因不明等,而未进一步调查患者生前病史或没有作出死因推断,如表2的错误类型1。

(2)根本死因推断不正确,未按照根本死因选择原则来推断根本死因,如表2的错误类型2。

(3)直接死因为临死前表现和症状,如呼衰、心衰、肝衰、肾衰、窒息、休克、昏迷、尿毒症、败血症、早产、窒息等,而未进一步填写引起这些结果的根本死因;或直接死因为以上所列的这些表现和症状,并填写了原发疾病,却只选择了这些症状做根本死因,如表2的错误类型3。

(4)意外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如只填写车祸,而未详细说明是行人与机动车碰撞的事故还是机动车与机动车碰撞的事故等;或即使死因链填写正确,而根本死因推断为车祸所造成的临床表现而未填写外部原因;或死因链中只填写填写了临床表现如颅脑损伤、中毒和窒息等,如表2的错误类型4。

(5)肿瘤未明确良性和恶性及原发部位。当原发癌和继发癌同时存在时,应选择原发癌,如表2的错误类型5。

(6)高血压、糖尿病和与之有关的特异性疾病,应选择特异性疾病作为根本死因,如表2的错误类型6。

(7)死因链逻辑顺序不正确,将各种死因罗列在死亡证明书上,一行填写多个死亡原因,没有顺序和关系,或顺序颠倒混乱,如表2的错误类型7。

表2 昆明市2008年~2010年常见根本死因填报错误举例分析

3 讨论

国际上都用死亡原因资料来反映一个地区的居民状况和卫生状况,同时,死因资料也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死因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公共卫生工作,是实践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死因监测信息是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医疗机构准确、可靠的死因登记报告对制定卫生政策、确定资源配置和干预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报在生命统计科学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其填写内容的准确性和网络直报的及时性,有助于卫生部门对死因进行动态监测,为政府和卫生部们的决策及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2]。根本死因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死因构成和疾病负担模型分析的准确性,因此需提高根本死因的正确推断率,以达到提高根本死因填写准确性,以准确确定首要防治的重点疾病。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报道较少[3~4],该次昆明市2008年~2010年的死因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2008年~2010年根本死因填写常见错误为:无死因推断,只填写老死、猝死、来院已死或死因不明等;未按照根本死因选择原则来推断根本死因;意外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肿瘤未明确良性和恶性及原发部位;当原发癌和继发癌同时存在时,应选择原发癌。根本死因填写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医生对根本死因的定义的理解不清,将临终症状误报为根本死因现象严重。提高根本死因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规范死因链填写方法、掌握根本死因概念、区别最初导致死亡的疾病与临终症状或最后疾病。

4 对策及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对策及建议:

4.1 强化领导体系,实行目标管理

市卫生局和各区、县(市)卫生局和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签定目标责任状,并定期进行目标考核,确保工作的落实;增加经费投入,完善报告网络的硬件基础,包括微机的配备等。

4.2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定期组织开展考核、督导和培训,加强考评和督导工作,提高医疗机构对报告的重视程度,并将考核结果与相关单位的绩效考核挂钩。

4.3 对报告人员提供及时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质报质量

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加强对医疗机构报告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业务素质,并保持工作队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死亡信息上报及时性,提高审核率和降低迟审率;及时核对、查重、补漏、发现有问题的卡片相互沟通、修改或订正,避免漏报、迟报等现象的发生,提高死亡报告率和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工作质量。培训和指导的重点是死因漏报调查、死因编码规则、死因链填写方法、根本死因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1] 鲁 蓓.提高《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质量的管理实践[J].中国医院,2009,13(4):45-48.

[2] 鹿凤苓,张群勇.网报死因监测系统与医学死亡登记系统的报告质量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2):7-8.

[3] 叶 波,周有尚,陈世蓉.多死因的应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9):555-557.

[4] 钱月英,张应忠,吴婉贞,等.死因调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1994,6(8):5-6.

猜你喜欢

证明书直报死因
特殊的失物招领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岚山区2018年死因网络直报工作报告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卫生计生统计直报工作
《死亡医学证明书》填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死因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产品质量证明书客户自助打印服务
江西省抚州市2012年非结核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