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对肥胖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体重的影响
2012-09-12纪月霞罗育红刘冬梅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河北秦皇岛066600
纪月霞 罗育红 刘冬梅 (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600)
糖尿病肾病(DN)主要是出现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特别是肥胖型患者常出现尿液异常,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肾功能损伤,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晚期可以导致严重肾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1~3〕。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DN,观察尿蛋白、血脂、血糖和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肥胖型D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ogensen DN分期标准和WHO糖尿病诊断标准,BMI≥25 kg/m2。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0~75〔平均(57.6±16.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男 28例,女 24例,年龄 42~73〔平均(56.3±15.4)〕岁;治疗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40~75〔平均(55.8±17.4)〕岁;患者病情稳定,空腹血糖(FPG)7~13 mmol/L,排除心力衰竭、泌尿系感染、原发性高血压、肝病、水肿等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胰岛素、抗凝、调脂、戒烟等。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口服盐酸吡格列酮(沈阳施德药业,批号:20081101)30 mg,1次/d。持续治疗12 w。
1.3 检测指标 用药前后测量体重、身高,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BMI等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检测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 UAER、β2-MG、HbA1c、FPG、TG、LDL-C、BMI均明显下降,HDL-C则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 UAER、β2-MG、HbA1c、FPG、TG、LDL-C、BMI均下降明显,HDL-C则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检测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检测指标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组别 n UAER(μg/min) β2-MG(mg/24 h) HbA1c(%) FPG(mmol/L) TG(mmol/L) LDL-C(mmol/L)对照组 52 治疗前 117.36±52.35 1.64±0.37 8.92±1.34 7.93±2.351.71±0.54 3.56±0.22治疗后 56.53±26.371) 1.26±0.251) 6.35±1.421) 6.87±2.181) 1.54±0.381) 3.14±0.141)治疗组 48 治疗前 114.56±48.49 1.59±0.26 8.81±1.83 7.89±2.43 1.68±0.26 3.48±0.16治疗后 31.46±12.341)2) 1.01±0.211)2) 3.75±1.121)2) 5.78±1.891)2) 1.27±0.281)2) 2.86±0.161)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的变化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BMI分别为(27.6±2.8)、(26.2±3.1)kg/m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22.4±3.5)kg/m2〕与治疗组〔(20.3±2.5)kg/m2〕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BMI下降更明显(P<0.05)。
3 讨论
DN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由高血糖相关的生化异常变化以及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等原因引起〔4〕。高血糖与高血压是肾脏病情发展的原始动力,同时也是导致疾病的发生的重要因素〔5〕。DN患者肥胖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糖耐量异常而出现心血管的变化,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肥胖症患者还可以存在脂联素水平降低、瘦素抵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抵抗素水平变化等,诱发疾病加重。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治疗已由单纯的降糖治疗逐渐改为以血糖为中心,针对血脂、血糖、血压和体质量的全面治疗,同时防治心血管等各种并发症〔6,7〕。
DN早期病变是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促使肾素分泌增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上升,引起体内血管紧张Ⅱ(AngⅡ)分泌增加,引起肾小球高压、高灌注、高滤过而导致肾脏损伤。细胞因子的表达与调节,直接促使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肥大和纤维化,引起尿蛋白改变。
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类高度选择性和高效的二型受体-γ(PPAR-γ)的激动剂,可通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在体内改善胰岛素抵抗(IR),促使患者血浆中胰岛素水平下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的稳定。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肝内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活骨骼肌、脂肪,增强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胰岛素应答基因的转录,抑制脂肪分解,增高血浆脂联素水平,介导葡萄糖吸收,使血糖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型DN的蛋白尿明显增多、血脂各项指标均增加,治疗后各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蛋白尿明显降低。LDL将TC从肝脏经血管运至全身各处,TC和LDL结合后形成LDL-C,TC在血液中增多,可以促使动脉硬化〔8〕。本文研究发现经过吡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比常规治疗效果好。主要是促进肾小球基底膜中带负电荷的蛋白多糖的合成,这种蛋白多糖富含硫酸乙酰肝素,可减少蛋白滤过,抑制基质和系膜细胞的增生,恢复尿蛋白的排泄。吡格列酮可明显降低肥胖型DM患者BMI,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死率。
1 王婷婷.贝那普利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0;16(11):1329-32.
2 叶赏和,李永勤.苯那普利联用罗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4):77.
3 林忆阳,李春梅,徐向进.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比较研究〔J〕.四川医学,2009;30(11):1734-5.
4 谭庆华,韦晓勇,潘海涛.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应用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06;25(4):586-8.
5 吴 玲.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61-2.
6 周彩云.二甲双胍对女性肥胖型糖尿病血脂与体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0):183.
7 陈 忻,杨 丽,翟所迪.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对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meta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2):73-6.
8 晏永慧.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0):1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