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
2012-09-11杨立丁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云南昆明650021
毕 衡 杨立丁 (云南省中医医院骨伤科,云南 昆明 650021)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1〕,易遭受风寒湿邪侵袭而发病。以往对于CSR的治疗以手法牵引为主,笔者于2006年1月开始对CSR患者给予手法结合补肾活血汤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CSR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9~71岁,平均(55.3±1.2)岁;病程半年~20年,平均(3.4±1.4)年。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9~72岁,平均(56.1±1.5)岁;病程8个月 ~18年,平均(3.9±1.3)年。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对本研究中应用的药物无过敏史,性别不限,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合并急性神经根炎者;合并颈椎骨折、严重骨质疏松等其他骨病者;妊娠、哺乳期妇女;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治疗者;自行退出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手法推拿治疗。循经于患者颈部两侧实施揉、捻及滚等手法,每侧5~10 min,对于压痛点给予重点操作,目的是放松紧张的肌群。然后点按大杆、大椎、风池、肩中俞、肩井、手三里、曲池、合谷、外关、天宗等穴位,力度适中,使患者达到酸、麻、胀等感觉,每个穴位持续1 min。沿斜方肌、提肩脚肌边缘肌腱和肌纤维走行方向进行弹拨手法,力度由轻逐步到重。之后将两手分开,拇指放于患者枕部,其余四指托住颈部,前臂平放于患者肩部,以肩部为支点两手向上提,目的是使患者放松颈部肌肉。向左或向右先轻提并保持一定牵拉力度使患者头部做被动牵引旋转运动2~3次,左右旋转互相搭配,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两手交叉,用两手掌大小鱼际部位相对挤压患者项肩部的肌肉,从上到下2 min。最后搓抖患者上肢3~5次结束手法治疗。1次/d,每次30 min,2个月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 在上述手法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组方:熟地30 g、鸡血藤30 g、鹿角胶20 g、地龙20 g、槠实子 20 g、山萸肉 20 g、葛根 20 g、炒白芍 20 g、桑枝炭 20 g、全蝎15 g、骨碎补 15 g、天麻 15 g、炒防风 15 g、当归 10 g、海桐皮10 g。配方后研磨混匀以30 g为单位分包,服用时以开水充分溶解后口服,1包/次,2次/d。2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1.3.1 颈椎病疼痛症状评分 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简化Mc-Gin量表〔3〕。该量表分为三部分,(1)疼痛分级指数(PRI):通过11个感觉性词计算PRI感觉分,通过4个情绪性词计算情绪分,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四级,分别以 0、1、2、3分表示。(2)目测类比定级法(VAS):以一条10 cm长的直线,起始端代表无痛,终末端代表剧痛,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画线,线的长度表示疼痛程度。(3)现有疼痛强度(PPI):分别以 0、1、2、3、4、5分代表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
1.3.2 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制定的评分标准。(1)颈项疼痛:分别以0分、2分、4分和6分代表无疼痛、偶发疼痛、常发疼痛、持续剧痛;(2)肢体麻木:分别以0分、2分、4分和6分代表无、偶发、常发、持续不止。(3)颈项活动:分别以0分、2分、4分和6分代表正常、基本正常、轻度受限、严重受限。(4)椎间孔挤压试验:分别以0分、2分、4分和6分代表正常、弱阳性、阳性、强阳性。(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分别以0分、2分、4分和6分代表正常、弱阳性、阳性、强阳性。
1.3.3 疗效判断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1)治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疼痛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活动不受限,症状体征评分改善≥95%;(2)显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疼痛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症状体征评分改善在70%~94%之间;(3)有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疼痛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症状体征评分改善在30% ~69%之间;(4)无效: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疼痛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症状体征评分改善<30%。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颈椎病疼痛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PPI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PPI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PRI感觉分、PRI情绪分、PRI总分、VAS和PPI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疼痛症状评分比较(,n=4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疼痛症状评分比较(,n=40)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治疗后PRI感觉分 8.91±0.71 1.26±0.811)2)8.27±0.54 4.54±0.721)指标 观察组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PRI情绪分 4.66±1.21 1.67±0.281)2)4.51±0.32 3.01±0.671)PRI总分 11.54±2.41 2.38±0.641)2)12.12±1.20 4.98±0.241)VAS(cm) 6.72±1.52 1.20±0.311)2)6.79±1.54 3.24±1.021)PPI 2.69±0.28 0.61±0.211)2)2.57±0.15 1.58±0.361)
2.2 治疗前后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项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椎间孔挤压实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颈项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椎间孔挤压实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项疼痛、肢体麻木、颈项活动、椎间孔挤压实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n=40)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n=40)
臂
2.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黄帝内经》中最早记述了该病的发病原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其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传统医学认为,CSR病变在颈项督脉与太阳经循行范围,主要病因是风、寒、湿邪侵袭机体凝聚于颈肩部导致气血失和,运行不畅;同时,劳损、外伤也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4〕。CSR急性期,患者颈部因疼痛活动明显受限。主要原因是受累关节突关节呈急性炎症,关节滑膜及关节囊炎性肿胀,常合并关节积液,邻近的神经根及窦椎神经支受到刺激,病人多有颈肩部肌紧张,部分病人颈肩部肿胀。慢性发病病人,颈部向患侧旋转活动时,由于受累关节移位,故常呈不同程度活动受限,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预后大多较好。
CSR的治疗以解除椎间盘压迫为主,推拿手法是传统中医临床学科中一种外治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解剖结构、生理病理的特征为参考,按照颈部经络俞穴循行,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是一种无创伤的自然疗法〔5〕。推拿中的整复、推挤、揉按等方法可以加强肌肉活动,改善颈部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炎性因子的吸收;还可以促进内啡肽、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加强镇痛效应,缓解疼痛症状〔6〕。还可以通过按、揉、推、弹、拔等动作缓解肌肉痉挛、纠正颈椎解剖位置失常,解除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手法还能促进神经根和关节周围粘连的松解〔7〕。
传统医学认为,肾主骨,CSR是由于长期不健康的姿势,肝肾虚弱,气血受损,导致筋骨失常,出现疼痛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补肾健骨汤方中熟地、地龙、鹿角胶、全蝎可起到滋骨填精、活血通络作用,促进受损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其新陈代谢,解除软组织粘连,改善疼痛症状。山萸肉和菟丝子可以滋肝补肾;黄芪、当归可补益气血,养肝补肾;红花、桃仁、乳香、三七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养血通络;葛根味甘、生津、性平、主轻扬升发,驱邪不伤正〔8,9〕。以上诸药成方合用可起到益肝补肾、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强筋壮骨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手法结合补肾健骨汤可有效解除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减轻局部水肿,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 周恒昌.颈椎病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0):12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
3 方向明.改良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5例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28(5):367-8.
4 黄 茂.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J〕.安庆医学,2011;31(1):26-7.
5 王曙辉,胡翀妮.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11-2.
6 姚军汉,郭军雄,高仰来.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应用近况〔J〕.山西中医,2011;27(2):56-7.
7 周宾宾,韦 坚,韦贵康.侧旋提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8;20(10):8.
8 马建国,马晓巍,张国栋.补肾活血汤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J〕.山西中医,2011;27(12):34-5.
9 崔书国,赵 建,杨 柳,等.补肾壮骨活血汤配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10):1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