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理论模型
——基于TMT管理协作和社会网络协同影响的视角

2012-09-10曹红军张燕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协作动态资源

曹红军,张燕红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一、引 言

企业如何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是学者和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一个热点议题(Teece,Pisano,Shuen,1997)。[1]近年来,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而成为战略领域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研究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范式。RBV(资源基础观)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拥有的独特的能力和资源,而基于资源、能力基础上的隔离机制决定了企业竞争优 势 的 持 久 性 (Wernerfelt,1984;Barney,1990)。[2-3]在资源基础观早期理论铺垫的基础上,Prahalad和Hamel(1990)提出了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核心能力观。他们认为,如果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满足“适用性、价值性和难以模仿性”的特性,那么企业可以凭借这类特殊的资源和能力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4]然而,一些学者指出,资源基础观理论忽略了动态背景因素的考虑,也未能对资源运用的过程做出进一步的阐述和分析。在解释超竞争环境下的企业竞争优势时,资源基础观被认为本质上是静止且不充足的(Priem,Butler,2001)[5],因而不能解释拥有相同资源的企业其绩效为何存在差异。尤其是一些学者指出,核心能力可能导致核心刚性难以回应环境变化和竞争威胁(Leonard-Barton,1992)。[6]据此,Teece等学者提出了动态能力的理论和概念。Teece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于特定的资产地位和发展路径所决定的管理与组织过程中。动态能力理论深入和发展了传统的资源基础观理论,为解释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企业绩效的差异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因而成为战略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和前沿。

动态能力理论提出后学者们广泛的关注也使得动态能力研究的范围从概念界定延伸至表现形式、演化机制以及与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的实证关系等方面。尽管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正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但是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例如现有动态能力观并未把高管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TMT)的管理协作的影响纳入研究范围。而众多的企业实践案例表明,在现实中高管团队的管理协作对动态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网络竞争环境下,企业高管团队管理协作会直接地影响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取关键资源的效果。已有研究对TMT管理协作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这些重要影响重视不足。同时,由于理论视角的纷争,关于社会网络和TMT的研究还处于各自分散和独立的境况。因而,已有的理论研究鲜有涉及社会网络与TMT管理协作如何共同影响动态能力形成的问题。这种分散、割裂的研究不利于我们整体、系统地理解影响动态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基于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探讨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问题变得十分必要。

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理论归纳演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TMT管理协作与社会网络如何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问题。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对深化现有的TMT、社会网络与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文献回顾

从现有的经典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动态能力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动态能力的概念、表现形式、演化机制等多个方面。

1.动态能力的概念

Teece(1997)等学者将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模型和资源观结合起来,首次在战略框架中引入动态能力的概念。按照Teece的观点,“动态”是指企业更新其竞争能力以适应变化的竞争环境的能力;“能力”则强调战略管理在企业通过合理地适应、整合和重置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以适应瞬息多变的外部竞争环境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此后,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什么是企业的动态能力进行了概念界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学者们对动态能力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普遍的共识(Braato,2010)。[7]如表 1 所示,本文列出了部分学者关于动态能力概念的界定。

表1 动态能力概念界定的代表性观点

2.动态能力的表现形式

学者们在对动态能力概念内涵研究的同时,对动态能力的表现形式也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剖析。学者们对动态能力内涵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动态能力表现形式的众说纷纭。如表2所示,本文列出了部分学者关于动态能力的表现形式的代表性理论观点。

表2 动态能力表现形式的代表性观点

3.动态能力的演化机制

战略理论认为具备动态能力更强的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越大,但对于企业如何获得动态能力这一问题学者们的观点却有众多分歧(Mahood,Zhu,Zajac,2011)。[20]从学习机制,组织学习,生命周期理论等视角,众多学者对动态能力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如表3所示,本文列出了部分学者对动态能力的演化机制的代表性观点表述。

表3 动态能力演化机制的代表性观点

4.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关系

关于动态能力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Teece(1997)认为由于知识和技能的复杂性,动态能力是难以复制和模仿的,并且在收益递增的前提下路径依赖的作用更加显著。据此,他们认为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维系持久竞争优势的唯一战略途径。Lee和Rho(2002)学者也认为动态能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能说明企业怎样才能应对环境的变化。[23]然而,Eisenhardt和 Martin(2000)认为动态能力虽然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她们认为,尽管不同企业的动态能力在很多细节方面具有异质性,但是在关键性特征上具有等效性,可以被替代,因此不是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源。

5.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关系

一些学者们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机制影响企业绩效。Iansiti和Clark(1994)通过对来自汽车和计算机行业的样本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在产品开发中的知识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和随着时间推移的绩效改善率显著正相关。[24]Zott(2003)认为动态能力相关绩效的三个属性是:资源部署的学习,时间和成本,并且他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仿真研究发现时间,成本和学习效果导致了具有极其相似动态能力的企业之间绩效显著不同的出现。Drnevich和Kriauciunas(2011)以智利企业为样本发现环境的动态性与企业的一般能力的作用是负相关的,但与企业绩效相关的动态能力的作用是正相关的,并且动态能力的异质性会使得这种正向作用更加显著。[25]

6.动态能力现有研究的不足

从上面我们对近年来动态能力的重要成果梳理和回顾可以看出,动态能力在战略领域备受关注(Hodgkinson,Healey,2011)。[26]虽然学者们对动态能力概念的界定、表现形式、演化机制及与竞争优势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现有的动态能力研究尚未把高管团队的管理协作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纳入研究范围。学者Gulati(2000)指出,在网络嵌入的大宏观背景下,社会网络充当了企业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知识以及信息交换的重要战略媒介。[27]在另一方面,企业高管团队对社会网络的形成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Lee,Park,2008)[28]。这主要表现为高管团队依据环境变化对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的调整必然影响企业嵌入的社会网络,进而影响企业从社会网络中获取关键资源的效果及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和企业绩效的实现。因此,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和高管团队管理协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构建了一个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以期能够进一步深化动态能力理论的研究。

图1 基于社会网络与TMT管理协作的动态能力形成机制模型

三、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模型

1.社会网络与企业资源和动态能力

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是企业的动态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网络关系是企业获取关键资源的媒介和渠道,并且社会网络的关系特征和结构特征会影响企业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能力,进而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和企业绩效的提升有重要影响。

(1)社会网络结构与资源和动态能力

1)社会网络结构洞的影响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结构洞是网络关系中信息以及资源分布不对称而形成的特殊的网络关系缝隙。在A企业和C企业之间没有直接关联的情况下,如果B企业能够同时链接A和C企业,那么B企业就占据了A和C企业之间的关系结构洞。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由于控制了网络中信息的流动,从而形成了控制优势(Burt,1992)[29],并以此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这是因为具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的企业,更易获得位于不同社会和地理环境下的网络集群中的不同技术、产品设计和市场信息,同时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作为信息的过滤者能够减少信息搜集的搜寻成本和配置成本(Jargal,2010)。[30]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不仅能够从每个网络成员中获得异质资源,而且能够比其他不在这个网络位置上的企业更敏锐地察觉即将出现的威胁和机会,也更能够发现潜在的联盟者和潜在的交易伙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源释放能力。

Zaheer和Bell(2005)在对加拿大共有基金企业的实证研究中证实,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所在网络的结构都会显著影响企业绩效。企业嵌入的网络结构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必要因素。[31]因此,社会网络中跨越结构洞的企业更容易从外界获取战略资源,并进一步实现对关键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资源释放的能力。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社会网络关系中的结构洞会影响企业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能力,进而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社会网络关系结构洞跨越得越大,企业越容易从外界获取信息、技术、知识、资源和经验等战略资源而直接地贡献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

2)社会网络中心度的影响

中心度是社会网络的一个重要的结构属性Freeman(1978)[32],企业网络中心度越高,不仅意味着企业与其他网络成员的直接联系更多,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也意味着企业控制其他成员行动的能力和对资源信息控制的程度越高,越能影响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方向和资源在网络中交易的频率。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对其他企业的依赖程度越低越有助于提升企业整合和释放资源的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因此,从理论和逻辑上来看,社会网络关系的中心度越高,企业越容易从外界获取、整合与释放企业的战略资源。

Hargadon和Sutton(199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处在几个产业的交汇点的企业,通过有效利用从不同产业获得的知识,会产生新的业务概念[33],从而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以此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的网络中心度越高,接触的核心资源就越多,并且当这些资源难以替代时,企业即获得了在网络中的优势位置并被视为潜在的联盟者。网络中心的企业能够获取到更多的市场信息,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变化、更快地释放合乎顾客需求变化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社会网络关系的中心度对企业资源释放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2:社会网络关系中的中心度会影响企业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能力,进而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社会网络关系中心度越高,企业越容易从外界获取信息、技术、知识、资源和经验等战略资源而直接地贡献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

(2)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密度对企业资源和动态能力的影响

1)社会网络关系密度的影响

企业之间的连接越多,社会网络的密度越大(White,Harary,2001)[34],企业资源获取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的提升越显著。这是因为在高密度网络关系中所形成的信任机制,使得网络成员之间信息流动频率更快,更容易获取彼此的资源。并且由于信任机制的形成,网络成员之间能够共享更多的隐性知识和更敏感详细的信息。随着网络成员的不断增加,社会网络关系的密度不断加大,共享的资源将日益增多,这些资源的价值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随着网络密度的加大而协同增长。凭借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市场动态、顾客需求变化信息及竞争者现状等,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预测产业的未来发展、未来资源获取的关键途径。高密度的网络关系也使得企业能够更快地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整合获取的资源以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要,从而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的能力。

在关于企业的创新网络连通性的影响的研究中,Ahuja(2000)认为在高密度网络中的企业,有更多关联,从而有更多的创新。[35]这是因为在高密度网络关系中,能有效防止在低密度网络关系中频繁出现的机会主义,网络成员之间可以加深彼此的信任、合作与互惠。总之,在高密度网络中的企业能从基于高度信任的网络伙伴的信息中获利,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战略信息,完成特定知识的转移。因此,高密度网络对企业培育动态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3:社会网络关系的密度会影响企业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能力,进而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社会网络关系密度越大,企业越容易从外界获取信息、技术、知识、资源和经验等战略资源而直接地贡献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

2)社会网络关系强度的影响

网络联结扩展了信息来源的范围,加快了信息处理的过程,从而改善了决策的制定过程。联接强度是互动的频率、感情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的函数(Granovettor,1973)。[36]企业之间高互动频率,高感情强度和高互惠交换能促进企业之间信任机制的形成,而网络中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转移是以高度的相互信任为前提的。因此强联结企业间能进行更有价值的信息交换,从而有助于在网络中提高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获取能力和吸收能力。同时Rhee(2004)认为强联结有利于促进企业向其他企业学习知识,尤其是显现知识和常规知识的学习。[37]并且相对于弱联结,强联结更有助于网络成员解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并对其做出反应(Uzzi,1997)[38],从而提升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动态能力。

在对悉尼酒店业的实证研究中,Ingram和Roberts(2000)发现嵌入在相互联系密切的私人网络中的经理们通过共享顾客和最佳经营行为,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39]因此,联接由弱变强的过程,也是企业间信任机制的培育过程,是企业知识累积和资源获取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基于资源的动态能力的培育。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4:社会网络关系的强度会影响企业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能力,进而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社会网络关系强度越大,企业越容易从外界获取信息、技术、知识、资源和经验等战略资源而直接地贡献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

2.TMT管理协作对社会网络与动态能力的影响

在超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更高水平的环境复杂度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企业间的网络合作不断增加(Li,Zhou,Zajac,2009)[40],因此,企业一旦学会如何管理社会网络将能够获得巨大的竞争优势。由于在不同的组织中有效管理合作战略的方法差异很大,于是将合作战略的管理责任赋予某个管理人员或管理团队就显得十分重要(Hitt,2010)。[41]特别是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拥有一个具有高超管理技能的管理团队(Barkema,Shvyrkov,2007)。[42]因而,在网络环境中高管团队,特别是TMT管理协作对企业社会网络的形成和扩展有很大影响,进而直接影响了企业在网络中进行关键资源的获取、整合、重构和释放等活动的效果。

当高管团队不能有效地管理社会网络以恰当且迅速地响应复杂的环境变化时,企业的战略竞争力就会下降,竞争优势就会消失,同时赢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业绩的能力也会下降。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高管团队越异质化,就越可能具有多样化的技能和知识,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就会更全面、更有价值。同时,TMT成员间沟通越困难,争辩越多,也可能因为难以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导致不能有效适应组织环境的变化、洞察企业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因而,TMT管理协作越好越可能有效识别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战略需求,企业在网络中的活动效果也将越好。也即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TMT对企业网络的影响也更为关键和重要。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5:TMT成员之间的管理协作越是紧密,企业社会网络对企业战略资源输入和动态能力的提升正向影响也就越显著。

四、结论和讨论

1.基本结论

有关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的研究很少关注TMT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而社会网络与TMT管理协作如何交互影响动态能力的形成更是鲜有研究涉及。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和TMT理论为基础,通过一个全新的整合概念模型的构建分析了网络嵌入背景下的企业如何通过社会网络与TMT管理协作共同发挥作用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

通过理论归纳和演绎我们认为,社会网络关系中的结构洞、中心度以及网络关系密度会对企业资源获取、整合、释放和重构的能力有重要影响,是企业从外界获取信息、技术、知识、资源和经验的重要渠道;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高管团队的管理协作会影响到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进行资源获取、整合与释放活动的效果,进而对动态能力的形成也发挥重要影响。

2.对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1)对理论研究的启示

第一,深化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关系影响的研究。由于结构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的作用不同,因而多角度地分析对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动态能力形成和企业绩效是有必要的。这种多角度的分析对于更深一步地推动企业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研究更有意义。

第二,深入探讨TMT管理协作对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关系影响。在以往研究中鲜有将TMT管理协作纳入动态能力形成的研究范围的,对TMT的研究多局限于规模、教育程度、任期、平均年龄、特征异质性、风险偏好等。本文的分析说明了将TMT管理协作的作用和影响纳入动态能力研究范围的必要。一方面,动态能力的形成需要不断的重复和实验,这一过程离不开组织中个人和团体的参与,尤其是进行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高层管理者;另一方面,TMT管理协作对于企业如何在超竞争环境中取得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绩效有重要影响。在未来的研究中,深入探讨TMT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深化动态能力观的理论和研究有重要意义。

(2)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第一,重视社会网络不同特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不同影响,切实关注企业网络对资源获取的影响。比如,占据结构洞,从而获得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此外,嵌入高密度网络,从而基于信任更快获得更高质量的信息;再者,尽可能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以获得对网络的一定操纵权,影响网络内信息流动的内容、方向和频率;最后在联接由弱变强的过程中,培育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等。因此,分析并建立或者嵌入合适的网络对于企业获取资源尤为关键。

第二,注重建立社会网络的同时更要关注影响企业网络建立的企业TMT管理协作。社会网络是企业获取关键资源的媒介和渠道,但是资源获取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TMT管理协作。TMT管理协作内化为企业知识和企业能力,难以被模仿和复制,从而能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因此,企业不仅要注重从网络中获取关键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提升TMT管理协作的能力,提升企业资源获取、整合、重构和释放的管理技能。

3.研究不足与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本文仅从几个关键的因素阐明社会网络对动态能力的影响。除了本文中的结构洞、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和关系强度外,网络规模、网络成员、网络关系类型等也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网络特征,但本文并未从这些角度论述社会网络对动态能力的影响,后续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讨论其他因素以丰富本文的形成机制模型。

再者,需要注意的是,结构洞的作用在稀疏网络中更加显著,但是在稀疏网络中容易因为信任机制的缺乏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中心度越高的企业越有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头者和规则的制定者,也越可能受到规则的限制,且难以进行突破性的创新活动。在高密度网络中的企业间信息流动丰富而频繁,随之而来的冗余信息越多,管理成本越高。而强联结在促进企业间隐性知识转移时,不易于异质信息在网络中的扩散。因此往后的研究需要从更多视角更加全面地分析社会网络对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

此外,本文并未列举影响TMT管理协作的因素。事实上,这个问题牵涉到所细分的因素对社会网络—动态能力的具体影响路径,更能清晰地理解动态能力培育的黑箱。因此往后的研究可以细分其影响因素以更充分地揭示TMT管理协作对社会网络—动态能力关系的影响作用。

最后,本文所提出的命题尽管基于经典文献和理论,但未经过实证检验。因此,未来的研究中通过案例或者大样本问卷的实证研究探讨相关命题和假设关系是本文后续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

[1]David J Teece,Gary Pisano,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509-533.

[2]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171-180.

[3]Jay Barney.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4]Prahalad C K,G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5]Richard L Priem,John E Butler.Tautology i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externally determined resource value:future commen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26):57-66.

[6]Leonard-Barton D.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11-125.

[7]Barreto.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of Past Research and An Agenda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36):258-260.

[8]Helfat C E.Know-how and Asset Complementarity and dynamic capability accumulation:the case of R&D[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339-360.

[9]Ken Kusunoki,Ikujiro Nonaka,Akjya Nagata.Organization Capabilities In Product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Firms: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Find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6):699-718.

[10]Kathleen M Eisenhardt,Jeffrey A Marin.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1105-1121.

[11]P N Subba Narasimha.Strategy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the Role of Dynamic Competence[J].Management and Decision,2001,22(4):201-212.

[12]Zahra S A,George G.Absorotive Capacity:A Review Reconcepetualizational and Extension[J].Academic Management Review,2002,27(2):185-203.

[13]Zollo M,Winter S G.Deliberate Learn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339-351.

[14]Winter S G.Understanding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991-995.

[15]Zahra S A,Sapienza H J,Davidsson P.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917-955.

[16]Helfat C E,Finkelstein S,Mitchell W,Peteraf M A,Singh H,Teece D J,Winter S G.Dynamic Capabilities:Understanding Strategic Change In Organizations.London:Blackwell,2007.

[17]Wang C L,Ahmed P K.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d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9(1):31-51.

[18]Daniel E M,Wilson H N.The Rol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In E-business Transform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2003,12(4):282-296.

[19]David J Teece.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The Nature and Micro foundations of(Sustainable)Enterprise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13):1319-1350.

[20]Ishtiaq P Mahod ,Hongjin Zhu,Edward J Zajac.Where Can Capabilities Come From?Network Ties and Capability Acquisition In Business Group[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820-848.

[21]Christoph Zott.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raindustry Differential Firm Performance: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2):97-125.

[22]Constance E Helfat,Margaret A Peteraf.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Capability Lifecycl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97-1010.

[23]Jeho Lee,Kyungmook Lee,Sangkyu Rho.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Strategic Group Emergence:A Genetic Algorithm-based Model[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8):727-746.

[24]Iansiti M,Clark K B.Integration and Dynamic Capability:Evidence From Product Development In Automobiles and Mainframe Computer[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557-607.

[25]Paul L Drnevich,Aldas P,Kriauciunas.Clarifying The Conditions and Limits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Ordinary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 To Relative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3):254-279.

[26]Gerad P Hodgkinson,Mark P Healey.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Reflexion and Reflection in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1500-1516.

[27]Ranjay Gulati,Natin Nohria,Akbar Zaheer.Strategic Network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203-215.

[28]Ho-Uk Lee,Jong-Hun Park.The Influenc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International Exposure on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m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8,45(5):961-981.

[29]Burt R.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0]Bat Jargel.The Effects of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polycentric Institutions,Product Portfolio,and New Venture Growth In China and Russia[J].Strategic Entreneurship Journal,2010,(4):146-163.

[31]Akbar Zaheer,Geoffrey G Bell.Benefiting From Network Position:Firm Capabilities,Structural Holes,and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9):809-825.

[32]Linton C Freeman.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J].Social Networks,1978,1(3):215-239.

[33]A Hargadon,RI Sutton.Technology Brokering and Innovation In a Product Development Firm[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4):716-749.

[34]Douglas R White,Frank Harary.The Cohesiveness of Blocks In Social Networks:Node Connectivity and Conditional Density[J].Sociological Methodology,2001,31(1):305-359.

[35]Gautam Ahuja.Collaboration Networks,Structural Holes,and Innovation:A Longitudinal Stud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0,45(3):425-455.

[36]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37]Rhee M.Network Updat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4,41(6):933-949.

[38]Uzzi,Brian.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28):89-106.

[39]Ingram P,P Roberts.Friendships Among Competitors In The Sydney Hotel Industry[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alogy,2000,(106):387-423.

[40]J Li C Zhou,E J Zajac.Control ,Collaboration,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Theory and Evide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865-884.

[41]R Duane Ireland,Robert Hoskisson,Michael Hitt.Strategic Management: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Concepts and Cases[M].International Edition,2010.

[42]H G Barkema,O Shvyrkov.Does Top Management Diversity Promote or Hamper Foreign Expansion?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663-680.

猜你喜欢

协作动态资源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动态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