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延时”对幼儿事件性与活动性预期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2-09-08韩丕国肖兰英姜保周

菏泽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活动性小鱼延时

韩丕国,肖兰英,姜保周

(菏泽学院学前教育系,山东菏泽274015)

“后延时”对幼儿事件性与活动性预期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韩丕国,肖兰英,姜保周

(菏泽学院学前教育系,山东菏泽274015)

本研究通过实验法、访谈法了解了学前儿童事件性及活动性预期记忆的年级效应及“后延时”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3岁之前,幼儿的事件性及活动性预期记忆能力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3-6岁仍然是幼儿这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后延时”对幼儿事件性及活动性预期记忆具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如果提高幼儿预期记忆进行中任务的难度或者提供适当的外部提示物应该能将预期记忆任务的“延时效应”凸现出来。

后延时;幼儿;事件性预期记忆;活动性预期记忆

一、问题的提出

预期记忆又称前瞻记忆,是个体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1990年,Einstein和McDaniel将预期记忆分为时间性预期记忆和事件性预期记忆两种类型。[1]Kvavilashvili和Ellis则发现,有种记忆类型和事件性预期记忆相似,但是不需要个体中断正在进行中的任务,只要在当前活动结束后记得执行预期记忆任务即可,基于此,他们在1996年提出了活动性预期记忆这一概念。但是,Brandimonte和McDaniel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既然两者之间具有相同的本质,就没有必要区分出活动性预期记忆这一类型。[2]鉴于这两种记忆类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决定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在《“后延时”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中,我们了解到时间性预期记忆的确存在年龄效应,4-6岁是其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当延时能够有效提高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提取的成功率。[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不禁会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事件性及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中的表现会不会有所差异?幼儿这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又在哪个阶段?延时回忆对它们会不会产生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对“延时状态下”幼儿“事件性与活动性预期记忆”进行了研究。

二、实验方法

1.被试

抽取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各20人,男女各占10人,总计60人。

2.实验材料

彩色图片80张(总共分为6类:地上跑的动物、水里游的动物、天上飞的动物、蔬菜、粮食和水果);小鱼的图片3张,小猫的模型1个;带有图案的纸盒6个(图案分别为老虎、鱼、小鸟、白菜、玉米和苹果),小筐一个;秒表1块(主试用来计时);预期记忆记录表格数张。

3.实验过程

实验采用Einstein和McDaniel的研究范式,将预期记忆任务镶嵌到进行中任务中。进行中任务是由主试抽出一系列图片,问被试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并让被试进行分类;事件性预期记忆任务是当看到小鱼的图片时挑选出来;而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是要求被试一堆图片分类结束后拿一张小鱼的图片给旁边的小猫模型吃。实验开始前首先对主试进行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整个实验过程,实验在安静教室内进行,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40张图片进行排序,将小鱼图片穿插在其中,每隔10张放一张小鱼的图片。任务开始前首先向被试讲解任务要求并呈现事件性预期记忆任务的指导语:“小朋友,我这里有一只小猫咪,我们知道小猫咪最喜欢吃鱼了,一会我们看图片的时候如果看到小鱼就把它放在旁边桌子上的小筐里留给小猫吃好不好啊?如果当时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就和老师说一声,老师帮你挑出来。小朋友千万别忘了,要不小猫咪就没东西吃了。”讲解完毕后让被试重复预期记忆任务并进行充分练习,保证幼儿理解了全部的任务要求。

第二步:呈现干扰任务,让被试在纸上画一幅画,时间为3分钟,主题为“堆雪人”,3分钟后不管被试有没有画好,施测正式开始,如果被试提前画好了,可以提醒他修改一下。

第三步:两个主试为一组对幼儿进行个别施测,其中一个主试随机抽取图片,问被试图片属于哪一类,应当放在面前的哪个盒子里面;另一个主试在旁边计时并填写预期记忆记录表(事件性预期记忆的有效提取时间为前一张小鱼图片出现后到下一张小鱼图片出现前)。

第四步:事件性预期记忆任务结束后,不管被试有没有完成任务,主试把三张小鱼图片挑选出来放在小筐内,向被试讲解活动性预期记忆的任务要求并呈现指导语:“小朋友,刚才我们已经把小鱼挑出来了,但是我们还有四堆图片没有分好类呢。一会我们看图片的时候,看完一堆就拿一条小鱼给小猫吃好不好啊?当然,如果一会你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你就和老师说一声,老师帮你把小鱼拿给小猫吃。小朋友千万别忘了,要不小猫没有小鱼吃会饿坏的。”

第四步:呈现干扰任务(对刚才画的画进行讲解),3分钟后,同样是两个主试一组对幼儿进行个别施测(活动性预期记忆的有效提取时间为上一堆图片完成后,下一堆图片分类结束前)。

实验结束后,对一次任务都没有完成的幼儿进行访谈,询问预期记忆任务失败的原因,鉴别任务的失败是因为没有理解指导语还是确实忘记了这一任务;对能够“即时提取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是否一直将预期记忆任务储存于短时记忆中。

三、结果与分析

幼儿在图片分类任务中的表现良好,小班幼儿图片分类平均耗时5.6min,正确率达56%;中班幼儿平均耗时6.2min,正确率达68%;大班幼儿平均耗时5.8min,正确率达87%。这说明图片分类任务的难度没有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但也占用了幼儿的部分认知资源,这与日常生活中的任务难度接近,可以作为进行中任务进行实验设计。实验结束后对能够“即时”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了访谈,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幼儿都表示没有一直想着预期记忆任务,而是在看到特定图片或者活动结束时才突然想了起来。据此,我们对这60名幼儿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1.学前儿童事件性预期记忆任务成绩分析

表1 事件性预期记忆任务成绩

由上表可知,学前儿童在事件性预期记忆方面的表现较好,部分小班幼儿就已经能够完成部分甚至全部预期记忆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这方面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大班幼儿的事件性预期记忆能力已经基本发展起来,这与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发展的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儿童,他们的即时回忆成绩与总成绩之间都有一定差异,这个差异量便是他们的延时回忆成绩(分别为0.15,0.15和0.10),虽然这种差异性不大,但是也充分说明适当延时能够提高学前儿童事件性预期记忆成绩。

在上述数据的基础上,我们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了年级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说,在延时状态下,幼儿在事件性预期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差异显著(F(2,60)=4.339,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好。这说明虽然3岁之前,幼儿的事件性预期记忆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3-6岁仍然是他们这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2.学前儿童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成绩分析

表2 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成绩

由上表可知,学前儿童在活动性预期记忆方面的表现与事件性预期记忆相似,少数幼儿在小班阶段就已经能够顺利完成预期记忆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这方面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级在活动性预期记忆方面,即时回忆成绩与总成绩之间也有一定差异(分别为0.20,0.30和0.25),这说明适当延时对提高学前儿童活动性预期记忆成绩也有一定影响。

另外,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活动性预期记忆进行年级差异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延时状态下,幼儿在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中的表现差异极其显著(F (2,60)=9.650,P<0.01),这说明3-6岁同样是学前儿童活动性预期记忆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四、讨论与结论

实验结束后,我们对没有完成预期记忆任务的幼儿进行了访谈,考察学前儿童没有完成任务的具体原因,当问及“还记不记得帮老师一个什么忙”时,绝大多数幼儿表示记得,并能够复述预期记忆任务;而当问及“为什么没有把里面的小鱼挑选出来”或者“为什么没有把小鱼喂给小猫吃”时,幼儿表示忘记了。例如有的幼儿回答“只顾着分图片了,忘记了”,或者回答“你又没有提醒我,刚开始还记着来”。有些幼儿是在所有的图片分类任务结束后才想起预期记忆任务。这说明幼儿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失败并不是没有理解具体任务。

对学前儿童事件性及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进行性别差异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小班儿童这方面的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与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能力发展的不完善性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可能是因为事件性与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的完成有比较明显的提取线索,很少需要对记忆任务进行自我激活、自动提取,较少占用被试的认知资源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主试对预期记忆任务的反复讲解、让被试反复练习使幼儿对其产生了一种熟悉感,而熟悉的刺激物出现很容易吸引幼儿的无意注意,从而激发了幼儿头脑中储存的预期记忆任务。虽然学前儿童事件性与活动性预期记忆能力在小班就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并不代表已经发展完善,实验结果表明,3-6岁仍然是其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学前儿童事件性及活动性预期记忆进行“延时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适当延时对成功提取预期记忆任务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大。这是因为,事件性及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是有明显提取线索的任务,目标刺激物或者活动结束对预期记忆任务具有明显的提示作用。如果被试在这种具有明显提示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完成预期记忆任务,说明被试对这一任务已经进入了深度遗忘阶段。而延时阶段是没有任何提示物的,在这一阶段能够将预期记忆任务提取出来难度将会更大。但是可以预测,如果提示物能够反复在被试眼前出现将会提高被试延时状态下预期记忆任务成功提取的成绩。另外,相对于时间性预期记忆任务,事件性及活动性预期记忆任务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任务,被试能够将任务即时提取出来,自然也就不需要延时提取。这可能也是预期记忆任务“延时效应”不明显的一个原因。试想,如果提高进行中任务的难度,使幼儿预期记忆的即时提取成绩降低,能不能将预期记忆任务的“延时效应”凸现出来呢?这也将是我们下一步有待解决的问题。

[1]赵晋全,郭丽萍.前瞻记忆研究述评[J].心理学报,2000,(4).

[2]张磊.儿童前瞻记忆的系列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3]韩丕国,柴清华.“后延时”对学前儿童时间性预期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J].幼儿教学研究,2012,(4).

The Experiments about the Influence of“Time-Lapse”on the Infant’s Event-based and Activity-based Prospective Memory

HAN Pi-guo,XIAO Lan-ying,JIANG Bao-zhou

(Dept.of Pre-school Infants Education,Heze University,Heze Shandong 274015,China)

Using the methods of experimentation and interview,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the“timelapse”and grade on infant’s event-based and activity-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he results show:the infant’s event-based and activity-based prospective memory all have been developed before 3 years old.But it still a pivotal period during 3-6 years old..The influence of the“time-lapse”on infant’s event-based and activity-based prospective memory is small.But if we increase the difficuty of the on-going tasks or provide proper external cues,the influence will be bigger.

time-lapse;infant;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activity-based prospective memory

book=8,ebook=134

G610

A

(责任编辑:王建)

2012-05-12

菏泽学院2010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XY10JY01)。

韩丕国(1981-),男,山东济南人,菏泽学院学前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心理。

肖兰英(1964-),女,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儿童文学。

姜保周(1965-),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学院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统计学。

1673-2103(2012)04-0128-03

猜你喜欢

活动性小鱼延时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小鱼
小鱼
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肺结核血小板参数、D-D检测的临床意义
小鱼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桑塔纳车发动机延时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