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起点认识的和谐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2012-09-08任凤慧
任凤慧,孙 虹
基于逻辑起点认识的和谐发展实现路径研究
任凤慧,孙 虹
(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96)
理论研究对理性和人性的设定与经济现实之间的鸿沟,形成了人们认识和谐发展问题的巨大障碍,所以实现某些转变势在必行。从目前经济学有关和谐理念的四大核心研究领域,即利他主义、协调发展、社会责任、和谐管理来看,和谐发展有着独特的逻辑起点,实现和谐发展应立足于人性的本质规律,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考虑参与者主观效用的优化模型分析表明,具备回馈效应的扩展理性是和谐发展的逻辑内核,在此基础上的群体理性及必要制度约束下的利他策略为实现和谐发展提供了路径保障。
和谐发展;逻辑内核;实现路径;利他策略;群体理性
一、当代和谐发展思潮的四种表现
和谐理念由来已久,中国的老子等、古希腊的柏拉图等,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就开始关注和谐问题。19世纪中叶Bastiat在《和谐经济论》中用经济学方法阐述一切正当利益彼此和谐的主题,但如何实现和谐发展仍是一个艰巨的课题。当代和谐发展理论有其自身的历史使命,它的出现和发展其实是对市场经济失灵问题一定程度上的引导和修正。在传统认识基础上,目前国内对和谐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如何认识及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也有学者从逻辑起点上意识到了传统认识的局限性。与和谐发展相联系,李桂花主张打开“人”的黑箱,提出和谐理性基本假定[1];桂拉旦等将和谐发展纳入众生平等的哲学范畴,将和谐发展分解为时空内涵[2];刘小年等沿袭 Mises的思想,将经济问题归于人性演进,主张在此基础上实现和而不同式的和谐发展[3]。当然,相关认识还处于上升阶段,且对和谐发展的研究相对薄弱,还远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因此对和谐理念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十分必要。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目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利他主义的兴趣
在人类遭遇“斯密问题”之后很久,生物学率先为幽禁中的利他主义掀开了一扇窗。Hamilton发展了群体选择理论,给出了利他基因遗传的自然选择准则。受其鼓舞,大量的学者在上世纪末投入到利他主义进化的研究中,至今热情不减。在此基础上,经济学也开始倾注大量热情,利他主义作为经济主体的一种固有禀性,被考虑到公共绩效、福利配置等领域的博弈均衡中。如Stark等 给 出 了 Hamilton准 则 的 博 弈 论 证 明[4];Bergstorm等发展了联合效用函数[5];Kritikos等探讨了团结问题[6];Gaube等则引入利他主义考察组织规模效率[7]Rapoport等分析了利他主义对经济增长的意义[8]。Lun和Bond等分析了和谐关系的意义[9]。这些研究是令人欣悦的,应用相关成果扩展和丰富经济人内涵,有利于更准确地解释经济现象。因为强调互利、共赢,强调可持续性等具备利他特性的因素,这种扩展对于和谐发展而言是尤为重要的。但与新达尔文主义导致的批评一样,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一些知识上的契合性仍待进一步探讨。
(二)对协调发展的重视
对协调发展的研究是对经济增长中的大量不和谐现象的直接响应,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部门协调、城乡协调,以及回归人本、科学发展、生态环境等问题的研究。这包括对经济增长主题的探讨,围绕效率与公平形成的均衡发展、倾斜发展理论,引入技术要素的新古典收敛模式,以及强调各种资本的内生累积的内生增长理论等。学者们提出后发优势等理论,强调瀑布效应的积极意义,带给落后区域经济发展以和谐福音。与此同时,经济学没有放弃对落后经济成因的思考其中坚力量依附学派基于马克思的中心-外围框架,关注落后现象和被动依附发展地位,主张改革国际经济秩序,转变政府在代表公众利益及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不过,依附学派经济民族主义的实质决定了它向后看多于向前看,在当今强调联系与共赢的经济环境中对促进实现和谐发展作用有限;倒是协调发展在经济增长的不同时期扮演和承担的不同角色和使命,从注重增长应对贫乏到注重协调应对差异的演化过程,给出了和谐发展理念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卓越阐释。
(三)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社会成员尤其是企业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如何承担,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永恒话题。但直到20世纪初劳资冲突激化和环境保护兴起,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才掀起第一波有影响的浪潮。其后又经历了几次发展,包括20世纪30年代的企业规制、60至70年代末的回归人本、80年代的自觉行动等。最近一波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新自由主义框架形成以后,至今仍在向前演进[10]。不过,漫长的发展和运动历程并不意味着社会责任得以很好地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两类主流的认识,即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一元论和孔茨、罗宾斯、明兹伯格等代表的多元论,至今仍争论不止。只是随着经济发展和认识的加深,争论的重心已经由该不该承担社会责任(Whether)向如何承担(How)转变[11]。在两类认识趋同的同时,受到历史文化性、价值观念性的影响,社会责任问题仍然纷繁复杂[12],不过它与伴生的各种社会责任运动,已经足够形成一股和谐发展的暖流。
(四)对和谐管理的追求
对经济资源的组织优化离不开和谐理念,管理理论演化的趋势,从功利主义到人文关怀、从零和博弈到共生共赢,都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和谐因素。席酉民于1989年提出了和谐管理理论,并得到系统地完善和发展;黄志斌等研究的“绿色和谐管理论”则以生态论方法关注管理和谐问题。总体上,系统的耦合优化被视为管理的和谐之路。当然,由于管理范畴的宽泛性,和谐管理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人本管理及对组织文化的研究把和谐的人际和组织关系作为重要追求;Porter、Prahald和Hamel、Kim和Mauborgne等发展的竞争战略理论也极大地强调了经济活动的和谐性,在竞争力、核心能力等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竞争关系也实现了从交易关系向依存关系转变,从“红色海洋”向更为和谐的“蓝色海洋”深入发展[13]。
二、和谐发展的逻辑起点再认识
上述的四个角度,囊括了大部分的人类行为,充分体现出和谐发展的时代特色。与此同时,研究的逻辑基础和学术兴趣正逐渐向利他主义理性复归。可以认为和谐理念的核心在于利他、实现途径在于共赢,从而和谐发展也必然受到这一规律的支配,最终成为诸多利益相关者相互依存、利益共赢并具备实现共生共赢的各种制度和机制的发展模式。
图1
为了分析这一模式的机理和效果,考虑n个参与人形成的集体I的经济绩效P的情况。参与者i∈I的绩效pi主要由其产出γi和配给ωi组成,且存在函数关系ωi=τiγi,其中τi为以产定酬下i的报酬系数,考虑到量纲的影响,这里规定产出和配给均为份额形式,即0≤γi≤1和0≤ωi≤1。假定行为者效用由经济获益导致的客观效用和心理调适导致的主观效用组成,分别称两种效用导致的和谐为Basiat和谐和茅于轼和谐①Basiat鼓吹自由主义支配的正当利益和谐;而茅于轼发展了黄有光的快乐理论,认为建设和谐社会在于增加全社会的快乐量,实现全社会的快乐总量极大化。。i的客观效用受ωi的影响,即uiO=ui(ωi)。同时,根据 T.C.Bergstrom等学者的思想,I中各主体的效用彼此具有内在关联。这里将其关联因子内生化,定义αij∈[-1,1]为i愿意将自己的ωi给予j用于增加其效用的比例系数,称为利他因子。对应地,若-1≤αij<0,αij=0,0<αij≤1,则分别称i对j采取为自利策略、中性策略和利他策略,特别地,αij=±1时,i对j表现出对应的极端利他或利己倾向。图1(B)描述了这种定义,并与(A)所描述的当代生物学定义作了对比。显然,生物学的定义以利他行为的予受双方的收益增减对利他、利己等进行区分[14],实际上区分的是效用而不是行动或者动机因此有改进的必要。
假定利他行为具有回报性,i从j处得到的回报效用为(αjit-wijt-1αijt)uj,这里 wijt-1=ωit-1/ωjt-1表示t-1期i与j的配给比。记βijt=αjit-wijt-1αijt为回报系数,显然在同一阶段,i与j的回报系数符号相反。则由预期的回报效用形成的i的主观效用为uiS=∑βijuj规定
其中0<δi<1为i对aij的调整幅度;κt为调整系数,由于 参 与 者 谋 求 私 利,当βijt-1>0 时,κt=1,当βijt-1=0时,κt=0,当βijt-1<0时,κt=-1;为保证αij不超出定义域,当αijt-1+κtδi≤-1(≥1),令αijt=-1(1)。设定i对j的初始利他因子为α0ij,则(0)的解为
记 At= (αijt)n×n= (α1t,α2t,… ,αnt)T,由 于 ωi=τiγi,当τi既定时,(γit,αit)形 成i在t 期 的 一 个 组 合 策略。在此基础上,暂时抛开生态环境、法制秩序等和谐的惯常因素①暂时不考虑这些因素并不是因为它们不够重要,也不仅仅出于简便的需要,而更多地在于当利他策略成为人类理性选择,甚至是潜在支配规则的情况下,这些因素和谐目标的实现已经不成为问题。,仅从参与人共生共赢(效用公平)的角度,对 于 任 意的i,j∈I 或者Ii,Ij⊂I 满 足 :
则IH为个体层面的和谐,GH为群组层面的和谐,称对应的策略组合(γ,α)实现了和谐发展。
根据现实经验以及传统的认识,满足(2)式的前提条件在于参与者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这种基于利他主义的自利性构成了和谐发展的逻辑内核。对于I而言,参与者主观效用的增加取决于回报系数。由于任意i与j的βij与βji符号相反,因此κjt=-κit=-κt。设i与j的调整幅度相同,即δi=δj=δ,于是有
假设配给为正,于是在(4)式中1+wijt-1>0恒成立,因此i对于j的利他因子调整结果决定了其回报的正负。当+∑κkδ>0时,βijt<0,从而<0,即i将调低对j的利他因子;当+∑kκkδ<0时,βijt>0,自利行为得到了正的回报,对应的κt+1>0,即i将调高对j的利他因子;经过/δ 期 的调整,当+ ∑κkδi=0时,i对j的利他因子处于稳态,此时的回报率为0。如果配给为正的条件得不到满足,则1+wijt-1的符号不定。因此,当1+wijt-1>0时,仍有中性策略均衡成立;而1+wijt-1=0时,由于回报率为0,i和j不具备调整利他因子的动力;当1+wijt-1<0时,i将向利他策略调整自己的利他因子。此时对应的经济事实是在不同的制度约束下,富人具备慈善行为的动机和能力、穷人则显示出利他倾向的朴实特质。因此,在初始利他属性相反的情况下,参与者在多数情况下将以利他中性形成自己的均衡策略,但也可能形成利他策略。
考虑配给为正的情况,当它绝对平均时,(5)式中βijt的符号仅受∑决定。由于此时=0,因此在后续的行为中参与者将不会调整自己的利他因子。若规定κ1>0,则在此后的任一期间t,βijt>0且κt>0,意味着参与人将最终全部采取利他策略。
当i的配给少于j时,由于1-wijt-1>0,1+wijt-1>0,所以要实现βijt>0,采用利他策略是有效的手段当采用中性策略时=0,此后参与者将不会调整自己的利他因子,而且同样地,若规定κ1>0,则此后参与人也将最终从中性策略调整至利他策略;当i在开始采用自利策略时,即<0,要实现βijt>0,需要满足
由于(6)式的右边为正,因此∑κkδ>0,即i将朝利他策略进行调整。
当i的配给多于j时,由于1-wijt-1<0,1+wijt-1>0,所以要实现βijt>0,有效的手段是初始阶段采用利己策略,即<0,且做正的调整,即∑κkδ>0,调整的最终结果是采用中性策略;当初始阶段采用中性策略时=0,因此在后续的行为中参与者将不会调整自己的利他因子,但若规定κ1>0,则此后参与人也将最终从中性策略调整至利他策略;当i在开始采用利他策略时即>0,要实现βijt>0,仍需要满足(6)式关系成立即i在初始阶段采用利他策略时,需要将其利他因子调整 至2wijt-1/(1+wijt-1)以上 。
综合对(5)式的分析表明,在初期利他属性对等的情况下,参与者倾向于采用利他策略,且在前期的配给匮乏时比丰裕时更为强烈。这说明在通常情况下,利他策略可以以其回报性而令人向往。
三、和谐发展的实现路径分析
鉴于现实中人们对两种策略形成效用的偏好选择特点,即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的相互转换性,进一步假定组合策 略 (γit,αit)下αit形 成 的 效 用 与ωit(γit)形 成的效用具有替代性,即
(7)式左边是配给ω引起的i的效用增量,严格地讲,它应为偏微分的形式;右边是以δi调整利他因子时引起的i的效用增量,其中
记 Bt=(βijt)n×n=(β1t,β2t,…,βnt)T,则(7)式 可 以表示为矩阵函 数 形 式(ut)′= (Bt-Bt-1)ut。从 而 有 以下结果:
(一)参与者总效用的函数形式
将ut展开为 Maclaurin级数,经过代数代换,容易解得参与者效用的矩阵函数形式
其中c=(u1(0),u2(0),…,un(0))T,即配给为0时参与者的效用向量。特别地,当A0及At给定或可获时,可以将矩阵从指数中移出,从而对ut展开更为精确的分析。但这带来了操作上的复杂性。更为简便的分析方法是,一方面,借助较少参与主体,考察个体的效用函数情况;另一方面,对I进行划分,以个体方式分析群体行为,即采取群体的方法,分析I中参与者的群体理性。具体到形式分析上,二者是一致的。
考虑n=2的情形,如果忽略前两期配给的变化,(8)式中的 wijt-1-wijt-2项为零,因此
即Δijt仅与δ相关,且与κt同号。由于κt取决于αjitωj0-αijtωi0的符号,且i和j从初期开始一直调整直到κt=0时达到均衡,因此Δijt的符号仅受αji0ωj0-α0ijωi0决定。
记初始配给ωi0=a和ωj0=b,相同的利他因子调整幅度为δ,初始的利他因子分别为和αji0。则每期的回报系数增量为 Δi=(a+b)δ/b,Δj= -(a+b)δ/a。于是
其中,αji0b-a>0(=0,<0)时,对应的κt=-1(0,1)。显 然,κt=0时,ui和uj为 常 值 函 数。否 则(11)式的解为
在图2(A)和(B)中,i的效用函数图像较多处于下方,在(C)中则较多地处于上方。由于对称性,(A)和(C)中i和j的图像发生了选择性取反对称后的对调同样由于对称性,在κ0=-1时,i和j的效用函数图像为与图2具有内在联系和相似的形式。这里κ0=1意味着j采取的初始策略下,i的收益大于其付出,将在下期增强自己的利他策略。与其相反,j则需要增强自己的利己策略。最终二者的效用达到均衡状态,即图2中的相交部分。
图2 κ0=1时i与j的效用函数图例
因为已经设定δ与α、ω与γ是线性关系,所以根据(2)式所定义的和谐发展概念,可以认为图中两个曲面的相交部分,即为在对应情况下i与j谋求的一种基于(γit,αit)组合策略下的和谐发展状态。显然,和谐发展状态下,参与者均采用了较大的γit和αit(接近1),但是却没有达到各自的最大化效用。这意味着和谐发展不可能通过参与者的内在逐利本性实现,还必须具备促进参与者效用均衡的外力作用。
(二)回报效用增加的必要条件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必须关注自己的回报性效用,从而实现“无名氏定理”所描述的精炼均衡。若βijt-1<0,则κt=-1,从而由(8)式知,满足βijt-βijt-1>0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其中,rijt=γit/γjt,即t期i与j 的产出比。(14)的左式表明,参与者的负回报通常是与配给相对比重的减少相联系的;右式则说明报酬率固定时,产出减少导致利他性回报的减少。
同样地,若βijt-1>0,则κt=1,考虑到-∑κkδ=+∑(-κk)δ的所表示的逆向调整特点和i较强的利他特性,容易实现在某期后利他因子达到边界值,即αijt=1,从而满足βijt-βijt-1>0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记τijt=τit/τjt表示t期i与j的报酬系数比、和配给比,则 wijt=τijtrijt。于是将(15)式整理为
(16)式给出了一个参与者在前期得到正的回报时,较为理想的对利他因子调整的幅度范围。将前期配给比率下降时,i以较大的幅度调整利他因子较为合理,反之则要求以较小的幅度进行调整。这一结论在报酬系数固定时对产出比率同样适用。
(三)参与者激励失效的情况
当Bt-1=0,即t-1期参与者的回报率全为零时,由于κt=0,从而dut/dω=0,总效用函数是一组常值函数。此时Bt=Bt-1,参与者的总效用处于停滞状态,任何形式的激励都会失效。促成这种状态的主要情况有:
1.利他中性。在(3)中,在任意的t期形成中性策略,即αijt=ajit=0,从而致使βijt=0并κt+1=0,最终达到对于任意的T期有βijT=0和αijT=ajiT=0的状态。利他中性意味着在初始的产出与配给下,经济主体通过自给自足的生产形式获得自己的效用,不具备与他人进行合作的动机。
2.过度盘剥。即(4)式中关系1+wijt-1=0成立,i与j利他特性相反时一方完全无配给;或者γit-1=-γjt-1τi/τj,亦即i与j 之 间 的 一 方 完 全 不 劳 而 获 ,另 一方则劳而不获。此时,由于βijt=0并κt+1=0,与利他中性一样,陷入一个零效应的循环当中,参与者将不会改变自己的利他策略,主观效用也得不到任何改变。这说明此时在政治意义上被所深恶痛绝的过度盘剥在经济绩效意义上也是无效的。
3.马太效应。指在(5)式中满足(6)式为等式成立,参与者调整利他因子至回报率为零时的情况。此时有从而参与者i在t期的调整稳态受初始策略及上期配给比影响,在初始策略αi0j既定时,稳态策略αijt与wijt-1呈正相关关系,较高的配给比意味着较高的|αijt|,从而出现马太效应。相较于前两种失效状态而言,马太效应体现了利他策略和利己策略达到极端时的激励失效。
四、实例讨论
以上分析的主要着力点,是将和谐发展体现为一个两层次的效用结构,在第一个层次上,经济主体以个体理性实现彼此之间的效用均衡;在第二个层次上,经济主体则以群体理性实现整个社会的效用均衡。这种处理方法有其理想的成份,毕竟“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5],利益分配导致的冲突与不和谐,使利他策略在更广泛的范围将失去有效性。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尤其局限到特定的环境,如家庭、企业或其它更为开放的组织,这种效用均衡是有意义的,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一)联合行动
近几年国内的房产市场产生了称为联合购房的交易方式。它通常由具备议价能力和相关知识的法律主体按照既定的协议进行组织,为实现联合者的购房需要而参与必要的市场行为。针对这种形式,和谐发展在两个层面上起作用,其一是在联合组织内部,前述模型中的各种参量都可以契合:购房者的流动性导致了产出和配给的动态性,出于追求团队绩效的动机,利他策略及其调整是激励有效的;其二是在联合组织与其它经济主体之间,由于受市场规律支配,此时的和谐状态完全是Bastiat式的货币利益和谐。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第二层面的和谐状态与第一层面相比具有更为浓厚的竞争与排斥的意味。
当然,联合购房只是众多联合行动的一个很小的例子。当代经济组织的许多形式如联合议价、团购行动战略同盟等都体现了联合行动中和谐发展的产出和分配效率。更为传统的形式则是各种形式的地缘政治、类亲缘行为,以及工会和一些非正式组织等。它们的基本特征是:首先具体一个行动纲领(一组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关系);其次,参与者知道自身的生存底线和收益期望,并且以二者的落差形成自己行动的基础;最后,至少一部分主要参与者具备团体观念和利他策略能力。这种情况下的和谐发展通常以群体的力量实现了个体所不能及的经济目标,但这种群体理性目前尚未得到足够利用,也没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
(二)被动缄默
至少在目前,联合行动的作用仍非常有限——人们对组织力量的感知度还远远不够。特别地,以目前中国的一些垄断行业和部门为例,联合行动尚无法作为。通常情况下,以价格手段进行配置的这些行业和部门的服务带有严重的歧视性,有时甚至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如廉价车次上的拥挤不堪和劣质服务、部分银行等部门服务的官僚风气等,而参与者通常采用中性策略导致集体缄默。这种缄默完全是被动的,它导致的和谐将完全是茅于轼式的,这种委曲求全下的快乐,实质上是以心理效用替代自己的客观效用。
集体缄默的另一种表现是当前社会中广受诟病的冷漠现象。一度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典型事例南京彭宇案中,南京青年彭宇称搀扶摔倒的老太太后被告上法庭,原告称摔倒是受其冲撞所致并最终获赔45876元实际案情更为复杂,但从其对整个社会群体的激励效果看,它导致了激励失效:了解案情的多数人发出千万别做好事的感慨——个体的单次博弈与群体的无限博弈的均衡错位,导致个人理性与群体理性的脱离,最终带来中性策略下的激励失效。所以,在集体缄默的情况下,和谐发展在于一方面形成个人理性与群体理性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完善经济主体的权益能力,使缄默者的利益能够发出有效的声音。
(三)群体冲突
美国社会家普特南对意大利各地区政府的工作效果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和比较研究,发现具有相同组织形式、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基础等因素的一些政府低效、腐败,而另一些政府却政绩斐然,普特南分析给出的原因是,强大的公民参与传统,发达的公民社群组织带了更为合理的群体绩效。这表明在个体层次和谐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层次和谐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而这种和谐仍是以经济主体的利他策略以及较为合理的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衔接作为前提的。类似地,利他策略在企业的扩张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严酷的竞争环境决定了它更多地在追求客观效用,但是也必须具备主观效用和利他策略:企业文化、产品内涵、客户体验、社会责任、员工计划、增值服务等是通常的表现形式。
可以认为,这既是生存手段,又是生存目的——个体理性在群体层面上得到了体现,冲突在小范围消失,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于是由于群体的嵌套性,小的群体不断向大的群体发展,寻求负熵就必须借助于更为和谐的手段。因此从和谐发展的意义,诸如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等扩大群体范围的利益关联形式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前提是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实现有效衔接。
五、结 语
在和谐理念传承了数年之后,和谐发展不应只作为人类所追求的美好蓝图,而应转化为人类追求过程的有效行动。本文从和谐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动力源头,即人性与理性,对这种行动可行性的探索结果显示,当利他行为成为经济主体逐利的策略选择时,和谐发展具备了行动的可行性。而经济主体的内在动力并不导致和谐发展,相应的外力作用即制度保障下的内力机制,诸如群体理性的经济行为才是实现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无论是无名氏定理及相关理论,还是经济现实都明确地表明利他策略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以此形成相应的激励制度,引导经济主体通过群体理性,以利他策略实现自身和群体的效用,想必可以找到那条通向和谐发展的幽曲途径。在现实中,这种制度已经在人类的对善良的追求和行为中形成了一定规模,诸如社会责任运动、慈善活动、对利他主义者及其利他行为的宣传等即为最明显的表现形式。但这些活动和呼吁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反而说明在当前还没有形成一种氛围,没有成为支配人类活动的潜在规则。因此,以利他策略寻求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最佳契合并实现和谐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1] 李桂花.和谐理性假定与交易维度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7)45-52.
[2] 桂拉旦,李具恒.区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论纲[J].中国软科学,2005,(3):111-116.
[3] 刘小年,张敏.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当代经济问题的人性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5):84-86.
[4] Oded Stark,You Qiang Wang.On the evolutionary edge of altruism:a game-theoretic proof of Hamilton’s rule for a simple case of siblings[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vol.14 no.1(Jan.2004),37-42.
[5] Theodore C.Bergstrom.Systems of Benevolent Utility Function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 Theory,vol.1,no.1(1999),71-100.
[6] A S Kritikos,F Bolle,J H W Tan.The economics of solidarity:A conceptual framework[J].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vol.36,no.1(Feb.2007),73-89.
[7] Thomas Gaube.Altruism and charitable giving in a fully replicated economy[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 90,no.8-9(Sep.2006),1649-1667.
[8] H Rapoport,J-P Vidal.Economic growth and endogenous intergenerational altruism[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91,no.7-8(Aug.2007),1231-1246.
[9] Vivian Miu-Chi Lun,Michael Harris Bond.Achieving Relationship Harmony in Groups and Its Consequence for Group Performance[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9,no.3(Dec.2006),195-202.
[10] Rhys Jenkins,Globalizat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overty[J].International Affairs,vol.81,no.3(May.2005),525-540.
[11] Georgina Peters,N Craig Smith.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Business Strategy Review,Vol.16 no.2(Jun.2005),60-65.
[12] L S Munilla,M P Miles.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tinuum as a Component of Stakeholder Theory[J].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vol.110,no.4(Dec 2005),371–387.
[13] W Chan Kim,Renée Mauborgne.Blue Ocean Strategy How to Create 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the Competition Irrelevant[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5,185-190.
[14] Stuart A,West A,Gardner A S.Grifin.Altruism[J]Current Biology,Vol.16,No.13(2006),R482.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The divergenc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definitions of rationality and human nature and the present economic reality poses an obstacle to the intensive study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HD).It is time that we introduced some improvements.In light of the four major fields on harmony in economics,i.e.altruism,coordinated develop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armonious management,HD has a unique logic kernel.The achievement of HD requires the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a full consideration of human nature.An analysis of the model with an extended utility optimization containing the subjective utility of individuals shows that the logic kernel of HD is an extended rationality with an altruism-benefit effect;the group rationality based on this rationality and the altruism tactics under necessary institutional restrictions e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HD.
The achievement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its logic kernel
REN Feng-hui,SUN Hong
D616;F014.1
A
1671-511X(2012)05-0008-06
2012-02-23
任凤慧(1970-),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全球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