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范性高职院校试行单独招生改革的思考与研究

2012-09-08陈勇

职教通讯 2012年17期
关键词:示范性生源试点

陈勇

示范性高职院校试行单独招生改革的思考与研究

陈勇

示范性高职院校试行单独招生改革是国家招考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凸显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和特色。因此,在分析试行改革的客观基础上,研究了试点院校的成功经验,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试点单独招生改革的客观基础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很大区别,从多元智能观点看,当前的高考侧重数理逻辑智能,而有的学生可能有更高的人际交往和创新创作智能,即某些方面的“偏才”,在“一考定终身”的传统人才选拔模式下,“偏才”很可能被埋没,仅凭一张试卷选拔多样化人才的科学性受到质疑,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成为多元化选拔方式的重要改革方向,它的存在有着一定的客观基础。

(一)高职院校拥有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校的68%,例如,高职教育水平及声誉非常高的江苏省,现有独立建制高职高专院校82所,占全省普通高校的64%,其中,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1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所。通过政府投入和自身建设,高职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场所、仪器设备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办学资源总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国家示范(骨干)校、省级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启动,为试点单独招生提供了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

(二)适应生源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当前高考制度和录取评价体系的研讨,高职院校的招生录取问题已显现。在生源多,计划少,生源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录取标准作为招生录取依据。而从近年开始,高考生源人数持续下滑,高职院校之间已经面对激烈的生源竞争,必然要选择多元化的灵活的招生录取方式,比如单独招生和注册招生。

(三)职业教育的属性需要更加灵活的招生录取模式

职业教育具有更加鲜明的社会性、大众性和普及型,职业教育的接受对象并不一定非要参加高考,只要达到学校规定的招生条件,能完成规定的学业要求,除应届高中毕业生之外的社会人员都可以接受职业教育,同时,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劳动者素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选择灵活的单独招生模式成为一种必然。

二、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

(一)试点院校数和招生计划数逐年增加

教育部2007年批准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4省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2008年起试点院校范围逐年扩大(见下表)。

(二)示范性院校以优质专业吸引了优质生源

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各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拿出了本校的品牌、特色专业参加招生,具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对考生产生了很大吸引力,考生报名热情十分高涨。例如,江苏省2011年高职单招有

15所院校总计划招收4186人,共有27908人报考,其中,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招生计划数与报考人数之比超过了1:10。由于单独招生拓展了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考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盲目性,考生所具有的素质和专业要求实现了较好匹配,因此,各院校报到率均比较高,且学生专业思想稳定。

(三)示范性院校发挥出新的作用

生源的多样性带来学生学习需求的多元化,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示范性院校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开发出多样化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发挥了新的作用,且这些成功经验具有可共享性、可借鉴性。

2007-2011全国及江苏省试点院校数和招生计划数表

三、思考与建议

(一)放宽单独招生的生源限制,畅通“进口”渠道

相对于本科院校的自主招生,处于“低端”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许多高中生往往望而却步。因此,唯有放宽单独招生的生源限制,才能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比如,增加对“三校生”和社会人员的接纳性。高职院校还应加强与中职校的合作,可与一些教学质量高、办学信誉好的中职校实施“中高职衔接”,联合培养人才,对其优秀毕业生和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学生,可以给予免试入学或特殊加分政策等。2012年5月,江苏省公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积极实施中职和高职的“3+2(含4+2)”或“3+3”分段培养,在“中高职衔接”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

(二)科学设置入学测试内容,改革单一评价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仍未摆脱以文化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指标的传统模式,这不利于学校招到合适的学生。按照“人职匹配”理念,单独招生应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特长认定、社会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一方面,文化知识测试可由选拔性考试转变为水平性考试,内容除语、数、外以外,还可以包括社会生活知识等方面;另一方面,把综合素质测试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内容可包含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知识迁移、动手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在考官选择上,可以聘请相关行业和企业代表担任考官。还可以尝试以企业订单培养的模式嵌入单独招生,这样既能够以良好的就业前景吸引考生,又能够提高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方互惠共赢。

(三)改革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生源质量不高,而教学中单招班和普高班基本套用同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并没针对单招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导致这部分学生并不一定能适性发展。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建议。

1.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应更加突出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可适当低一些,适当强化实践课程,包括实训、技能培训、职业考证、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还应开设职业人文素养、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社会文化方面的课程,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2.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上,应有较多的工作任务、工作项目这样的学习单元,教师应重点展现知识结论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自觉地发现和掌握知识,活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教、学、做”相结合,多利用设问、案例讨论、情境模拟等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

3.有针对性地使用过程考核法。可适当增加口试、小论文、读书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答辩等考核形式,注重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去完成工作任务,真正实现高职学生技能型、专长型的人才特征。

[责任编辑 秦涛]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教科研课题“示范性高职院校试行自主招生改革的思考与研究”(项目编号:HXGJ10046)

陈勇,男,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经济管理。

G710

A

1674-7747(2012)17-0005-02

猜你喜欢

示范性生源试点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摘录)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让“示范性”名副其实——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思考与实践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跨省生源调控
开放大学背景下基层电大科研工作困境与策略——以浙江省示范性基层电大为例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试点改革 越艰难越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