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武警部队卫勤分队建设研究

2012-09-07汪建民田英军杨祖兴项继舜郝明华王洪亮刘禄明

武警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野战武警部队卫勤

汪建民,田英军,杨祖兴,项继舜,郝明华,王洪亮,刘禄明

新形势下武警部队卫勤分队建设研究

汪建民,田英军,杨祖兴,项继舜,郝明华,王洪亮,刘禄明

武警部队;卫勤分队;模块化;卫勤保障能力

近年来,武警部队担负的职能使命逐渐发生变化,卫勤保障任务也不断增加。如何适应形势变化,加强应急卫勤保障力量建设,高效完成紧急、突然、复杂情况下的应急卫勤保障任务,是当前医院面临的重点问题。

1 适应任务变化需要,创新卫勤分队建设研究设计

1.1 功能定位的变化与分队建设研究 目前,武警部队的任务类型在执勤、处突、防卫作战、抢险救灾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恐、“两规”、海关监管执勤等任务。面对多样化的需求,要有多元化的功能来实现。在救治功能上,由以现场急救为主要功能向早期治疗和现场急救两个方向拓展;在专业功能上,在医疗救治的基础上,增加卫生防疫、环境监测、心理干预等功能;在分队结构上,向技能混合编组、模块组合应用方向转变;在技能需求上,加强急救和全科技术培训和药材装备配套等方面的研究。

1.2 卫勤分队建设研究框架 以适应新时期武警部队多样化卫勤保障需求,提高分队多元化保障能力为目标,以分队结构性要素建设为基础,以卫勤装备研发为突破口,以着眼实战训练为保障,基于系统性思考与实践,应用模块化理论与方法,探讨卫勤分队基本建设、装备建设以及能力建设的思路,为武警部队卫勤分队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图1)。

图1 卫勤分队建设研究框架

2 加强结构性要素建设,提高卫勤分队多元化保障能力

2.1 构建模块化建制,提高卫勤保障的精确高效性 为适应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和保障任务的多样性,医院在总部卫勤体制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各模块、各要素进行组合、拆分、集成,通过对标准化功能模块的高效抽组,实现任务与卫勤力量的高效动态优化匹配,以提高卫勤力量的作用效率与时效性(图2)[1,2]。

图2 保障模块化建制思路

2.2 强化规范管理,提高卫勤组织指挥能力 组织指挥能力是指分队组织、计划、实施卫勤保障的综合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的有效发挥,关系到卫勤分队的战斗方向、安排和分队的全局。为提高卫勤分队组织指挥能力,一是以实战标准抓好卫勤分队建设,医院主官负总责,分管和部门领导亲自抓,将各项建设任务明确到具体单位、部门和个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实施;二是要按照全面系统性、结构层次性、易操作性的原则,以卫勤保障能力为主线,把人员、物资装备、训练等各项建设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标准化,以标准化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结合突发事件特点规律,制订完善了反恐、处突、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等6大类12个卫勤保障预案。做到预案方案齐全、目的任务明确、人员物资落实、责任分工具体;四是严格落实战备物资“三分”、“四定”制度,对平战结合设备实施动态化管理,加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2.3 适应功能需要,优化素质结构 针对武警部队卫勤分队建设存在的全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防疫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技能过于单一等结构性问题,医院把改善分队素质结构作为建设的重点,动态优化调整,使分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一是把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与医院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经常性思想教育,引导医护人员认清国内外复杂形势,时刻保持高度战备警惕性;二是在模块化编组中,注重优化专业搭配、职称梯次和性别机构,使各类人员与模块功能得到最大化适应;三是把急诊科作为培训平台,实行轮训制,提高队员“一专多能”的能力,定期组织考核,全面提高分队人员综合急救能力。

3 加快卫勤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提高分队快速机动和野战适应能力

3.1 组建卫勤野战特种车组,提高分队快速机动能力 医院结合武警部队执行任务突然性、节奏快等特点,按照军队卫勤装备建设标准要求,自行设计、研发了卫勤野战特种车组,实现了“人员、装备、车辆”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分队机动能力和野外适应能力[3,4]。在车型选择上,以“能满足功能需要、具有较强机动能力、可以适应复杂地域”为原则,选择中小型、内部空间较大、机动能力较强的车辆进行改装;在功能定位上,按照总部卫勤分队建设要求,以检验、特检、放射、生化救治和医疗(手术)救治为功能单元,研制了野战检验车、野战检查车、野战X线车、野战卫勤侦检车以及野战(手术)救治车辆;在装备配备上,按照小型化、数字化、实用性的原则,配齐野战医疗装备,能开展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超声、心电图、X线检查及医疗(手术)救治;在功能拓展上,配备了独立的发电机组和供水装置,能满足10 h以上医疗水、电需要,并在机动中可搭载一定人员,保证了野战下独立完成各种卫勤保障任务的能力。

3.2 创新卫勤装备储备模式,提高分队快速反应性 针对武警部队卫勤分队携、运行卫勤装备储备量大、装载耗时长的缺点,医院按照“功能配套、快速补给”的要求,探索建立起模块化车载化储备、定量储备和单品种合同储备相结合的卫勤装备储备模式,既保证了分队功能的发挥,又提高了分队的快速反应能力[5]。一是以野战卫勤特种车辆为基本单元,按照功能需求,配齐、配全必需的卫勤装备和救治药材,实现物资装备“完全车载化”。二是在医院战备物资库中储备一定数量、基数的战备装备,实行“专柜存放、专册登记、专人管理”,遇有长期伴随保障任务,由医院组织力量,后续补给。三是对于抗震、抗洪、卫生防疫等短期用量大、效期短、规格特殊的药材,采取单品种合同储备的方式。平时医院储存少量特殊药材,及时更换补充。实战需要时,立即建立厂家直供渠道,保证供应。

4 着眼实战抓好训练,提高分队卫勤保障效能

当前,卫勤保障任务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卫勤力量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医院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和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要求,把卫勤训练作为增强多元化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突出训练重点,创新训练方法,加强训练管理,不断增强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努力将卫勤保障潜力转化为强大的现实保障力[6,7]。一是完善不同任务条件下的模块化组合方案,开展模块组合训练,熟练分队内部编组方法和工作流程,提高分队的适应性和快速调整能力。二是调整不同任务条件下的分队保障方案,进行不同保障模式训练,通过控制携行物资装备,分队先期出发,保障后续跟进等手段,实现快速到位。三是拓宽平战结合训练模式,把卫勤训练寓于平时医疗工作之中。依托卫勤野战特种车群组建巡回医疗队,通过跨区域距离巡回医疗,训练并检验分队远程机动和执行任务能力,实现了巡回医疗与分队训练的有机结合。

[1] 王 兴,戴卫民.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卫勤保障应把握的主要环节[J].武警医学,2002,13(3):182-183.

[2] 张鹭鹭.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模块化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8):719-722.

[3] 张建祥.信息化条件下武警医院做好应急卫勤保障工作初探[J].武警医学,2005,16(11):871-872.

[4] 董 刚,赵晓君,王 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卫勤保障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4):342-343.

[5] 毛常学.机动医疗分队应急保障若干问题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8):707-709.

[6] 王宪利,刘 红,刘激扬,等.适应新军事变革需要,做好武警部队应急卫勤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J].武警医学,2006,16 (6):465-466.

[7] 周逸钧.创新卫勤保障投入机制,提升野战救护综合能力[J].东南国防医药,2005,7(2):148-149.

(2011-09-25收稿 2012-04-28修回)

(责任编辑 武建虎)

book=160,ebook=3

R821

汪建民,男,1956年出生。本科学历,主任药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和临床药学工作。

250012济南,武警山东总队医院

猜你喜欢

野战武警部队卫勤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论武警部队灾害医学救援应把握的问题
武警部队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应重点把握的问题
天津港“8?12”事故抢险救援对武警部队的启示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小小野战兵
小小野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