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警部队医院遂行重大任务卫勤保障初探

2012-03-19李永光吴德青

武警医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卫勤部队力量

刘 莉,孙 俊,李永光,袁 岚,宋 扬,吴德青

武警部队医院遂行重大任务卫勤保障初探

刘 莉,孙 俊,李永光,袁 岚,宋 扬,吴德青

部队医院;重大任务;卫勤保障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灾害、突发事件、恐怖事件及重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对武警部队医院卫勤保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院紧紧围绕担负“中心”任务卫勤应急保障工作,立足现行编制、现有装备,加大卫勤应急保障分队建设,近年来先后参与了抗冰雪灾害、抗震救灾等卫勤保障任务,结合部队点多面广、增援部队较多、卫勤力量相对分散等特点,紧紧围绕“防、救、供”三个环节,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实现了“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的总要求,完成了各项卫勤保障任务。笔者结合近年来我院参与重大任务的实际,对如何提高医院遂行重大任务卫勤保障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1 加强卫勤力量建设,在真抓实备上下功夫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卫勤应急保障体系的基础是应急预案、医护人员、物资器材的前期准备,遂行重大任务大多事发突然,发展迅速,卫勤准备时间短,只有平时全面准备到位,战时才有备无患。

1.1 牢固树立战备意识 医院领导充分认清目前处突任务的形势,牢固树立“高质量完成部队应急卫勤保障任务”的思想,经常研究卫勤建设形势,解决存在的问题,主动克服医疗任务重、人手紧缺、医院经费紧张与卫勤分队建设需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之间的矛盾。在组织领导上,各部门通观全局,周密计划,充分准备[1];相关部门严密组织,科学安排,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按照“一流的精神面貌、一流的训练标准、一流的保障水平”设计,规划好卫勤应急保障分队建设。

1.2 合理制定保障预案 根据武警部队担负的任务,结合医院现有保障力量,拟制相应的卫勤保障预案,并结合任务的背景及规模、区分各类事件的保障重点,对保障预案进行细化,重点突出人员、装备的灵活组合,以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内容包括收拢、疏散、机动保障,特别是短时期内集中发生大量伤员时的医疗救护和后送方案。明确各级卫勤力量的职责、编成、携带药材及卫勤协同等内容,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近年来,鉴于本地区地处边疆,地情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处突任务繁重,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医院处置突发事件卫勤保障基本预案》8套预案,包括:处置突发事件;处置群体性事件;处置边境突发事件;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处置劫机事件封控抢险;参与自然灾害抢险救灾;参与突发事故灾难抢险救援;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卫勤保障预案。接受任务后,可根据任务性质及规模,在此基础上增加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分队并进行人员编组。同时,结合任务规模及人员抽组数量制订了不同的药材保障预案,并明确了人员及物资编组。

1.3 完善物资储备 战备物资管理的正规化是卫勤保障的中心工作,其中药材保障是卫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决定着紧急医疗救援的效果和质量[2]。目前,我院拥有300多平方米的战备库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按总部标准及处突任务实际制定了医院自己的储备管理模式,即标准储备、增加储备、机动储备和平战结合医疗设备四个模块化储备,主要涉及了战救药材、战时常用药材、医疗救护所装备和野战医疗器材等保障物资,并将这些物资按照功能划分为8个组,实行专人管理、建立了电子数据库,实现了科学化、信息化管理,彻底改变以往手工做账,药材更换、补充、查找繁琐等局面。做到了架子化、标签化、箱子化,并区分了携行、运行及后留物资。储备物资达1200多品次、300多品种、110多箱(件)。

1.4 组织强化训练、演习 针对部队担负任务特点,科学制订了卫勤训练计划,并组织开展了针对性训练。根据机动卫勤分队预编建制,将机动卫勤分队按专业不同分成若干训练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批集中训练[3],组织开展运送伤员训练,确保医疗后送安全;组织对高速投射物伤、挤压伤、烧伤、爆震伤的救治以及核、生、化损伤的急救、治疗与预防训练;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伤救治、复苏术等急救技能的培训[4];认真学习《武警部队高原驻训卫生防疫手册》和有关传染病防治方案,围绕提高医务人员一线救治能力展开专业技能训练,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2 科学部署卫勤力量,在合理配置上下功夫

通常遂行重大任务是由多支部队参与执行,在使用卫勤力量时应整合卫勤保障力量,根据遂行任务和部队所处位置、地形和道路等条件,科学合理地部署卫勤力量,形成有机的整体[5]。

2.1 小编组分散保障 “小编组”主要是实施灵活快速的卫勤保障,按照“综合、分散、多点”的原则,将卫勤保障力量综合、分散配置,以提高快速保障和应变保障效益。一是提高伴随保障能力。可随时伴随部队快速机动,及时为任务部队提供有效的卫勤保障;二是提高“抢”的能力,小编组的形式可分头展开,跟紧保障,对现场所发生伤员能够及时救治、快速后送,提高救治率。如在前年抗雨雪冰冻灾害卫勤保障中,我们将医疗队和4个部队医护人员统一调配,分成20个医疗小组,分赴到各个任务点上,实行小编组分散伴随保障,不再设综合性医疗救护所,重患者直接后送支队卫生队或当地医院诊治。

2.2 多梯次能级保障 “多梯次”主要是按作战指挥系统,形成按级负责,逐级保障,相对稳定的静态保障体系。医院卫勤保障力量,以直接支援保障和基地式保障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抽调部分卫勤保障力量,对团以下卫勤保障机构实施加强;另一方面,开设野战救护所(医院),对中、重度伤员实施战场救治。如在藏区的卫勤任务中,总队前指在迪庆支队开设总队前指救护所,主要负责总队前指及驻迪庆部队的医疗工作;4个支队救护所配置在支队指挥组同一地域,以便卫勤协同和伴随保障,各大队、中队救护组伴随保障。同时将医院卫勤保障力量靠近执行任务部队配置,充实一线救护力量,提高了独立保障能力,扩大了救治范围,减少了后送压力。同时根据任务需求,开设野战医疗救护所(野战医院)。我们结合藏区气候变化无常、卫勤保障任务重,藏区山高坡陡路险,伤病员后送困难,藏区卫生资源匮乏,卫勤保障难度大的实际,结合部队点多面广,配属部队多,卫勤力量相对分散等特点,科学筹划、精心组织,在距离香格里拉县城100 km,海拔仅1800 m的金沙江畔开设了野战医院。实践证明,在靠近执行任务部队的低海拔区域开设野战医院,对缓解治疗高原病,恢复战斗力有显著效果。

2.3 大联勤综合保障 “大联勤”主要是建立战区、地区、重点方向的动态保障系统。遂行重大任务中,通常是多警种、多兵种、多单位联合作战,为取得最大的保障效益,就要从自行一体转变到军警民联合,合力搞好保障。在藏区卫勤保障任务中,主动与驻地解放军医院、当地政府卫生部门联系,建立一体化的卫勤保障结构。在联指会议上,明确警、军、民卫勤机构在卫勤保障行动卫勤保障中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实施部队保障与社会化保障相结合。如我们依托迪庆州人民医院和德钦、维西县人民医院及各驻守点的乡镇卫生院,建立紧急救护绿色通道,与沿途丽江市人民医院、解放军60医院、大理州医院等军地医院协调预留床位,作为中转医院,使部队编成内的卫勤力量和地方可动员力量,纵深梯次部署,形成一线救治区、运输中转区和后方支援区紧密衔接的医疗后送体系。例如,某部1名战士突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我们及时送往迪庆州医院手术治疗,挽救了战士的生命;解放军某师1名战士左足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就近送到我们野战医院,及时进行了手术。实践证明,在整个作战地区统一组织跨建制、跨军种、多方向医疗救治网,缩短后送距离,提高救治、后送的速度,有利于伤病员的快速诊治,减小减员率,提高救治率。

3 管好用好卫勤力量,在防病治病上下功夫

防病治病措施是卫勤保障工作的基础。为做好藏区任务卫勤保障工作,我们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有效预防、科学精心施治、合理安排休养等措施,确保了官兵身体健康,为长期驻训打下了良好基础。

3.1 开展健康教育 采取上卫生课、举办卫生板报、饭堂小广播、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多种形式,普及高原病和流感、痢疾、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常识,增强官兵卫生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针对驻地疫情特点,充分利用巡诊时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编印《高原卫生知识手册》3000余册下发部队学习,有效预防了高原性疾病的发生。针对在高原地区执行任务,面对藏区严峻形势,官兵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心理,积极抓好心理卫生服务。抽调总队医院和分院的心理咨询科主任和指挥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等4名心理工作骨干组成心理宣讲团,历时一个月,到一线部队进行心理宣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先后心理宣讲50余场,为3000余名官兵进行了心理咨询和疏导,有效减轻了官兵因高寒缺氧、长期疲劳驻训等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紧张恐惧和厌战心理。

3.2 积极有效预防 部队开进途中,我们及时筹措红景天、复方丹参滴丸、21金维他、高原护肤霜等抗缺氧、抗紫外线药品,提前发放给执行任务官兵,确保人手30日量,并督促官兵及时使用,指导部队搞好适应性训练,提高官兵耐缺氧能力,有效地降低了高原反应发病率。部队进驻后,为预防毒染事件发生,我们及时通过指挥部,协调地方自来水公司加强水源安全警戒,确保了官兵饮水安全。严格饮食饮水卫生管理,指导炊管人员严把食品采购、加工、制作关,认真落实食物留验和检水检毒制度,确保了饮食饮水安全,杜绝了食物中毒的发生,有效预防了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3 科学精心施治 为保证官兵身心健康、病有所医,医院明确了各级救护机构职责、任务和野战卫生管理规定。向部队公布了野战医疗救护服务承诺书,严格落实每天的“三个一制度”,保证部队时刻都在卫勤保障的“视野”之内。执行任务官兵达到集结地域后,我们及时组织医务人员为每名官兵进行了严格体检,建立了健康档案。坚持每天到班排和驻守点巡诊,重点对团以上干部进行血压、心电图等监测。坚持快速救治,分类施治,精心诊治,确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1]于晓明,黄云峰,金 峰,等.西藏地区维稳处突卫勤保障的主要特点与建议[J].武警医学,2010,21(8):724 -725.

[2]刘旭华,白宗仁,陈盛新.军队药材供应站应急保障的现状及改进[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4):236 -238.

[3]赵成江,易顺崇.军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训练方法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36 -837.

[4]郑春雨,李卫东.军队医院应急救援保障机制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51 -852.

[5]许宏利,张建华,樊宏远.高原地区执勤维稳卫生防病工作的几点做法[J].武警医学,2010,21(11):1006 -1007.

R821.1

刘 莉,女,1973年出生。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医务处主任。主要从事医院及卫勤管理工作。

650111 昆明,武警云南总队医院医务处

孙 俊,E-mail:liuli72065@sina.com

(2011-09-23收稿 2012-03-10修回)

(责任编辑 岳建华)

猜你喜欢

卫勤部队力量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麦唛力量 (一)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孤独的力量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