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高原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2012-03-19王东川
王东川,冯 基
部队高原卫勤保障难点与对策
王东川1,冯 基2
高原;卫勤保障
近年来,武警四川总队多次参与高原地区维稳处突任务,卫勤保障任务重、难点多,各级卫勤保障人员根据任务需求,围绕高原地区特殊地理气候环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确保了官兵身体健康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积累了高原卫勤保障的有益经验。
1 高原地区卫勤保障难点
1.1 高原环境适应难 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氧分压低、气温低、紫外线强,部队官兵进入高原执行任务,极易发生急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一般分为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和急性高原心脏病。文献[1]报道,部队进入高原后,大多数官兵都有头痛、呼吸窘迫等缺氧症状,有15.7%的人被诊断为急性高原病。
1.2 神经心理反应大 环境变迁、气候恶劣、条件艰苦,不同民俗、文化差异,使官兵对现实或即将预见的环境不能坦然对待,而导致紧张、焦虑或压抑[2]。进入高原的官兵心理问题突出表现有睡眠紊乱、焦虑和抑郁症状明显、躯体化障碍等,甚至引发精神分裂症和精神紊乱,严重影响各项任务的完成[3]。
1.3 卫生防病要求高 一是疾病种类多。高原地区常见的传染病和地方病达40余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对官兵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防控难度大。驻地生活条件差,部队多风餐露宿,卫生设施简陋[4]。高寒环境下,疾病昼夜发病率、并发症发生率高,患病后恢复时间长,对医疗救治工作的影响较大。三是医疗后送难。高原地区山高路险,道路条件差,路面窄,弯道多,加之车辆在高原条件下燃料燃烧不充分,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伤病员后送时效[5]。
1.4 药品器材保障难 一是需求种类多。高原疾病的特殊性,除了要准备救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必需药材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准备红景天、丹参滴丸、高原护肤霜、墨镜等药品器材,以及呼吸机、制氧机等卫生装备。二是就地筹措难。高原地区经济欠发达,社会不稳定因素多,当地卫生体系、供应机构不够完善,部队可依靠卫生资源有限,药品器材自我保障难度大。三是运输保管难。高原路途颠簸,液体和针剂易破碎,精密仪器易损坏。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医用药剂、试剂易冻结,卫生装备中塑料、橡胶等零部件易变性,加之风沙大、湿度低,灰尘极易吸附到仪器表面和缝隙中,使精确度下降,故障率增高,使用寿命缩短[6]。
2 对 策
2.1 科学安排,分时段做好卫生防护 进驻高原前,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严把准入标准。积极开展适应性训练,以阶梯式方式进入高原并开展适当强度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机体对高原环境的耐受能力;进驻高原过程中,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感冒,保证途中休息和营养充足的热饮热食;进驻高原后,第一周是急性高原病的发病高峰,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合理训练,促进习服,及时为官兵配备和完善必要的防寒保暖设施和装备[7]。
2.2 以人为本,积极维护官兵心理健康 高原地区维稳期间,我部专门制定下发了防病治病和心理调适宣传资料,官兵人手一册,增强其自我防护和保健意识。先后邀请华西医院心理学教授、武警指挥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等军地专家,通过部队电视会议系统对官兵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增强了自我防护和心理调适能力。通过派出总队医院心理医师开展巡诊和疏导,及时发现和排解官兵心理疑惑,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承受能力。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个别人,要加强疏导力度,并对症治疗,确保心理健康。
2.3 预防为主,扎实做好卫生防病工作 一是加强传染病防控。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主要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兽共患病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全面彻底进行部队宿营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选择性地为官兵进行预防接种,有针对性地熬制中药大锅汤,坚决杜绝传染病传入部队。二是加强个人卫生。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晒衣被、勤理发,注意防寒保暖。高原地区经常停水停电停气,条件有限,部队机动频繁,给官兵洗澡、洗衣带来不便,我们积极争取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分批到企事业单位澡堂或温泉洗澡、洗衣,切实解决好官兵个人卫生问题。三是加强食品卫生。严把食品卫生关,确保食物在采购、运输、加工、储藏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在高原上应以高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适当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在缺乏蔬菜的地区,应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四是及时转送危重伤病员。要本着军地一体、快速有效的原则,积极协调地方卫生部门,根据任务特点、伤病员发生规律、后送工具性能和途中可能发生情况,统筹谋划,严密组织。2008年高原地区维稳期间,我部与省、州、县三级卫生部门建立了联合后送机制,与成都军区建立了直升机后送机制,确保了危重伤病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后送和救治。
2.4 充分准备,合理储备携运药品器材 根据在高原执行任务的特点要求,按照携带量最大化、品种数量个体化的原则,配齐配强药品设备。依据消耗量和使用率将药材按层次划分,尤其要保障好执行重点任务、部署在重点方向的部队,突出高原特殊用药,以及创伤救治常用、必备、用量大的品种,并结合部队执行任务中的使用情况,合理调整相应的品种和数量。为了便于携行、补充、使用和储备,药品尽可能选择体小轻便、安全高效、货源充足的品种;设备尽可能统一制式,选用简单轻巧、便携耐压的箱盒包装。按照品齐、量足、质优,三分四定的原则,完善药品设备的管理体系,落实登统计、盘点检查、交接保管等制度,确保药品设备储备合理、管理科学、使用高效。
[1]张玉贵,孙 梅,詹国清,等.对快速进入高原部队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措施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1):41 -43.
[2]郭俊生,陈景元,余争平,等.军队卫生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335.
[3]黄学军,黄成锐,邹燕玲,等.急进高原作战卫勤保障初探[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9):950 -951.
[4]于晓明,黄云峰,金 峰,等.西藏地区维稳处突卫勤保障的主要特点与建议[J].武警医学,2010,21(8):724 -725.
[5]陈刘生,张 波,段华芳,等.高原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卫勤保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2009,11(6):1149-1150.
[6]杨学祥,朱智全,张世杰,等.高原地区检验仪器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11):104 -105.
[7]郭宝英,董 宇,王东武,等.驻寒区某部队执行维稳任务冬季卫生防病工作的几点体会[J].武警医学,2010,21(8):724-725.
R821.12
王东川,男,1975年出生。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和部队卫勤工作。
1.610000,武警四川总队成都医院;2.030006 太原,武警山西总队医院
(2012-02-01收稿 2012-03-20修回)
(责任编辑 尤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