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2012-09-07高全胜
高全胜
吉林省珲春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珲春 133300
肱骨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由于近年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现代交通环境的改变,肱骨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多由暴力伤造成,如车祸伤、重物撞伤等。肱骨中下段骨折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骨折畸形愈合、骨不连、桡神经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1]。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笔者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方法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3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病例均为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 35例,手术组:男 23例,女 12例,年龄 18~51岁,平均(34.67±12.34)岁;骨折原因:车祸伤 19 例,摔伤 14 例,重物砸伤2例;其中,粉碎型骨折患者14例,斜型骨折患者11例,螺旋型骨折患者6例,横型骨折患者4例。对照组:男22例,女 13 例,年龄 18~52 岁,平均(34.79±12.65)岁;骨折原因:车祸伤20例,摔伤13例,重物砸伤2例;其中,粉碎型骨折患者15例,斜型骨折患者11例,螺旋型骨折患者6例,横型骨折患者3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拍摄肱骨X线片,部分严重患者行CT平扫或三维重建。全部70例患者均为闭合型骨折,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桡神经损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组 手术组35例患者中,10例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为后侧入路,25例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为前外侧入路。
后侧入路,患者取健侧卧位,于患者肱骨后侧正中的骨折处切开,充分暴露患者的肱三头肌,切开筋膜后将肱三头肌的长头和外侧头分离,切开肱三头肌内侧头后小心剥离桡神经,但不要暴露桡神经,当骨折部位完全暴露后进行骨折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前外侧入路,患者取健侧卧位或俯卧位,于骨折处进行常规切开,钝性分离肱肌和肱桡肌后显露桡神经,并对桡神经进行游离保护,充分暴露骨折部位,进行骨折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
1.2.2 非手术组 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尽可能将患者骨折处恢复或接近正常解剖复位,并将患者的畸形完全矫正。复位成功后采用夹板、石膏以及外展架进行外固定。
1.3 术后处理与功能锻炼
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3 d,手术组患者于术后14 d左右拆线。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钢板固定牢固程度、合并损伤的情况、肘关节的被动活动度来制定术后功能锻炼的时间及强度。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骨不连发生率、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以及终末随访时的肘关节Mayo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EPS)满分为100分,包括疼痛45分、运动功能20分、稳定性10分、日常活动25分,得分越高说明肘关节功能越好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全部数据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均随访3~25个月。手术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患者(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长于非手术组患者(P<0.05),骨不连以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患者(P<0.05)。而手术组患者与非手术组患者的终末随访时的肘关节Mayo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3 讨论
肱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原则是理想复位,保留肱骨头的血液循环,保持骨折端的稳定,并尽早开始功能锻炼[2]。而对于骨折发生于肱骨中下段的患者,由于骨折处解剖结构的特点[3],如果采用手术治疗,前外侧入路手术需要于术中对桡神经进行游离,术后患者易发生医源性的桡神经损伤[4]。本组研究中,非手术组患者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组患者。
肱骨中下段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以达到理想的解剖复位,并且内固定十分牢固,同时术后可以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恢复的锻炼,但是内固定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将内固定取出,患者需要承担二次手术的痛苦和风险[5]。并且手术对患者的肱骨干的血供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由于肱骨干的供血多为1根,因此,肱骨中下段骨折易损伤肱骨干的滋养血管,并且手术也对滋养血管有一定的损伤,从而导致患者术后由于供血不足发生骨不连的情况[6]。本组研究中,手术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患者,骨不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患者。
同时,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导致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延长,不仅增加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经济上的负担。本组研究中,手术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非手术组患者。
同时,非手术治疗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患者在进行骨折包扎时需要注意夹板的松紧程度,以避免患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而影响治疗效果;(2)患者在进行骨折手法复位时,操作必须小心细致,以避免导致患者骨折处桡神经的损伤;(3)患者包扎后较易出现皮肤压疮;(4)如果固定后若进行X线复查,容易因为骨分离而导致骨不愈合或出现畸形愈合。
综上所述,非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与手术治疗相比,具有骨折愈合率高、骨折愈合快、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喻鑫罡,张先龙,曾炳芳.骨折段低频可控微动影响骨痂矿化与力学特征的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12):1491-1495.
[2]乔林,侯树勋,李文峰,等.微动对骨折端微循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52-54.
[3]蒋常文,徐达传.臂后侧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6):344-345.
[4]乔林,侯树勋,张树明,等.骨折端微动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6):555-557.
[5]郭永刚.对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99.
[6]曾日祥,张耀强,马勇.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比较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8(4):42-44.